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细作方便
【三藏法数】
方便犹善巧也。谓欲破众生执著色身之相,故佛假喻,微细分析,善巧而说。如金刚经云: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宁为多不等。意谓由微尘而成世界,世界本来不实;因四大而成色身,色身本来是假,是名细作方便。(三千大千世界者,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帝释、名为一世界;一千个世界,名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即释迦佛所化之境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作用自在
【三藏法数】
谓菩萨既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是名作用自在。
神通作用无碍
【三藏法数】
谓菩萨由内心證于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化度,皆无障碍,故名神通作用无碍。
自不作罪
【三藏法数】
谓此健儿,身口意业,常自清净,永无过恶,故名自不作罪。
作已能悔
【三藏法数】
谓此健儿,虽先作恶,后能改悔,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力故,水即为清,故名作已能悔。
作持
【三藏法数】
作犹行也。谓既不杀生,又能放生;既不偷盗,又能布施;既不邪淫,又能恭敬;既不妄语,又能实语,是名作持。
有作福田
【三藏法数】
谓于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生恭敬心,修诸供养,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有冀望福报之心,乃是有为而作,故名有作福田。
无作福田
【三藏法数】
谓于诸佛菩萨父母师长之所,生恭敬心,修诸供养,不惟得福,亦可成道;若无冀望福报之心,乃是无为而作,故名无作福田。
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三藏法数】
谓如来无有饥渴羸损瘦乏等苦,为众生故,以平等慈悲,现行乞食,广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三藏法数】
谓通教第九、第十地菩萨,觉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得一身,无量身一时普现,如镜中像,随诸种类而得俱生,虽现众像,而无作为,是名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作病
【三藏法数】
作者,即生心造作之谓也。谓若有人,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所作已办
【三藏法数】
谓阿罗汉本求出离三界,修诸梵行,生死既尽,梵行既立,故云所作已办。
滋润心作意
【三藏法数】
滋润者,滋长沃润也。谓于可欣尚之法,滋长沃润,令心忻乐,是名滋润心作意。
生轻安作意
【三藏法数】
轻安者,即身轻心安也。谓于可厌法令心厌离,于可欣法令心欣乐,安住寂静,对治身心粗重,生起身心轻安,是名生轻安作意。
作大法师
【三藏法数】
谓人深达妙义,作大法师,为众演说;以其正行,令彼进修,是为菩萨之善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