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149,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帝释为佛造讲堂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星宿劫千佛名经
毗佛略
毗首羯磨化人造佛像
毗婆尸佛经
密教毗卢遮那佛
香为佛使
韦驮天还佛牙
佛分半座迦叶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迦叶佛
信佛功德经
信满成佛
佛类词典(续上)
佛伏苦行外道帝释为佛造讲堂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星宿劫千佛名经
毗佛略
毗首羯磨化人造佛像
毗婆尸佛经
密教毗卢遮那佛
香为佛使
韦驮天还佛牙
佛分半座迦叶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迦叶佛
信佛功德经
信满成佛
佛伏苦行外道
【佛学大辞典】
(故事)因果经三曰:「即于尼连禅河侧,静坐思惟,观众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修苦行。于是诸天奉献麻米,太子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故事)因果经三曰:「即于尼连禅河侧,静坐思惟,观众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修苦行。于是诸天奉献麻米,太子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帝释为佛造讲堂
【佛学大辞典】
(传说)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毗罗国,彼诸民众,禀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于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旃檀重阁讲堂,化彼民众。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与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各各赍持牛头旃檀树奉上世尊,为如来造大讲堂。天之诸床榻卧具被褥,天之须陀食,自然备有,供养佛僧。」
(传说)选集百缘经二曰:「尔时诸罗汉六万二千将诣拘毗罗国,彼诸民众,禀性贤善,仁慈孝顺,意志宽博。于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旃檀重阁讲堂,化彼民众。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与天龙夜叉究槃荼等各各赍持牛头旃檀树奉上世尊,为如来造大讲堂。天之诸床榻卧具被褥,天之须陀食,自然备有,供养佛僧。」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之异译,先出。度者,入之义也。
(经名)一卷,失译,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之异译,先出。度者,入之义也。
星宿劫千佛名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千佛名经之下卷也。
(经名)三千佛名经之下卷也。
毗佛略
【佛学大辞典】
(术语)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新云毗富罗。十二部经之第十。译曰方广经。称方正广大之经典。小乘之长阿含经,大乘之华严法华等诸经是也。若对于小乘,则一切之大乘经悉为方广经。大乘义章一曰:「毗佛略经,此名方广。理正曰方,义备名广。若依小乘,诸正为方,言多曰广。」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毗佛略,此云方广。」大日经疏九曰:「梵音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毗富罗法界。」然智度论三十三曰:「广经者,名摩诃衍,(中略)鞞佛略(力夜反),秦言未曾有经。」是上所谓毗佛略,即方广经,称为摩诃衍,译曰广经。毗佛略,译为第十一部之未曾有经。然他经论,未曾有经之梵名为阿浮达磨。二者相异,应考。
(术语)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新云毗富罗。十二部经之第十。译曰方广经。称方正广大之经典。小乘之长阿含经,大乘之华严法华等诸经是也。若对于小乘,则一切之大乘经悉为方广经。大乘义章一曰:「毗佛略经,此名方广。理正曰方,义备名广。若依小乘,诸正为方,言多曰广。」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毗佛略,此云方广。」大日经疏九曰:「梵音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如是诸法自体,名毗富罗法界。」然智度论三十三曰:「广经者,名摩诃衍,(中略)鞞佛略(力夜反),秦言未曾有经。」是上所谓毗佛略,即方广经,称为摩诃衍,译曰广经。毗佛略,译为第十一部之未曾有经。然他经论,未曾有经之梵名为阿浮达磨。二者相异,应考。
毗首羯磨化人造佛像
【佛学大辞典】
(传说)止观辅行一曰:「如阿含云:佛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优填王与波斯匿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养,优填王以栴檀香作,匿王以紫磨金作,悉高五尺。初召工匠,与重宝偿,无能造者。毗首羯磨化为人,来为王造像。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二王造佛之事,出增一阿含经二十八。而无毗首羯磨造佛之事)。
(传说)止观辅行一曰:「如阿含云:佛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优填王与波斯匿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养,优填王以栴檀香作,匿王以紫磨金作,悉高五尺。初召工匠,与重宝偿,无能造者。毗首羯磨化为人,来为王造像。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二王造佛之事,出增一阿含经二十八。而无毗首羯磨造佛之事)。
毗婆尸佛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佛为苾刍说过去毗婆尸佛四门游观,出家转法轮之事,与长阿含大本缘经之后分同本。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佛为苾刍说过去毗婆尸佛四门游观,出家转法轮之事,与长阿含大本缘经之后分同本。
密教毗卢遮那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参见:大日如来)
(佛名)(参见:大日如来)
香为佛使
【佛学大辞典】
(杂语)香者为能通人之信心于佛之使,故云佛使。行事钞讣请篇曰:「增一云:有设供者,手执香炉,而白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之也。」资持记下三之三曰:「以能通信,故云佛使。」
(杂语)香者为能通人之信心于佛之使,故云佛使。行事钞讣请篇曰:「增一云:有设供者,手执香炉,而白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之也。」资持记下三之三曰:「以能通信,故云佛使。」
韦驮天还佛牙
【佛学大辞典】
(传说)俗说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至唐代授南山道宣律师。鬼盗双牙之说,出后分涅槃经。曰:「尔时帝释,持七宝瓶,至荼毗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楼豆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共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灭。于佛口中右畔上颔,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刹,隐身随帝释后,众皆不见,盗取一双佛牙舍利(云云)。」
(传说)俗说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至唐代授南山道宣律师。鬼盗双牙之说,出后分涅槃经。曰:「尔时帝释,持七宝瓶,至荼毗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楼豆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共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灭。于佛口中右畔上颔,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刹,隐身随帝释后,众皆不见,盗取一双佛牙舍利(云云)。」
佛分半座迦叶
【佛学大辞典】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于迦叶使坐。见华手经一。
【佛学大辞典】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诃迦叶在韦提诃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于彼石室忽然不现,现于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就此如来半座。佛移身时,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付法藏传一曰:「尔时迦叶披粪扫衣,来诣佛所,稽首礼敬,合掌而立。白佛而言:世尊我今归依无上清凉,愿哀纳受听在末次。世尊叹曰:善来迦叶!即分半座命令就座。迦叶白佛:我是如来末行弟子,顾命分座,不敢顺旨。是时众会咸生疑曰:此老沙门有何异德。乃今天尊分座命之?此人殊胜,唯佛知耳。于是如来知众心念,欲决所说,即宣迦叶大行渊广。」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于迦叶使坐。见华手经一。
【佛学大辞典】
(传说)佛为示三乘解脱同一,分半座与迦叶使坐。华手经一曰:「尔时长老摩诃迦叶在韦提诃山帝释石室,五百比丘俱止其中,皆行头陀乞食纳衣,受常坐法随敷树下。少欲知足,乐远离行。时大迦叶以佛神力于彼石室忽然不现,现于竹园行诣佛所。(中略)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就此如来半座。佛移身时,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付法藏传一曰:「尔时迦叶披粪扫衣,来诣佛所,稽首礼敬,合掌而立。白佛而言:世尊我今归依无上清凉,愿哀纳受听在末次。世尊叹曰:善来迦叶!即分半座命令就座。迦叶白佛:我是如来末行弟子,顾命分座,不敢顺旨。是时众会咸生疑曰:此老沙门有何异德。乃今天尊分座命之?此人殊胜,唯佛知耳。于是如来知众心念,欲决所说,即宣迦叶大行渊广。」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记迦叶赴佛涅槃处。悲哀说偈。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记迦叶赴佛涅槃处。悲哀说偈。
迦叶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释迦佛以前之佛也。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三十。【又】菩萨名。涅槃经三曰:「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绕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少咨问。」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饮光,是七佛中的第六尊佛。
【三藏法数】
迦叶,梵语具云迦叶波,华言饮光。谓身光显赫,能饮蔽一切光明故也。人寿减至二万岁时,出世成佛。
(佛名)于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释迦佛以前之佛也。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三十。【又】菩萨名。涅槃经三曰:「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绕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少咨问。」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饮光,是七佛中的第六尊佛。
【三藏法数】
迦叶,梵语具云迦叶波,华言饮光。谓身光显赫,能饮蔽一切光明故也。人寿减至二万岁时,出世成佛。
信佛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说信佛之功德。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说信佛之功德。
信满成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占察经所说四种成佛之一,华严宗唱导之。彼宗之行位,有行布圆融之两门。行布门,自十信至佛果,六位之次第不同,其圆融门则得一位随得一切位也。其义以六相圆融十玄缘起而知之。故经中说十信之满心胜进分上,得一切位及佛位(旧经第六第七新经第十四第十五贤首品),谓之信满成佛。
【三藏法数】
谓依种性地,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种性者,种即种子,性即性分是也。)
(术语)占察经所说四种成佛之一,华严宗唱导之。彼宗之行位,有行布圆融之两门。行布门,自十信至佛果,六位之次第不同,其圆融门则得一位随得一切位也。其义以六相圆融十玄缘起而知之。故经中说十信之满心胜进分上,得一切位及佛位(旧经第六第七新经第十四第十五贤首品),谓之信满成佛。
【三藏法数】
谓依种性地,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种性者,种即种子,性即性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