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149,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三种佛眼
佛眼真言
佛眼佛母
佛眼部母
佛眼明妃法
佛眼曼陀罗
佛眼金轮五坛法
佛部
佛部真言
佛部定印
佛国
佛国记
佛国记地理考證
佛堂
佛教
三种佛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眼有三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祇经说之。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晖,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于刹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轮印,顶放光明,倨傲目视,现大神通,还来礼敬本所出生一切佛母。」二大日所变之佛眼尊,安置胎藏界遍智院者是也。大日经曰:「次于其北维,导师诸佛母,晃曜真金色,缟素以为衣,遍照如日光,正受住三昧。」大日经疏五曰:「次于大勤勇北,至北维置虚空眼,即毗卢遮那佛母也。」三释迦所变之佛眼尊,胎藏界释迦院所图之能寂母是也。大日经疏五曰:「次于世尊北边,安置佛眼,亦是释迦牟尼佛母,此方译为能寂母也。」此中常为佛眼法而修之者,依瑜祇经所说金刚萨埵变身之佛眼尊也。
佛眼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佛眼尊之陀罗尼也。出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
佛眼佛母
【佛学大辞典】
(菩萨)佛眼尊为释迦之佛母,故云佛母。(参见:佛眼)
佛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同慧远疏曰:「前四是别,佛眼是总。」法华文句四曰:「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毗尼止持音义曰:「谓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明显。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眼之一,即佛陀之眼,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道理。
【三藏法数】
佛眼者,谓具前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显明。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佛眼部母
【佛学大辞典】
(菩萨)佛眼尊为佛部之母,故云部母。(参见:佛眼)
佛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经下曰:「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同慧远疏曰:「前四是别,佛眼是总。」法华文句四曰:「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毗尼止持音义曰:「谓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明显。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眼之一,即佛陀之眼,能够见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议的道理。
【三藏法数】
佛眼者,谓具前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显明。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佛眼明妃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佛眼尊之修法也。佛眼尊为佛母,故云明妃。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有佛眼明妃之目。瑜祇经佛眼尊之所说有五大虚空藏之法,虚空藏为明星之本地,而猪为其使者,唐一行禅师有以七匹之馲闭于瓮而灭没北斗七星之说。见一行传。
佛眼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复说画像曼拿罗法:取白净素罥等于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皆自坐等量画之;于中应画三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我前一莲华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轮金刚宝轮;于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于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于右旋画八大菩萨,各执本标帜;次于第三华院右旋画各八大金刚明王;又于华院外四方面画八大供养及四摄等使者,皆戴师子冠。是名画像法,曼拿罗亦如是。」
佛眼金轮五坛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设五处坛场而祈念佛眼尊所变之金轮佛顶尊法也。金轮佛顶,有大日所变、释迦所变、佛眼所变之三种。佛眼所变者,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所说。(参见:佛眼尊)
佛眼尊
【佛学大辞典】
(菩萨)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体之名,又名虚空佛,以虚空为佛之异名也。密教之三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秘藏记末曰:「佛部金轮佛顶为主,虚空眼为母,又云佛眼也。」同私钞八曰:「虚空眼即佛眼故,又云佛眼也。仁王经旧译观空品,新译云观如来品,是即證大空三昧名佛故,虚空即佛也。」
【佛学大辞典】
(菩萨)佛眼部母,又佛眼佛母之略名。(参见:佛眼)
佛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三部之一,又金刚界五部之一。总该曼荼罗诸尊中为佛之形像之部属而称为佛部。
佛部真言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佛所说之神咒也。
佛部定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三部定印之一,佛部之入定印也。(参见:定印)
定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标入定相之印契也。有三部之别:一佛部之定印,亦名法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印也。二莲华部之定印,亦名弥陀定印,或妙观察智定印。阿弥陀如来之住定印也。三金刚部之定印,名为缚定印。天鼓雷音如来之住定印也。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三。
佛国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所住之国土,又佛所化之国土也。净土固为佛国,秽土就佛之所化,亦可云佛国,如娑婆世界为释迦如来之佛国。维摩经嘉祥疏一曰:「净秽等土无非佛国,若言净土但得净不兼秽。」大乘义章十九曰:「言佛国者,摄人之所,目之为国,约佛辨国,故名佛国。」
【俗语佛源】
即佛所住的国土或佛所教化的国土。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言佛国者,摄人之所,目之为国;约佛辨国,故名佛国。」如净土宗称阿弥陀佛所住之西方极乐世界为佛国。就现实世界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大多数都信仰佛教,这样的国家也可以称为佛国。如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斯里兰卡等。在这些国家里,不仅信佛的人数多,而且他们的民族文化,也与佛教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佛教代表他们的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在缅、泰、老、柬等国的佛教徒称为上座部佛教,其社会风尚尤为特殊,每个信仰佛教的男子,一般要出家过一段寺院生活,再还俗从事社会职业。特别是泰国,尊佛教为国教,在全国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佛教徒。泰国人民亦以「佛国」自豪。在清代诗中如方文《麻城访槁木大师》诗句:「普天披发奈渠何,我党逃名佛国多。」则指佛门而言。此外,佛教名胜、建筑和文化的荟萃之地,也称为「佛国」。如浙江普陀山被誉为「海天佛国」。(无名氏)
佛国记
【佛学大辞典】
(书名)宋释法显撰。法显于晋义熙中自长安游天竺,经三十馀国。还,与天竺禅师参互辨定,以成是书,凡一卷。
佛国记地理考證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清丁谦著。晋初统一,为时无几,即成偏安。当时四裔交涉寥寥,纪载因之简略。然幸赖此记,方得与南北诸史相接。是书考證之要,大略有八:一曰揆地望,二曰度情形,三曰审方向,四曰察远近,五曰核时日,六曰考道途,七曰辨同异,八曰阙疑似。故全书考證精密,颇为善本。
佛堂
【佛学大辞典】
(经名)安置佛之殿堂也。梵名设怛缚矩里然。直指称佛者非,宜呼为香堂。毗奈耶杂事二十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台香殿之义。不可亲触尊颜,故但唤其所住之处,即如此方玉阶陛下之类。然名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顺西方之意也。」
佛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教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1。佛对世人的训示。教即训示之义。2。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主张慈悲平等,在后汉明帝时,由西域传入中国,今盛行于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