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所作
【佛学大辞典】
(术语)身口意之三业为能作,其发动造作云所作。无量寿经上曰:「亦无所作,亦无所有。」慧远疏曰:「亦无所作无因可作,亦无所有无果可有。」
【佛学常见辞汇】
身口意所动的造作。
所作相似过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四过之一。不知因与宗同喻贯通时事件之总该合说,而视宗与同喻个个分离,攻击因之不成立之过也。
客作贱人
【佛学大辞典】
(杂语)客于他家作业之贱人也。是法华经穷子喻中之语,穷子已还父家,虽受种种厚遇,尚自谓客作之贱人,无高尚之志。以喻须菩提等声闻,虽耳闻大乘之法,尚未发大乘心也。法华经信解品曰:「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法华义疏七曰:「未识大乘为客作,尚守小分为贱人也。」
迦旃延著作
【佛学大辞典】
(杂名)著施设足论一万八千颂。是六足论之一。俱舍论光记一曰:「大迦多衍那,造施设足论,一万八千颂。」
故作业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作故思业。(参见:故思业)。
烝砂作饭
【佛学大辞典】
(譬喻)楞严经曰:「佛言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烝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马鸣著作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乘起信论一卷,大宗地玄文本论二十卷,佛所行赞五卷,十不善业道经一卷,六趣轮回经一卷,尼犍子问无我义经一卷。
破坛作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解修法坛之作法也。先取去坛上之铃杵及内外之供养器等,次涂涂香于手,住于妙观察智印(或法界定印),大坛中有字,是地轮之种子也。此字变成坛,又有字,变成大风轮,吹散地轮,而破坏此坛。所谓成者必坏也。次作普印,诵缘起法身偈三度。诵已。以印左转三返,随意破坏。
能作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因之一。
【三藏法数】
谓眼与色为缘,能生眼识;乃至意与法为缘,能生意识等,皆名能作因。
宿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宿昔之作业也,单以宿作为一切之因,是宿作外道之执计也。(参见:宿作外道)
【佛学常见辞汇】
过去世的作业。
宿作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此外道计一切众生受苦乐之报皆由宿世本业之所作,故若于现世持戒精进,受身心之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坏,则众苦灭,故得涅槃。是说宿因现报,虽与佛法之正说不异,然以一切归于宿作不许感现在之功力果(是曰士用因士用果),故以之为邪执也。毗婆沙论百九十八曰:「一切士夫补特伽罗,所有所受无不皆以宿作为因,此非因计因戒禁取,见苦所断。(中略)问:此正法中,亦说所受苦乐过去业为因而非恶见,彼外道亦作是说,何故名恶见耶?答:此正法中说,现所受有以过去业为因,有是现在士用果者。彼说一切皆以过去所作业为因,不说现在有士用果,故名恶见。」真谛译天亲摄论释二曰:「论曰:或执宿作。释曰:路柯耶胝柯说。世间一切因,唯有宿作。现在功力不能感果。故现在非因,如世间二人同事一主俱有功力,一人被礼遇一则不尔,故知唯由宿作,不图现在功力。」华严演义钞八曰:「瑜伽云:何因缘故彼外道作如是见?答:彼见世间。虽具正方便而招于苦,虽具邪方便而致于乐,彼如是思。若由现在士夫作用为彼因者彼当颠倒,由彼所见非颠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为因。涅槃三十五广破此见。」玄奘译世亲释二曰:「宿作为因者,谓彼不许有士用因,故成邪执。」
宿作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此外道计一切众生受苦乐之报皆由宿世本业之所作,故若于现世持戒精进,受身心之苦,则能坏本业,本业既坏,则众苦灭,故得涅槃。是说宿因现报,虽与佛法之正说不异,然以一切归于宿作不许感现在之功力果(是曰士用因士用果),故以之为邪执也。毗婆沙论百九十八曰:「一切士夫补特伽罗,所有所受无不皆以宿作为因,此非因计因戒禁取,见苦所断。(中略)问:此正法中,亦说所受苦乐过去业为因而非恶见,彼外道亦作是说,何故名恶见耶?答:此正法中说,现所受有以过去业为因,有是现在士用果者。彼说一切皆以过去所作业为因,不说现在有士用果,故名恶见。」真谛译天亲摄论释二曰:「论曰:或执宿作。释曰:路柯耶胝柯说。世间一切因,唯有宿作。现在功力不能感果。故现在非因,如世间二人同事一主俱有功力,一人被礼遇一则不尔,故知唯由宿作,不图现在功力。」华严演义钞八曰:「瑜伽云:何因缘故彼外道作如是见?答:彼见世间。虽具正方便而招于苦,虽具邪方便而致于乐,彼如是思。若由现在士夫作用为彼因者彼当颠倒,由彼所见非颠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为因。涅槃三十五广破此见。」玄奘译世亲释二曰:「宿作为因者,谓彼不许有士用因,故成邪执。」
贫女献沈淀作辟支佛
【佛学大辞典】
(故事)智度论八曰:「佛入婆罗门城乞食,婆罗门城,王立制限,若施食于佛,输五百金钱,佛到其国,皆闭门不应。佛空钵而出。时一家有一老母,持破瓦器盛臭沈淀出门弃之,见佛世尊空钵而来,见佛相好,思如此神人,应食天厨。今降身行乞,必慈悯一切故。白佛欲设供而不能得,今此弊食佛须者取之。佛知其心,信敬清净,伸手持钵受其施食。因记是老女施食于佛故,十五劫中于天上人间受福快乐,后得男子身出家学道,作辟支佛。」万善同归集六曰:「贫女献沈淀而位登支佛,童子进士麨而福受轮王。」
造作魔
【佛学大辞典】
(异类)好土功,好战斗等,总为无事平稳之害者。
接足作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两手接尊者之足而礼之也,仰两手捧足如接。观无量寿经曰:「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
【佛学常见辞汇】
仰掌承接尊者的两足而作礼。
入定作论
【佛学大辞典】
(故事)西域记十曰:「陈那菩萨者,佛去世后承风染衣,智愿广大,慧力深固,悯世无依,思弘圣教。以为因明之论,言深理广,学者虚功,难以成业。乃匿迹幽岩,栖神寂定,(中略)放大光明,照烛幽昧。时此国王深生尊敬,见此光明相,疑入金刚定,因请菩萨證无学果。陈那曰:吾入定观察,欲释深经,心期正觉,非愿无学果也。王曰:无生之果,众圣攸仰,断三界欲,洞三明智,斯盛事也,愿疾證之。陈那是时心欣王请,方欲證受无学圣果。时妙吉祥菩萨知而惜焉,欲相警诫,乃弹指悟之而告曰:惜哉!如何舍广大心为狭劣志?从独善之怀,弃兼济之愿。(中略)陈那菩萨敬受指诲,奉以周旋。于是覃思沈研,作因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