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47,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2 123 124 下一页
释福登(号 真来佛子、妙峰 续 )
释如嵩( 仲光 字 佛石 号 法雨老人 戴 )
陆观(字 宾工 号 佛民 )
朱常汸(世称 潞佛子 )
陈士京(字 齐莫、佛庄 号 海年渔长 )
释通奇(字 林野 世称 林古佛 )
释老藏( 贾 号 佛不绝 )
释今如(字 真佛 黄 )
程可则(字 周量、湟溱、彦揆 号 石臞 佛壮 )
田茂遇(字 楫公 号 髴渊 )
释德基(字 定庵 林 号 佛而逝 )
佛芸保(字 华香 )
李传黻(字 佛笙 )
刘岳云(字 佛青 )
其它辞典(续上)
詹仰庇(字 汝钦 号 咫亭、佛耳山人 )释福登(号 真来佛子、妙峰 续 )
释如嵩( 仲光 字 佛石 号 法雨老人 戴 )
陆观(字 宾工 号 佛民 )
朱常汸(世称 潞佛子 )
陈士京(字 齐莫、佛庄 号 海年渔长 )
释通奇(字 林野 世称 林古佛 )
释老藏( 贾 号 佛不绝 )
释今如(字 真佛 黄 )
程可则(字 周量、湟溱、彦揆 号 石臞 佛壮 )
田茂遇(字 楫公 号 髴渊 )
释德基(字 定庵 林 号 佛而逝 )
佛芸保(字 华香 )
李传黻(字 佛笙 )
刘岳云(字 佛青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泉州府安溪人,字汝钦,号咫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由南海知县征为御史,遇事敢言。隆庆初,疏乞罢购宝珠,后以论内官,被杖除名。神宗嗣位,起为广东参议,官至刑部右侍郎。维基
詹仰庇(1540年1月11日—1609年),字汝钦,号咫亭,又号佛耳山人,福建晋江人,籍贯福建安溪,嘉靖末同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云南按察副使詹源子,治易经。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中甲子科应天乡试一百六名。次年,连捷乙丑科会试二百七十五名,廷试三甲五十五名同进士,户部观政。同年六月,授广东南海县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十月考选,担任云南道监察御史。次年五月,因建言反对明穆宗购买宝石、珍玩等,被廷杖,革职为民。隆庆六年(1572年)神宗即位。同年八月,起用原官。九月,升为广东参议。万历元年(1573年)八月,患病致仕。万历十三年(1585年)三月,起补江西参议。九月,转山东按察副使。次年九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万历十五年(1587年)三月,晋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次年十月,升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二月,官至刑部右侍郎。次年八月,告病归。居家二十余年卒。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七月,赠刑部尚书。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福登。别号妙峰。山西平阳人。姓续氏。春秋续鞠居之后也。七岁。父母值凶岁死。无敛具。荐席而已。师无依倚。为里中富人牧羊。十二出家。十八携钵至蒲坂。先是。山阴王。建文昌阁于郡之东山。延僧朗公居之。师至。日行乞于市。晚投宿于阁中。适王出游。见之问朗。朗告之故。王曰。当善视此子。他日必成大器。朗遂留为弟子。会地大震。师被压不死。王闻奇之。谓师曰。子幸免大难。何不痛念生死大事乎。遂入中条山。闭关习华严观。取刺棘贴四壁。不设床坐。日夜鹄立棘中。如此三年。稍有开发。乃作偈一首呈山阴。山阴叹曰。此子见处早如是。不折之。他日或狂。因取宫人敝屣。割其底洗净。封寄之。附一偈曰。这片臭鞋底。封将寄与你。并不为别事。专打作诗嘴。师见之。即对佛作礼。以线系于顶上。自此绝无一言矣。三年破关往见王。则具大人相。王甚喜。乃曰。子虽知自己本分事。但未闻佛法。恐堕邪见。时介休山中。有法师讲楞严。促师往听。受具戒。作务而听。年二十七也。时王深敬三宝。居尝自恨不能瓢笠远游。一日谓师。为僧不游方。如井蛙耳。南方多知识。子宜往参。归来可当老夫行脚也。师遂行。遍历丛席。至南京天界。于无极老人座下。作净头。打扫粪秽。洗涤筹杖。众怪其处洁净异尝。知净头有道者。莫知为谁。憨师。时为副讲。侦之累日始得之。与纳交。且期同行参访。不旬日觅之。已潜行矣。师归见王。王喜问所参何人。师具述之。师意在居山。复入中条最深处。诛茆吊影。辟谷饮水者三年。大有开悟。王日重三宝。南山建大梵刹成。强出师居之。且欲求北藏经。欲师亲往。师住山日久。发长未剪。乃俗扮入京。藏板贮大内。非奉旨不可得。且久闭不发。师得之如掇焉。时憨师。先已至都下。听忠法师讲法。师于马上识之。下马相劳苦笑。谓憨曰。视我何如。憨曰。本来面目自在。因拉憨随藏出京。曰。子之宿愿耳。遂入五台龙翻石。冰雪堆中。得老屋数椽。共栖之。师夜游五顶。遣昏散。日刺舌血。书华严经。经完起无遮大会。结文殊万圣缘于塔院寺。凡一百二十日。九边八省缁白。赴会者路踵相继。法筵之盛。前所未有也。两宫贤师德。温旨屡降。私念大名之下难久居。因入芦芽结庵。将终身焉。圣母求师得之。为建大华严寺于芦芽绝顶。命师居之。更造万佛铁塔七成。紫柏尊者。手书法华经一部。安奉其中。寻奉慈圣懿旨。送藏云鸡足山。道出峨眉。礼银色光。密矢铜殿之愿。人弗知也。自滇还山阴。请修万固寺大殿。殿高十三丈。阔九丈。渭河病涉。行者苦之。大中丞李公。请建桥其上。师住二年。修桥十三孔。复受请建宣府大河桥两重。重三十二孔。大河。自胡地入中国。水势汹涌。最难为力。师竟成之。有若神助焉。二桥与殿。所费数百万金。师寔空手无一文。信施云集雨合。莫知所从来。福缘成就。殆不可思议也。既还芦芽。开石窟于宁化所。窟深广高下。各三丈五尺。镌华严世界十方佛刹图。万佛菩萨像。精巧细密。遂成一大道场。沈藩见而喜曰。胜因成就。好息心住山矣。师白峨眉未了之愿。王乃𢌿万金于师。取栈道入蜀。适王中丞象乾。总制其地。迎师问心要。因笑谓师曰。三大士兄弟行也。师于普贤如此。不虑观自在文殊。谓师不平等耶。师曰。贫道不过空拳。效奔走耳。若如所云。自有公等有力大人在。王曰。唯唯。师一言而三铜殿岿然矣。随殿各有渗金诸像。峨眉五台各一。普陀者不果行。安置南京之华山。两宫颁旨。为三山护持。复举七处九会道场。于台山永明寺。庆赞之。嗣后建太原之塔。修阜平之桥。又辟茶药庵于龙龙关。上亲书其额。又修滹沱河大桥。长五里。又修省城大塔寺。寻还台山。料理所建上下道场。立为十方丛林。不留法属一人。万历庚申八月。赐金佛绣冠千佛磨衲紫衣。并真来佛子之号。是冬十二月。示微疾。群鸟悲鸣。异光匝地。师乃集众开示毕。端坐而逝。年七十三。腊五十一。讣闻。两宫遣中尝侍致祭赐葬于永明之西冈。立塔焉。慈宫。别赐举葬之费。师貌不胜衣。语不出口。始以小王助道。终致圣天子圣母诸王为檀越。凡所营建。应念云涌。投足所至。遂成宝坊。动费辄累钜万。悉听能事有实行者主之。师萧远自如。一衲之外无长物。飘然若浮云之聚散。孤鹤之往来。苟非深證唯心。遇缘即宗。其能尔耶。侍御苏云浦。尝问道于师。深有契于心。乃曰。人以妙师。为福田善知识。而实不知其超悟处也。大司马汪伯玉。尝谓憨师。方今无可为公师者。唯妙峰耳。故憨师。倾心服之严事之。亦无两人也。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福登,字妙峰。姓续氏,平阳人,续鞠居之裔也。生秉奇姿,唇掀齿露,鼻昂喉结。七岁失怙恃,为里人牧羊。年十二祝发,携一瓢至蒲坡,行乞村市,夜栖文昌阁庑下,阁为山阴王所建。一日,王晨出游,值登裴回阶间,见而异之,谓阁僧曰:“是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坚,他日造诣,殊未可量,曷善视之。”顷之,地大震,屋宇倾覆,登压于下,三日不死。王闻,益奇之,因修中条栖岩兰若,使居焉。登乃闭关习禅,取棘剌列四旁,以绝依倚,不设床坐,尽夜鹄立,三年心忽开悟。始至介休山,听讲《楞严》,遂受具戒。策杖南走,遍参知识,浮南海礼普陀而归。复于中条深处,诛茆辟谷,日饮勺水。又三年,大有会心,山阴王建梵宇于南山,延登居之。登每念二亲,幽灵未妥,卜吉迁葬。剌舌血书《华严经》一部,欲报劬劳,藉感人天。复下山设无遮大会,结文殊万圣缘。时明神宗御极,皇储久虚,遣官武当,祷祈请乞,礼视高媒。登闻之乃曰:“吾徒凡所为,皆为国报本,今宜专诚尽忠,为皇上祈子。”乃启会至百二十日,九边八省,缁白奔赴者,道路不辍。事毕,一钵飘然,结庵芦芽。期年,皇长子生。奉敕就芦芽建华严寺,造万佛铁塔于山巅,加赐金帛,命往秦晋中州饭僧已,忽念故山,往修万固寺,三载,塔殿楼阁,焕然一新。渭川河水病涉,宣府西院议建大河桥。登应命至,度之,水阔沙深,乃建桥二十三孔,亦竟成。尝愿范金成三大士像,以铜为殿,送三名山,各就其显化之地祀焉。己亥春,杖锡潞安,谒藩王。王适造渗金普贤像,送峨嵋。登言铜殿事,王问:“费几何?”登曰:“每座须万金。”王欣然,愿造峨嵋者,即具缁重,送登至荆州,听其监制,用取足于王。殿高广丈馀,渗金雕镂,诸佛菩萨像,精妙绝伦,世所未有。殿成,送至峨嵋。大中丞霁宇王公抚蜀,闻登至,请见,问心要有契,公即愿助南海者。乃采铜于蜀,就匠氏于荆门,工成,载至龙江。时普陀僧力拒之,不果往,遂卜地于南都之华山,奏圣母赐建殿宇安置,遂成一大刹。登乃造五台者,所施皆出于民间,未几亦就,乙巳春躬送至五台,议建台怀显通寺。上闻,遣御马太监王忠,圣母遣近待太监陈儒,各赉帑金往视,卜地建殿安奉。以丙午夏五月兴工鼎新,创立大殿,前后六层,周匝楼阁,重重列耸,规模壮丽,赐额“大护国圣光永明寺”。工竣,先事蛾嵋,继事南海。会倭夷搆难,海氛未靖,中途而止。乃三卜三吉,至得宝华山,诣京都奏请,特敕许之,赐予有加,慈圣太后更赐造寺金及藏经、佛像、幢幡之属。落成乃之五台,鸠工庀材。帝与太后复赐内帑建寺赐额,建华严七处九会道场,所费悉出内帑。初五台山路崎岖,行者苦之,至是平铺石片,三百馀里,溪有津梁,道有亭院,以相接待,迄今利赖。造桥于阜平县,赐名曰“普济”。筑庵于龙关外,敕曰“惠济院”。渴饮病医,皇慈施舍,岁费帑金。御书著妙峰额之于院,随颁龙藏,起阁供之。更创七如来殿。又于阜平立长寿庄,为太后祈福,建殿阁七层,赐“慈佑圆明”额,以尊异之。他如修会城道路石桥,皆人力所不能,登一一成之,人服其神。忽以微疾还山。一日,鸟雀翻飞,绕檐喧噪,逐之不去。登曰:“百鸟哀鸣,吾将行矣。”即命治龛,众见红光接引,端然而逝,寿七十有三。帝闻,赐葬祭,建塔于永明之西,御书封号“真正佛子妙峰高僧之塔”。太后赐金千两,布五百匹,供葬事。登起于孤微,刻志苦修,终身胁不著席,一衲外无长物。足迹所至,屡有建立,动费亿万,天子圣母王侯卿相,皆乐助其成,岂偶然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如嵩,更名仲光,字佛石,晚号法雨老人。姓戴氏,钱塘人。父邦贤,母陈氏。梦僧以伽黎覆体而生。嵩襁褓中即恶闻腥膻,甫四龄礼静明为师。荏苒十载,始从剃染。年十八受戒于莲池,明年历游讲肆,习天台教观。及闻雪浪弘扬贤首宗,相依最久。一日读《圆觉》至“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大圆觉大海,如以萤火烧须弥山”,乃叹曰:“寻名取义,皆思惟心也。”遂掩关竟千日,自寻究竟,疑终未破。会易庵提倡少林宗,就座累月,复叹云:“古人临机觌面语,若只如此疏通,与讲论何异?”仍别去,依雪浪。至甲午,谒紫柏于金陵静海寺。问讯殷殷,便以听雪浪讲楞严对,紫柏因指示曰:“经中说当处发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何是妙觉明体?”嵩云:“生灭尽处,是妙觉明体。”紫柏痛呵之,嵩惘然。少顷,从容进问曰:“毕竟如何是妙觉明体?”紫柏乃震声一喝,嵩便礼拜,自后始知宗门下事,非学解所到。来日具威仪归依,因为更名仲光,实授记法也。已复芺曰:“山僧二十年前口不多逊,二十年后一字不出。”《矢口歌》云:“一泓清可沁诗脾,冷煖年来只自知。”晚岁厌客,避居峰顶,筑一庵一圹,曰:“吾生可游,死可葬,四十馀年受用过分,住得一日是一日。”因颜其庵曰“且住”。瞰江俯溪,萝悬径绝,虽弟子亦罕接见。营圹后,忽示微疾,就寝席者月馀,唯以天气方暑,若有所待。适秋至,谓弟子曰:“今日晴爽,吾欲远去。”或不喻意,乃从容扶杖起,出寝室,盥沐,趺坐,属付后事,诫勿妄求,安分守训。复命邀诸檀越,欲严净伽蓝,禁客携觞。时蔡居士在法相山房,应声而至。见之喜曰:“有居士證明,吾道存矣。馀不及待也。”弟子戒慧讲请留遗偈,走笔书曰:“一句弥陀五十年,分明掘地讨青天。而今好个真消息,夜半钟声到客船。”书竟,顾视左右,掷笔而逝。时崇祯九年七月十日也。寿六十有八,腊五十有四。尝自记云:“金陵归,即深入十八涧,一盖一笠。蒲团夜安,沙铛昼饟。坐松下,为深坑,野筱丰丛,即虎穴也。狰狞欲怒,未免戒心。因随语曰:此地当仍复梵刹,汝速往他山,如不欲让,夜当大吼,余即去矣。是夜,竟不闻声,迟明已他徙。即编茆而处,栖止八载。上雨旁风,不禁荒寒。时仲期居士,觅余踪迹不得,由两峰至涧中,竟于凄烟衰草间,见索衣头陀,居然余也。叹羡者久之。随同伯霖、贞甫两公,邀吴窦二方伯来游,冯具区先生为订莲社。蓝舆频至,无异虎溪。”即其所记,可想见其为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59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宾工,号佛民。明诸生。入清,居复阁中,平日所教生徒,亦不能见面。竟不剃发而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宗室。穆宗第四子潞简王朱翊镠子。万历四十六年袭王爵,国卫辉。崇祯中义军攻略秦晋河北,常汸疏请选护卫助守,捐岁入万金资饷。后逃往杭州。顺治二年降于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5—1659 【介绍】: 明末浙江鄞县人,字齐莫,一字佛庄。天启、崇祯间浪游湖海,北走燕云,南抵黔粤,居滇尤久,思得一当而无所遇,乃归。南明鲁监国时官至光禄寺卿。久之,以事不可为,乃筑鹿石山房于鼓浪屿中,隐居赋诗,别署海年渔长。以疾卒。有《束书后诗》、《海年诗内集》、《喟寓》、《卮言》、《海年集》、《海年谱》。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通奇,字林野,四川人。十岁薙染,十九南游,遍历讲席。丁卯掩关平湖德藏寺。一日失足堕楼,大悟。遂破关走姑苏,见悟和尚于清凉庵,随入天童。人称林古佛。后从悟,至嘉禾寓黄闇斋素园中,受付嘱焉。乙酉主法天童通玄峰顶。衲子奔趋。冬夏布衣草履,备历艰苦。塔于太白玲珑岩。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老藏者,即阿王老藏,燕京西山之喇嘛也。姓贾氏,生甫十龄,父母送之崇国寺为沙弥,年十八始受具。禀性超颖,度越众流。已习韦陀,兼究瑜伽,慧根自觉,真空独證,于番汉经书,一目俱了。复历讲肄,遍聆奥机,至于三密护身,坛仪悉练,五部印契,宣导咸推。会大清定鼎,顺治初元,应诏入都,藏与同坛五人摄斋受戒。有一上士忽谛视曰:此中有一五台主人。众皆惘然,莫测所谓。及顺治己亥,藏果以兼通番汉膺选,乘传上主五台,总理番汉经典,旧时所译多所订正。术士之言,始为有徵。自莅众兹山,乳窦重流,荆条复茂,损食减衣以施贫乏,禅堂骈集,觉路弘开,补缀残典,不惮勤劳。生平不设衣钵,一锡飘然,无所系念,空诸所有,即为正观,平等应缘,解除一切。乘五衍之轼,开八正之门,拯溺逝川,大庇交丧。内翰缪彤、中行李嘉猷,道过台顶,一见皈,玉带山门,云天瓶水,远吟深契,信非偶然。厥后比岁,赴觐阙廷,钦承天问,妙啼微几,既协皇情,而译事钩稽,尤邀特眷,是以殊礼异数,宠赉滋多。康熙辛亥年,已七十矣,退居颐养,日以禅诵课心,长坐不卧,遍翻大藏,专业《华严》,以千部为期。尝以岁旱,露跣祷祈,甘雨应时而降,万众交忭。癸亥秋,圣祖幸临台山,御书题赐号为“清凉老人”。宸藻流辉,焜耀千古。住山二十八稔,法云远荫,火宅晨凉,慧日载升,重昏夜晓,宗风方鬯,祖庭用光。以康熙丁卯三月九日示寂。先期集众告以大限,十日将从西去,勉哉修持,勿令坠失。日至,索浴,号佛不绝,端坐而化。春秋八十有七,僧腊六十有九。圣祖闻之,赐金营葬,发龛荼毗,塔于凤林谷,设食供众至者四千馀人,悲声栖响,感动林壑。户部左侍郎蒋弘道为撰碑铭,勒石山阿。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如(?—一六七四),字真佛。新会人。俗姓黄,角子今(上草头下黾)父。诸生。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老人出世登具。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1673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周量,一字湟溱,号石臞。少时从学于陈邦彦。入清,顺治九年会试第一,被排挤不得与殿试。十年后,试授中书。历兵部郎中、桂林知府。广交游,以诗文名世,与王士禛等交好。有《海日堂集》等。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六
程可则,字周量,号湟溱,又号石臞,南海人。顺治壬辰会试第一,历官桂林知府。有《海日堂集》。清诗别裁集
字周量,广东南海人。顺治壬辰会试第一,官兵部职方郎中,终桂林知府。著有《海日堂集》。○湟溱诗俊伟腾踔,声光熊熊,亚于渔洋,品在公㦷、玉虬、钝翁诸公之右,称鲁、卫者惟西樵乎!后之选岭南诗者,只取屈、梁、陈、而不及程何也?沧海遗珠
程可则(1624-1673)字周量,一字彦揆,小字佛壮,号石臞,广东南海人,顺治九年(1652)会元,十七年应阁试,授内阁中书,官至桂林知府,著有《海日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青浦人,字楫公,号髴渊。夏允彝弟子。顺治十四年举人,授山东新城知县,不赴。康熙间举鸿博,罢归。晚筑水西草堂,觞咏以终。诗文均有名。选有《燕台文钞》、《词坛妙品》。自著有《水西草堂集》、《清平词》、《绿水词》。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田茂遇,字楫公,号髴渊,华亭人。顺治戊子举人,授新城知县,不赴。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水西草堂集》。清诗别裁集
字髴渊,江南华亭人。顺治丁酉举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德基,字定庵,姓林氏,休宁人也。父之泰,母姜氏。诞生之辰,瑞雯满室,吉祥止止。稍长,性见慈善,雅信佛旨,芳洁自喜,不近酒肉。读书颖悟,数过不忘,尝闻老衲读《金刚经》至“如露如电”,顿发出世之心。以亲老弟幼,不忍遽违,力事生理,承欢菽水。及父没弟长,能委家计,乃拜辞慈帏。径下姑苏,访吴中有道知识,得宝林寺竹怀,往求剃度,给侍左右,将及一期。闻金陵华山见月演戒因缘,启白得受具足。然陆沈下版,未露圭角,专志研精诸大律部,俱臻玄奥。凡十五年,得阇黎成拙称许,拔居教授,整饬规约,上下敬服。见月化后,即受传衣,履席二载,声誉旁流。甲寅秋,江南苦旱,入冬,山下饥民就食山头,为设粥赈之,恐粮少不济,率众渡江,由仪真至维扬,沿涂托钵,郡邑善信素仰德望,乐施不绝。山上荒黎卒赖周济,至麦熟始散。癸亥冬,徇两浙绅耆所请,至武林昭庆说戒一期,香花塞路,道俗嗟叹,善因福果,世所希有。所著《毗尼关要》十六卷,《羯磨会释》十四卷,《比丘尼律本会义》十二卷,摭其箐华,发抒底蕴,诚便后学。庚辰季冬朔,示微疾,集大众诫之曰:“凡我出家,止为生死,不可不真实修行。既知修行,必当严持戒律,若不持戒而欲超脱生死,如缘木求鱼,舍舟渡海,岂可得哉。吾早晚行矣,愿共勉之。”至八日沐浴更衣,号佛而逝,塔于龙山之阳。寿六十有七,腊四十八,坐夏四十四。弟子三十八人,一时铮铮,足嗣法响。其《毗尼关要》十六卷,清乾隆二年,释福聚奏请入藏。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六
佛芸保,字华香。满洲旗人麟庆女,宗室延煦室。有《清韵轩诗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北孝感人,字佛笙。道光拔贡。官直隶知县,善治疑狱。历知献县、饶阳,以功荐升知府。后随曾国藩改官江苏。
人物简介
琴志楼诗集卷十二
字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