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4
词典
3
分类词汇
31
共31,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和民
殷民
田役
驱众
逸道
出滞淹
宁俗
四聚
沐树
威附
间接民权
优境学
敦风厉俗
法定代表人
稷泽
《漢語大詞典》:
和民(龢民)
(1).使民和顺安定。
《
左传·隐公四年
》
:“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
《
国语·周语中
》
:“宣所以教施也,惠所以和民也。”
(2).与民和洽。
《
国语·周语下
》
:“﹝ 黎苗 之王﹞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
与民和洽。
《
国语·周语下
》
:“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龢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
分類:
和民
民和
和洽
使民
和顺
顺安
安定
《漢語大詞典》:
殷民
(1). 殷 商 的百姓,亦指 殷 代遗民。
《
书·微子
》
:“今 殷 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
《
吕氏春秋·古乐
》
:“ 成王 立, 殷 民反,王命 周公 践伐之。”
《
史记·鲁周公世家
》
:“告 紂 之罪於天及 殷 民。”
(2).富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
:“四乡之殷民,几於一网打尽。”
(3).使民富裕。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
分類:
富户
使民
富裕
百姓
遗民
《漢語大詞典》:
田役
(1).诸侯为狩猎而役使民众。
《
周礼·天官·大宰
》
:“八曰田役,以驭其众。” 贾公彦 疏:“谓采地之中,得田猎使役於民。” 孙诒让 正义:“谓起徒役以田猎也。”
《
晋书·地理志上
》
:“小司徒以五人为伍……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贡赋。”
(2).指农事方面的差役。
《
宋史·食货志上五
》
:“既云百姓乐於应募,何以户降四等,必须二等户保任。任之而逃,则勒任者就田役,此岂得云乐应也耶?”
分類:
诸侯
农事
狩猎
差役
役使
使民
民众
《漢語大詞典》:
驱众(驅衆)
谓使民众听从意旨。
《
管子·七法
》
:“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一本作“敺众”。
分類:
使民
民众
听从
从意
意旨
《漢語大詞典》:
逸道
使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法令等。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孟軻 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
《晋书·郤诜传》
:“苟思其利而除其害,以生道利之者,虽死不贰;以逸道劳之者,虽勤不怨。”
分類:
使民
休养生息
政策
法令
《漢語大詞典》:
出滞淹(出滯淹)
谓使民间的贤能之人出来做官,发挥作用。
《
左传·文公六年
》
:“ 宣子 於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洿,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 杜预 注:“拔贤能也。”
分類:
使民
民间
贤能
做官
发挥
《漢語大詞典》:
宁俗(寧俗)
谓使民风宁静和睦。
《晋书·华谭传》
:“臣闻五帝殊礼,三王异教,故或禪让以光政,或干戈以攻取。至於兴礼乐以和人,流清风以寧俗,其归一也。”
分類:
使民
民风
宁静
静和
和睦
《漢語大詞典》:
四聚
使民众安集的四项措施。
《
逸周书·大武
》
:“四聚:一、酌之以仁;二、怀之以乐;三、旁聚封人;四、设围以信。”
分類:
使民
民众
安集
措施
《漢語大詞典》:
沐树(沐樹)
芟除树枝,使之无荫。谓使民无游憩之所,各归治业。语本
《
管子·轻重丁
》
:“ 桓公 问 管子 曰:‘民飢而无食,寒而无衣,应声之正,无以给上,室屋漏而不居,墙垣坏而不筑,为之奈何?’ 管子 对曰:‘沐涂树之枝也。’” 唐
元稹
《竞舟》
诗:“吾闻 管仲 教,沐树惩堕游。”
分類:
芟除
树枝
之无
使民
游憩
《漢語大詞典》:
威附
语出
《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
:“﹝ 穰苴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后以“威附”谓使敌人畏惧,使民众归附。 唐
常衮
《代杜相公让河南等道副元帅表》
:“ 汉 让 韩信 以安危存亡之地, 齐 擢 穰苴 以文武威附之名。”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南蛮》
:“盖及其輒动,而我之所以威附之术可得而谈者,有用兵深入,伐而克之。”
分類:
敌人
畏惧
使民
民众
归附
《国语辞典》:
间接民权(间接民权)
拼音:
jiàn jiē mín quán
由人民选举代表,间接行使民权以管理政府,如成立立法院与国民大会,代替人民行使政权、选举总统等都属间接民权。
分类:
由人
人民
民选
选举
间接
行使
使民
民权
管理
政府
《国语辞典》:
优境学(优境学)
拼音:
yōu jìng xué
研究改良生活环境,促使民族进化的一门学问。为英语euthenics的音意兼译名词。主张改良儿童的后天教养重于改良他们的禀性,反对优生学的理论。
分类:
改良
环境
促使
使民
民族
进化
学问
《国语辞典》:
敦风厉俗(敦风厉俗)
拼音:
dūn fēng lì sú
使民风纯朴敦厚。《魏书。卷六四。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梁书。卷四七。孝行传。甄恬传》:「恬既孝行殊异,声著邦壤,敦风厉俗,弘益兹多。」也作「敦世厉俗」。
分类:
使民
民风
纯朴
敦厚
《漢語大詞典》:
法定代表人
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人。如工厂的厂长、学校的校长等。
分類:
法人
行使
使民
民事
事权
权利
履行
义务
《漢語大詞典》:
稷泽(稷澤)
河泽名。传说古代 后稷 曾用此水使民耕种,故称。
《
山海经·西山经
》
:“ 丹水 出焉,西流注於 稷泽 。” 郭璞 注:“ 后稷 神所凭,因名云。”
《
山海经·西山经
》
:“ 桃水 出焉,西流注於 稷泽 。”
分類:
后稷
使民
耕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