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149,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五教佛身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五会念佛
五种佛性
不了佛智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不动佛
不断光佛
六即佛
六道佛菩萨
念佛三味六譬
文殊捉剑迫佛
佛类词典(续上)
五佛灌顶印明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五教佛身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五会念佛
五种佛性
不了佛智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不动佛
不断光佛
六即佛
六道佛菩萨
念佛三味六譬
文殊捉剑迫佛
五佛灌顶印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三昧耶(言三昧耶之印),遍照灌于顶,不动佛于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真言)五佛行者授灌顶之印言也。莲华部心轨曰:「既次加持身,次应授灌顶五如来印契,各如三昧耶(言三昧耶之印),遍照灌于顶,不动佛于额,宝生尊顶右,无量寿顶后,不空成就佛,应在顶之左。」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
(经名)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
五教佛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亿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身之称。
【三藏法数】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五教者,即小、始、终、顿、圆也。佛身即如来之身也。如来之身,遍一切处,本无大小形量,但为众生根器利钝不同,故曲垂方便,演说种种法门,示现种种身相。即有五教佛身之异也。
〔一、小教丈六金身〕,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法,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金身,故名小教丈六金身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始教千百亿化身〕,谓如来次说大乘之法,广谈法相,于千百亿世界中,示现种种色身,正化菩萨,兼化二乘。以众生所见各各不同,故名始教千百亿化身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终教丈六即真身〕,谓如来次说大乘终极之理,会一切法咸归实性,二乘、阐提悉得成佛,机缘既熟,所见如来丈六之身,即是真常之体,故名终教丈六即真身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四、顿教丈六即法身〕,谓如来不从渐次,唯谈圆顿之理,空有两亡,色心无碍,大乘菩萨了一切法无非法身,故名顿教丈六即法身也。
〔五、圆教具足十身〕,谓如来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理,法法互融,尘尘无碍,统诸教差别之身,全法界平等之体。菩提、愿、智等身,无不具足,故名圆教具足十身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亿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身之称。
【三藏法数】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五教者,即小、始、终、顿、圆也。佛身即如来之身也。如来之身,遍一切处,本无大小形量,但为众生根器利钝不同,故曲垂方便,演说种种法门,示现种种身相。即有五教佛身之异也。
〔一、小教丈六金身〕,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法,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金身,故名小教丈六金身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始教千百亿化身〕,谓如来次说大乘之法,广谈法相,于千百亿世界中,示现种种色身,正化菩萨,兼化二乘。以众生所见各各不同,故名始教千百亿化身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终教丈六即真身〕,谓如来次说大乘终极之理,会一切法咸归实性,二乘、阐提悉得成佛,机缘既熟,所见如来丈六之身,即是真常之体,故名终教丈六即真身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四、顿教丈六即法身〕,谓如来不从渐次,唯谈圆顿之理,空有两亡,色心无碍,大乘菩萨了一切法无非法身,故名顿教丈六即法身也。
〔五、圆教具足十身〕,谓如来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理,法法互融,尘尘无碍,统诸教差别之身,全法界平等之体。菩提、愿、智等身,无不具足,故名圆教具足十身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佛各出现菩萨,金刚,忿怒。此三者如其次第为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又为境智行之三轨。
(杂语)五佛各出现菩萨,金刚,忿怒。此三者如其次第为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又为境智行之三轨。
五会念佛
【佛学大辞典】
(仪式)唐法照法师所创。以无量寿经上有「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之文。故分念佛之调音为五番: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四字为阿弥陀佛,他皆六字名号)。每一会重数百遍,以五会为一周。见五会法事赞。
(仪式)唐法照法师所创。以无量寿经上有「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之文。故分念佛之调音为五番:第一会,平声缓念。第二会,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缓非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四字为阿弥陀佛,他皆六字名号)。每一会重数百遍,以五会为一周。见五会法事赞。
五种佛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佛性)
(名数)(参见:佛性)
佛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佛学常见辞汇】
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佛学次第统编】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性,为一切众生所皆有,凡有佛性,定当作佛。
【俗语佛源】
「佛」,觉悟的意思;「性」,不变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都可以成佛。现在尚未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本性是不变的。究竟什么是佛性?《华严经》卷三九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这两句偈文说明「佛性」也可称为「法性」。《北齐书·杜弼传》中说魏帝召见杜弼,杜弼也说道佛性即是法性。帝问:「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杜弼回答道:「佛性、法性止是一理。」所谓佛性或法性,就是佛家所说的「空理」,空寂无相,甚深微妙。了悟證得此空理,即名为佛。所以成佛既难又不难。说它难,难就难在「空」不了。若能理解万法皆空,真正證得诸法(宇宙万有)本性空寂无相,那又与佛何异?「佛性」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我国古代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典籍尚不完备时,南朝梁·竺道生即持此主张,认为阐提(断善根之人)也有佛性。他的这一大胆创见,当时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争论,道生本人遭到围攻。「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就是由他的阐提也有佛性的主张引起的。后来大本《涅槃经》流传到南方,證明道生的见解不误。一场争论才平息下来。从而道生的声望也就更高了。佛性一词在小说中也有引用,如《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无名氏)
【三藏法数】
佛性者,觉性也。即诸佛所證真觉湛明之性,无染无净,离过绝非,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术语)佛者觉悟也,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名为佛性。性者不改之义也,通因果而不改自体是云性,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改。华严经三十九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佛学常见辞汇】
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觉悟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
【佛学次第统编】
次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一切众生,皆有通彻因果自体不改的觉悟性,谓之佛性。此之佛性,为一切众生所皆有,凡有佛性,定当作佛。
【俗语佛源】
「佛」,觉悟的意思;「性」,不变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意为人人都有觉悟之性,都可以成佛。现在尚未成佛,但可以成佛的本性是不变的。究竟什么是佛性?《华严经》卷三九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这两句偈文说明「佛性」也可称为「法性」。《北齐书·杜弼传》中说魏帝召见杜弼,杜弼也说道佛性即是法性。帝问:「闻卿精学,聊有所问,经中佛性、法性为一为异?」杜弼回答道:「佛性、法性止是一理。」所谓佛性或法性,就是佛家所说的「空理」,空寂无相,甚深微妙。了悟證得此空理,即名为佛。所以成佛既难又不难。说它难,难就难在「空」不了。若能理解万法皆空,真正證得诸法(宇宙万有)本性空寂无相,那又与佛何异?「佛性」思想,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义之一。我国古代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典籍尚不完备时,南朝梁·竺道生即持此主张,认为阐提(断善根之人)也有佛性。他的这一大胆创见,当时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争论,道生本人遭到围攻。「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就是由他的阐提也有佛性的主张引起的。后来大本《涅槃经》流传到南方,證明道生的见解不误。一场争论才平息下来。从而道生的声望也就更高了。佛性一词在小说中也有引用,如《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无名氏)
【三藏法数】
佛性者,觉性也。即诸佛所證真觉湛明之性,无染无净,离过绝非,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不了佛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量寿经所说。疑佛智之不可思议,不悟如来之所以为大也。
(术语)无量寿经所说。疑佛智之不可思议,不悟如来之所以为大也。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失译。有千一百二十佛之名。
(经名)二卷,失译。有千一百二十佛之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不动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东方世尊阿閦如来也。楞严经五曰:「见东方不动佛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佛名)东方世尊阿閦如来也。楞严经五曰:「见东方不动佛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不断光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六即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于三恶之众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三、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于十信之位,彷佛證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證佛,即分真即位之佛,由初住至已上等觉,渐次破一品之无明,證一分之中道者。六、究竟佛,即究竟即位之佛,于妙觉之位,觉道究竟者。理佛即是名字佛,乃至即是究竟佛也。彼此六佛互相即,故云即。今但就佛而论六即,就实则十界悉具六即。观经疏妙宗钞上曰:「应知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所谓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今释教主故就佛辨。」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是为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谓或从知识处闻,或从经卷中见,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佛。
〔三、观行即佛〕,谓既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为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理慧相应者,理即所观之理境,慧即能观之智慧。应者,当也。谓境智相当,则言行一致也。五品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四、相似即佛〕,谓于观行即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能真證其理,而于理彷佛有如真證,是为相似即佛,此十信位也。(愈观愈止者,观即观照,以观观昏也。止即止息,以止止散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五、分證即佛〕,谓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至此破一品无明,證一分中道,是为分證即佛。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觉也。)
〔六、究竟即佛〕,谓道穷妙觉,种智俱圆,是为究竟即佛,此极果妙觉佛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妙觉者,觉体圆明,不可思议也。)
(名数)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一、理佛,即理即位之佛,于三恶之众生身,无一毫之修善,唯具佛性者。二、名字佛,即名字即位之佛。宿福之人天,仅闻佛之名字者。三、观行佛,即观行即位之佛。四、相似佛,即相似即位之佛,于十信之位,彷佛證佛理而与真解同者。五、分證佛,即分真即位之佛,由初住至已上等觉,渐次破一品之无明,證一分之中道者。六、究竟佛,即究竟即位之佛,于妙觉之位,觉道究竟者。理佛即是名字佛,乃至即是究竟佛也。彼此六佛互相即,故云即。今但就佛而论六即,就实则十界悉具六即。观经疏妙宗钞上曰:「应知六即之义不专在佛,一切假实三乘人天,下至蛣蜣地狱色心,皆须六即辨其初后,所谓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今释教主故就佛辨。」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众生本具佛性之理,与诸如来无二无别。故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是为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谓或从知识处闻,或从经卷中见,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佛。
〔三、观行即佛〕,谓既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为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理慧相应者,理即所观之理境,慧即能观之智慧。应者,当也。谓境智相当,则言行一致也。五品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四、相似即佛〕,谓于观行即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能真證其理,而于理彷佛有如真證,是为相似即佛,此十信位也。(愈观愈止者,观即观照,以观观昏也。止即止息,以止止散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五、分證即佛〕,谓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至此破一品无明,證一分中道,是为分證即佛。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觉也。)
〔六、究竟即佛〕,谓道穷妙觉,种智俱圆,是为究竟即佛,此极果妙觉佛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妙觉者,觉体圆明,不可思议也。)
六道佛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地藏,六观音也。为六道所配之佛菩萨。
(名数)六地藏,六观音也。为六道所配之佛菩萨。
念佛三味六譬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三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三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名数)一如阎浮檀那紫金,二如王之宝印,三如如意珠,四如秘咒,五如力士之髻珠,六如金刚山。见观佛三昧经十,往生要集下末。
文殊捉剑迫佛
【佛学大辞典】
(传说)大宝积经一百五曰:「五百菩萨得宿命智,知多劫所作重罪。以忧悔故,不證无生法忍。时文殊知其念已,于大众中偏袒右肩,手执利剑,直向世尊欲行逆害。佛言文殊汝勿害我,若必欲害,应善害,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幻化,无我无人,为谁杀而受殃。是时诸菩萨知宿罪皆如幻化,得无生忍,异口同音说偈曰: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驰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传说)大宝积经一百五曰:「五百菩萨得宿命智,知多劫所作重罪。以忧悔故,不證无生法忍。时文殊知其念已,于大众中偏袒右肩,手执利剑,直向世尊欲行逆害。佛言文殊汝勿害我,若必欲害,应善害,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幻化,无我无人,为谁杀而受殃。是时诸菩萨知宿罪皆如幻化,得无生忍,异口同音说偈曰: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驰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