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8—1605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公美,号虚台。万历八年进士。为襄阳知县。以治行征授刑科都给事中。二十年,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以请豫教元子得罪。之佳疏救,与张栋、叶初春并斥,时称吴中三谏。
维基
吴之佳(1548年—1605年),字公美,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民籍。官至刑科都给事中,因国本之争撤职。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一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进士。初为湖广襄阳县知县。以治行徵。累官刑科都给事中。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元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馀人等夺俸半年。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神宗将弘绪调职南京,羽正及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给事中叶初春,各自上疏救。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李献可、钟羽正、李弘绪除名。吴之佳与叶初春、张栋均为苏州府人,史称「吴中三谏」。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吴之佳病卒。天启初年,追赠太仆寺少卿。
郭佳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郭佳镇,字重明,直隶广平府邯郸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授知确山县,调寿光县,锄强扶弱,恩威兼济。擢户部主事,司榷河西务,蠲额外羡金数千两。督储辽饷,较准平衡,洞革夙弊,额数毫无所歉。升开原道,调武德道,催督漕运,严饬海防。时福王之国,河驿骚扰,佳镇不避斧钺,一切冗费尽裁,官民称便。后请告归。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士佳(1559年—?),字邦题,号念依,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军籍。己卯乡试四十九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二百十四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一名进士。都察院观政,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汝佳(1564年—1615年),字无美,别号紫芝,湖广庐州府无为州(今安徽芜湖市无为市)人,军籍。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二甲第六名进士 ,选授工部主事,上书言兵事,触犯权贵,引疾归里,后官复原职。升员外郎、都水司郎中,出任金华知府,因忤权贵,被罢黜。归里半年,忧愤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启明。水乡谟子。天启二年进士。由大理寺评事历官湖广布政司参议,督学政,调建宁兵备佥事。镇压白莲教起事,改罗定道。旋因故降官,乃归。
维基
水佳胤,字启明,号向若,浙江宁波府鄞县。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授大理评事,以奉催金花税出使留都,悯民力困匮,屡请缓徵,镂俸议降者再。崇祯改元,上以谳狱多平反,有纂修棘寺详刑之命,书成,改授御史。劾罢大司马梁廷栋及通州总兵杨国栋,凡关不法弊政者,疏凡七上,举朝震惧。未几,左迁行人司副,转礼曹,已。参议湖广,提督学政。再调建宁兵巡,靖白莲妖党晋微,暨崇安、铅山诸寇。寻改罗定兵备,时七山、西山、留洞诸处俱乱,悉讨平之。又摄理鹾臬、兵巡各司,以及惠潮诸郡,岭南海北一身七篆,莫不经画有方,政敏盗息。时朝议不公,忌途多棘,遂以老疾乞归。自营乐丘,适有孤冢峙前,咸请去之。笑谓:「吾异日长处此土,留以为前邻,不亦可乎!」又以侨居晓山,被寇事露,其人愿以祖墓相偿,正色谕之曰:「若为不肖之行,而欲波及祖宗,吾亦继若为不肖之行,以攘前贤乎!」遂置不问。所著诗、古文,老逸有法。
徐稚佳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徐稚佳(?—1646年),字元孺,福建兴化府仙游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徐稚佳年幼聪颖,人称神童,二十岁入学校,能孝顺侍奉父祖;父亲偶然生气,他就跪下直至对方怒气消散。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壬午科福建乡试,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行人,谨慎交游,不陪伴游乐、不举行宴会,北京失陷后曾回乡供奉双亲;隆武时出任吏部验封司主事、员外郎、郎中,福京失陷后亡殉难,妻子林氏自缢死,在孝祠祭祀。
祁豸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止祥,号雪瓢。祁彪佳弟。天启七年举人,官吏部司务。明亡隐居不仕,卖画代耕。字学董其昌,山水仿沈周,诗文词皆有致。

人物简介

维基
漆园,原名漆士佳,字非周,号剑潭,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今宜丰)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吏部观政,九年(1636年)授福建福清县知县,补直隶宝坻县知县,调密云县。
梁佳植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梁佳植,号南有,江西袁州府宜春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通政司观政,授浙江余姚县知县,七年丁忧去职,十年起补福建建安县知县,十一年升礼部主客司主事,十三年升仪制司员外,升祠祭司郎中。官至广西提学参议。
郭佳胤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郭佳胤,字如仲,号夔一,河南归德府宁陵县人。明末官员、进士出身。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崇祯十年(1637年)联捷丁丑科进士。初为无锡县知县,后升任常州府知府。清朝军队攻入江南,遣使至常州索册,郭佳胤逃跑进入太湖躲藏,府无正官。
李荐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荐佳,号九霞,四川成都府绵州人,明末清初官员。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四川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礼部观政。

人物简介

维基
林佳鼎(?年—1648年),字汉宗,号非斋,福建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书法家。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户部观政,九年授户部主事,升郎中,管理九江钞关。十一年父亲去世离职回乡。补官礼部郎中,受礼部尚书林欲楫器重,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有门生杜立德等二十人,不久出任广东提学副使。永历帝即位,任兵部侍郎,加总督衔,在广东坚持抗清。奉命讨伐在广州即位的绍武帝,兵败被杀,一说跳海而死。子林朋隆,字言士,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举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4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弘吉,号虎子。祁承□子。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崇祯四年官御史,屡疏陈天下大势、民间疾苦,出按苏州、松江诸府。因忤周延儒,以侍养归。福王时擢右佥都御史,宣抚高杰,勉以忠义,杰感动愿效力。旋被诋移疾去。清兵陷杭州,绝食死。唐王时谥忠敏。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幼文,绍兴山阴人。天启壬戌进士,除兴化推官擢福建道御史巡按苏松历官都御史巡抚应天
维基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戏曲作家、造园家,天启壬戌进士。弘光时,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南京陷落后自尽殉国。祁彪佳于万历三十年十一月己卯寅时生于山阴梅墅。自幼聪敏,六岁能诵帝王名。九岁因其父安排聘商氏(商景兰,兵部尚书商周祚第三女)。万历四十六年赴童子试,无出其右者,遂为第一。四十七年,彪佳年十八,会试下第不中。跟随父亲赴任沂州,游览琅琊名胜,归家后继续读书。泰昌元年,与商氏成婚。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时年二十一岁,次年任福建兴化府推官,旁人或觉得彪佳年轻,而莆田有时缙绅势力强大的地方,恐怕不能胜任,结果其在任时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尽力去除底层穷困百姓的负担,名声颇佳。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一日,父亲祁承㸁去世,二十二日听到讣告,这一天也是祁彪佳生日,此后终生不庆生辰。崇祯四年(1631年)考选,五年选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次年巡按苏松。时宜兴缙绅陈一教势力薰赫,家奴周文爙仗势肆意,积累了许多民怨。平民陈轼聚众对抗文爙,烧毁了陈一教的房屋和别墅,还在附近劫掠,差点导致民乱。祁彪佳逮捕周、陈二人并问斩,其余惹事者各戍边、配流,事件遂平息了下来。他将周文爙所占别人的田产、子女归还人民,奏免陈一教父子的官职,民心大定。当时三吴一带有一伙名叫“天罡”的黑恶势力,为无籍之徒组成,到处作案犯罪,打枪奸淫,招摇过市。祁彪佳上任后立即将其四名魁首逮捕,杖杀并曝尸三日,之后一旦有抓到天罡的,全部不加讯问直接杖杀。很快平定了该势力的恶行。文震孟对祁彪佳的治绩大为赞赏,称之为“国朝二百年所仅见”。后受权臣周延儒排斥,家居八年。崇祯八年五月,到杭州养病,与母亲王氏游览西湖。病痊愈后回到绍兴。十月,在寓山构筑别墅,准备隐居终身。彪佳对自己家的仆人管理很严,禁止他们与外人发生争吵。崇祯九年四月,筑寓山草堂竣工,彪佳与友人闭关论性理之学。同年,由于彪佳常苦于疟疾之症,为治地方疟疾,于是捐资与友人王金如建立了医药局,在疫病期间保全了民众的生命,此外彪佳还建立了乡贤祠。剡县饥荒时,祁彪佳与王金如合力赈饥,因想到死在野外的人没人收尸,彪佳专门请了一位法号“本原”埋葬野骨的僧人,支付其报酬并让其掩埋三吴一带遗骨。又出资改善了监狱囚犯的生活条件。崇祯十一年,针对流寇严重的情况,撰写了《御寇》一书。十三年,绍兴饥荒,彪佳建议《救荒策》十五条。遂出面负责救灾。设立粥厂,制定供给米粮的法规,全活不可计,编辑了《古今救荒书》。杭州有卖妻为娼者,彪佳出钱将之赎回娘家。彪佳与族兄祁宁方倡议保甲,自任正、副长。崇祯十四年秋,绍兴再度歉收。民乱勃发,彪佳在母忧期间,急忙入城,下令逮捕抢粮者,绳之以法。日夜工作,尽力救荒。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为河南道掌印御史。崇祯十五年赴北京,路上因兵乱梗阻,历尽艰险。至十二月初四日入都门。在朝上疏,请求皇帝留下有清名、声望的耿直之臣。崇祯十七年(1644年)巡按南京,清兵入浙,驻节杭州抵御清兵。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闰六月,弘光帝被俘,潞王监国。群臣计划推举祁彪佳为苏松总督,还没来得及任命清军便来到杭州,官员四散。清军贝勒召见祁彪佳等士大夫四人,彪佳没有回应。初六日晨,于杭寓山花园莲花池内自杀殉节,有绝命词:“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含笑入九原,浩然留天地。”又有遗言:“山川人物,皆属幻影。山川无改,而人生则倏忽一世矣。”鲁王朱以海谥彪佳曰“忠毅”,隆武建元,赠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给四代诰命,谥“忠敏”,赐祭葬,荫一子中书科中书舍人。归葬绍兴亭山北麓。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褒奖了其在危难时刻的气节,赐谥“忠惠”。张岱是祁彪佳的挚友,祁彪佳殉节后,张岱极为哀痛,写了一篇祭文。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奕远既去,花月、声音、饮食之道难得解人。吾辈住此寂寞世界,毫无意味。”祁彪佳殉国后,其「澹生堂」藏书亦从此散出,多为黄宗羲、吕留良所有,部分归杭州赵氏小山堂,馀则散入坊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44 【介绍】: 明广平府永年人,字孔嘉,又字井眉。崇祯四年进士。授仪封知县,调杞县,擢吏部文选主事,历太仆丞,阅马近畿。闻李自成破居庸关,驰入京,谒大臣策画战守。大顺军破京师后,投井死。有《君子亭集》。
人物简介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维基
申佳胤(1603年—1644年4月25日),字孔嘉,号浚源、素园。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明末官员、诗人、经学家,甲申之变时自杀殉国,年四十二。南明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清顺治赐谥端悯。清雍正年间避讳清世宗改称佳允、佳荫、佳印。六岁丧父而孤,家庭贫困,经济方面无所仰赖,其母靠纺织维生,有时一日只食一餐。申佳胤自幼便以节操刚正自励,面对他人不显露饥寒的神色,他人无法看出其境况。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补生员。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进士出身。崇祯六年(1633年),授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知县。仪封民风勤谨简朴易于治理,申佳胤减省繁苛的教条,打算与民休息;仪封县原本多盗贼,申佳允严格实行保甲法,使盗贼无处容身,治安渐佳;遇到大雨不止,黄河决口,申佳胤亲自冒著怒涛乘船组织民工堵塞决口;县内有大土豪,奸诈狡猾而扰乱治安,申佳胤将之捕捉处刑,县境内为之震撼。崇祯七年(1634年),申佳胤因有才改调杞县。崇祯八年(1635年),流寇「扫地王」率万人攻打杞县县城,城墙土垣多处崩塌,申佳胤招募死士死守并击溃流寇,因之将土城改建砖城;其后流寇高迎祥等攻入河南,唐王朱聿键率兵勤王,勤王军即将抵达开封府时,诸位省、府大吏甚为惶恐不安,聚集会议说:「留之,不听。行,守土者且得罪。」申佳胤主张:「惟周王可留之。」众人称善,于是用申佳胤之计。崇祯十年(1637年),因政绩卓异,擢吏部文选司主事。上疏防备边患之五项策略。崇祯十三年(1640年),升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佐理京察。因大学士薛国观倾轧少詹事文安之,文安之因是崇祯辛未科会试主考官,申佳胤奉之为师,故受牵连,又因举劾公正之事忤逆温体仁,贬官出为南京国子监博士。后升迁大理寺评事。再升太仆寺丞,于近畿巡阅御马。崇祯十七年(1644年),以太仆寺丞奉旨出巡牧场。而听闻李自成攻破居庸关后围攻京师,情势仍可避难躲藏,旁人劝申佳胤不要进京,申佳胤流泪说:「固知京师必不守,然我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三月十二日,申佳胤行山路回京,驰马入都城,到处拜谒军政大臣,筹画与投递守城战之策略,都不被接受。申佳胤留给长子申涵光书信写道:「行己曰义,顺数曰命,义不可背也,命不可违也。吾受国恩,誓死相报,不复顾家矣;天下事莫不坏于贪生而畏死。死于疾、死于利、死于刑戮、于房帏、于斗战,均死也。死数者,不死君父,盖亦不善用死矣;今日之事,君父之事,死义也,犹命也,我则行之。」三月十九日,京师遭流寇攻陷。申佳胤穿戴整齐冠服,叩拜辞别年老母亲,骑马至王恭厂,随从家仆请求申佳胤改换便服以逃避贼兵。申佳胤说:「吾起微贱,食禄十三年;国事至此,敢爱死乎!」两个家仆围守著不离去,申佳胤欺骗他们说:「吾不死也,我将择善地焉。」下马向北叩拜,申佳胤看见一灌溉水田用的巨井,突然跳入巨井中,家仆大惊呼号,欲将申佳胤救出。但井水浅,只超过腹部高度,申佳胤喊道:「告太安人,有子作忠臣,勿过伤也。」于是坐地吸水而溺死,年四十二。南明福王监国时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下诏褒扬甲申死难诸臣,赐谥端悯。申佳胤死后,名士陈子龙为其作〈申节悯公传〉、殷岳为其作〈行状〉,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编有年谱。
马克佳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初满洲镶红旗人,瓜尔佳氏。初任摆牙喇甲喇章京。顺治元年四月随多尔衮败李自成于山海关,追逐至庆都。五月随叶臣征山西,从克太原。从杜雷等逐自成将田虎,败之于汾州、降州渡口及绥德等地。二年从逐自成至安陆、武昌、九江,同希尔根等夺其舟一百七十余。累加世职至三等阿达哈哈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