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47,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闻佛说法,为他人说
名字即佛
观行即佛
分證即佛
究竟即佛
佛世难遇
诸佛慈悲为力
毗婆尸佛
毗舍浮佛
俱那含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佛是心果
念报佛恩心
知佛所入定
佛类词典(续上)
佛出世间闻佛说法,为他人说
名字即佛
观行即佛
分證即佛
究竟即佛
佛世难遇
诸佛慈悲为力
毗婆尸佛
毗舍浮佛
俱那含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佛是心果
念报佛恩心
知佛所入定
佛出世间
【三藏法数】
谓诸佛世尊,虽法身常住不灭,众生盲冥,难可得见。今佛出现世间,为令一切众生成就,大事因缘,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谓诸佛世尊,虽法身常住不灭,众生盲冥,难可得见。今佛出现世间,为令一切众生成就,大事因缘,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闻佛说法,为他人说
【三藏法数】
谓诸众生既得见佛闻法,复为他人随力演说,令其出离生死,成无上道,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谓诸众生既得见佛闻法,复为他人随力演说,令其出离生死,成无上道,甚为希有,是为世间难得之宝。
名字即佛
【三藏法数】
谓或从知识处闻,或从经卷中见,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佛。
谓或从知识处闻,或从经卷中见,知此理性,即佛之名。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佛。
观行即佛
【三藏法数】
谓既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为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理慧相应者,理即所观之理境,慧即能观之智慧。应者,当也。谓境智相当,则言行一致也。五品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谓既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为观行即佛,此五品位也。(理慧相应者,理即所观之理境,慧即能观之智慧。应者,当也。谓境智相当,则言行一致也。五品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分證即佛
【三藏法数】
谓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至此破一品无明,證一分中道,是为分證即佛。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觉也。)
谓无明之惑,有四十一品,至此破一品无明,證一分中道,是为分證即佛。此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碍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觉也。)
究竟即佛
【三藏法数】
谓道穷妙觉,种智俱圆,是为究竟即佛,此极果妙觉佛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妙觉者,觉体圆明,不可思议也。)
谓道穷妙觉,种智俱圆,是为究竟即佛,此极果妙觉佛也。(种智者,即一切种智也。妙觉者,觉体圆明,不可思议也。)
佛世难遇
【三藏法数】
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而况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虽佛出世,亦不得遇。故云佛世难遇。
谓诸佛不常出世,众生悬远难遇,而况众生不修胜因,不行众善,虽佛出世,亦不得遇。故云佛世难遇。
诸佛慈悲为力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佛运慈悲之心,弘益一切众生,无所障碍,故名诸佛慈悲为力。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佛运慈悲之心,弘益一切众生,无所障碍,故名诸佛慈悲为力。
毗婆尸佛
【三藏法数】
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佛之首也。
梵语毗婆尸,华言有四。以其如月圆智满,则云遍见。魄尽惑亡,则云净观。既圆且净,则云胜观、胜见,是为七佛之首也。
毗舍浮佛
【三藏法数】
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谓烦恼断尽,于一切处无不自在,而为庄严劫中千佛之最后一佛也。(烦恼者,无明也。)
梵语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谓烦恼断尽,于一切处无不自在,而为庄严劫中千佛之最后一佛也。(烦恼者,无明也。)
俱那含牟尼佛
【三藏法数】
梵语俱那含牟尼,华言金寂,谓金则明现,寂则无碍也。大智度论,又名迦那迦牟尼,华言金仙人。谓身金色故也。人寿减至四万岁时,于阎浮提出世成佛。(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梵语俱那含牟尼,华言金寂,谓金则明现,寂则无碍也。大智度论,又名迦那迦牟尼,华言金仙人。谓身金色故也。人寿减至四万岁时,于阎浮提出世成佛。(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释迦牟尼佛
【三藏法数】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也。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也。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
佛是心果
【三藏法数】
佛即觉也,果即菩提之果也。谓能离诸烦恼,觉了万法,具一切智,而得无上菩提,乃是證此心之果,非从外得。故云佛是心果。(梵语菩提,华言道。)
佛即觉也,果即菩提之果也。谓能离诸烦恼,觉了万法,具一切智,而得无上菩提,乃是證此心之果,非从外得。故云佛是心果。(梵语菩提,华言道。)
念报佛恩心
【三藏法数】
谓如来往昔无量劫中,为我等故,修诸苦行,舍头目髓脑等,如此恩德,实难酬报。我等报如来恩者,须于此世,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广度众生,同入正觉。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谓如来往昔无量劫中,为我等故,修诸苦行,舍头目髓脑等,如此恩德,实难酬报。我等报如来恩者,须于此世,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广度众生,同入正觉。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知佛所入定
【三藏法数】
谓阿难事佛,虽未获得知他心智,常知如来所入诸定,鉴何等机,而说何等法要也。
谓阿难事佛,虽未获得知他心智,常知如来所入诸定,鉴何等机,而说何等法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