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47,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佛立三昧
佛地
佛地经
佛地经论
佛印
佛印三昧经
佛因
佛成道日
佛吼
佛位
佛戒
佛身
佛具十身
佛见
佛门
佛立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般舟三昧,此翻佛立三昧。此三昧成就,则见十方诸佛立于其前也。般舟三昧经曰:「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止观二曰:「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般舟三昧,因此三昧于成就时可以见到十方诸佛站立于其前,故名。
佛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十位。谓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也。
【佛学常见辞汇】
达到成佛的地位。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佛有大功德力,资利智慧,而与一念相应,观真谛究竟,习气亦究竟,觉果圆满,故名佛地。(究竟,即毕尽之义也。)
佛地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为妙生菩萨说佛地之五相,谓清净法界及四智也。一一细释。
佛地经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七卷,亲光菩萨造,唐玄奘译。
佛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印者决定不变之义,诸法实相为诸佛之大道,决定不变,故名佛印。止观二曰:「有解此者成大道,是名佛印。」同辅行曰:「既是实相故名佛印。」又佛心印之略,【又】佛之印相也,凡佛界相好无异,面貌齐同。故但以两手之印相差别之,为法,然密教中之印相极其精细不可以一概论之。【又】(人名)佛印禅师,名了元,字觉老,嗣于开先善暹,住云居四十馀年,德洽缁素。翰林苏轼谪黄州,师住庐山,相与酬作章句。哲宗元符元年寂,寿六十七。见续传灯录。
【佛学常见辞汇】
1。诸佛的印契,诸法实相就是诸佛决定不变的印契。2。佛心印的简称。3。指宋金山寺僧,名了元,有辩才,苏东坡常向他请教。
佛印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于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
佛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得佛果之因。一切之善根功德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成佛之因,即一切善根功德是。
佛成道日
【佛学大辞典】
(行事)佛之成道日,经论之说不同。长阿含经四及因果经作二月八日,灌佛经及方等泥洹经作四月八日,西域记则三月八日,又云三月十五日。俱舍宝疏,正宗记,佛祖统纪等皆取二月八日之说。支那用十二月八日者,以僧史略上会合之谓「腊月乃周之二月也。」周历建子之二月,即夏历建寅之十二月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成道的日子。佛降生、成道、涅槃等,都在阳历的五月月圆日。
佛吼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之师子吼也,佛之说法,谓之师子吼,喻于大众无所怖也。无量寿经上曰:「佛吼而吼。」同嘉祥疏曰:「举师子王哮吼为譬耳。」
佛位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果之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地位。
佛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佛性戒、佛乘戒。此戒以众生本具之佛性为体,且受持此戒可至佛果也。【又】诸佛所住一实相之净戒也。梵网经下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曰:「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大日经疏十七曰:「佛离一切相而住净戒,所谓离诸相一相一味。若能如是离一切相而住于戒,此戒即是佛戒。」【又】又密教之三摩耶戒也。时处轨曰:「教发菩提心,授与佛性戒。」【又】通名佛所说之戒法。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佛性戒,或佛乘戒,就是成佛的戒,也就是梵网经所说的大乘戒。
佛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Buddhaka%ya,證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身体,有法身、报身、化身等的分别。
【佛学次第统编】
佛身者,證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
佛具十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三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三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无著佛,愿佛,业报佛,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一菩提身,后云正觉佛,但梵汉相异,示现八相成道正觉之佛身也。又云无著佛,安住于世间故,不著于涅槃;成正觉故,不著于生死;示乘无著之道而成正觉,故云无著,与正觉佛同意。二愿身,后云愿佛,愿生于兜率天之佛身也。三化身,即化佛,涅槃佛,生于王宫之化身也。化者必示灭,故云涅槃佛。四住持身,即住持佛,持佛,灭后止自身舍利而住持佛法之身也。五相好庄严身,即业报佛,以无边之相好庄严之佛身也。是为酬报万行业因之功德,故云业报佛。六势力身,即心佛,以佛之慈心摄伏一切,故云势力身,亦云心佛。七如意身(新经谓之意生身),即如意佛,对于地前地上菩萨而现生如意之佛身也。八福德身,即三昧佛,常住于三昧之身也。三昧为福之最,故云福德。九智身,即性佛,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是为本有之性德,故云性佛。十法身,即法界佛,智身所了之本性也。配之于通途之三身,则从菩提心至住持身之四身为应身,从相好身至智身之五身为报身,最后之法身,即法身也。此十身者,对于解境之十身而谓之行境之十身,以其为行可感得之佛身也。见探玄记十四,同十七,大疏钞三十八上,同五十三,同五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
【佛学次第统编】
佛具十身者:
一、菩提身 或云正觉佛,示现八相成道正觉之佛身也。又云无著佛,安住于世间故,不著于涅槃,成正觉故,不著于生死,示乘无著之道而成正觉故,云无著佛。
二、愿身 或云愿佛,愿生于兜率天之佛身也。
三、化身 即化佛,涅槃佛,生于王宫之化身也。化者必示灭,故云涅槃佛。
四、住持身 即住持佛,或持佛,灭后止自身舍利,而住持佛法之身也。
五、相好庄严身 即业报佛,以无边之相好庄严之佛身也。是为酬报万行业因之功德,故云业报佛。
六、势力身 亦云心佛。
七、如意身 或谓意生身,或谓如意佛,对于地前地上菩萨,而现生如意之佛身也。
八、福德身 即三昧佛,常住于三昧之身也。三昧为福之最,故云福德。
九、智身 即性佛,大圆镜智等之四智也。是为本有之性德,故云性佛。
十、法身 即法界佛,智身所了之本性也。
佛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正知见也。梵网经上曰:「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
佛门
【佛学大辞典】
(杂语)犹言佛家。如奉释教者,谓之佛门弟子。亦简称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