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佛 → 髴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47,分124页显示 上一页 97 98 99 100 101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佛土(二)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无佛处称尊
不看僧面看佛面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生佛万家
求佛求一尊
佛口蛇心
佛面上刮金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佛眼相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泥多佛大
佛类词典(续上)
依报与佛土佛土(二)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无佛处称尊
不看僧面看佛面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生佛万家
求佛求一尊
佛口蛇心
佛面上刮金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佛眼相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泥多佛大
依报与佛土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受托于依报,诸佛自具其佛土。
凡夫受托于依报,诸佛自具其佛土。
佛土(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三佛土 法性、受用、(自、他)变化。
四土 凡圣、方便、实报、常寂光。
真化二土 真、化。
真佛方便化身二土 真佛、方便化身。
法界宫 略。
三佛土 法性、受用、(自、他)变化。
四土 凡圣、方便、实报、常寂光。
真化二土 真、化。
真佛方便化身二土 真佛、方便化身。
法界宫 略。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俗语佛源】
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李明权)
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李明权)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俗语佛源】
「一佛出世」比喻事情非常不易。《隋书·经籍志》:「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海录碎事·臣职·中书舍人》:「朕闻,朝廷除(提拔)一舍人,六亲相贺,谚以为一佛出世,岂容易哉。」涅槃,梵音Nirvana,又作泥洹、涅槃那,译为灭度、解脱等,为佛教徒追求的最终目的,亦泛称释迦或其弟子之逝世为涅槃。「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民间的一种戏语,形容病痛者或受刑者痛苦得死去活来。《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又第五十三回:
「众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真珠姬一发乱扔乱掷,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常正)
「一佛出世」比喻事情非常不易。《隋书·经籍志》:「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海录碎事·臣职·中书舍人》:「朕闻,朝廷除(提拔)一舍人,六亲相贺,谚以为一佛出世,岂容易哉。」涅槃,梵音Nirvana,又作泥洹、涅槃那,译为灭度、解脱等,为佛教徒追求的最终目的,亦泛称释迦或其弟子之逝世为涅槃。「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民间的一种戏语,形容病痛者或受刑者痛苦得死去活来。《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又第五十三回:
「众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真珠姬一发乱扔乱掷,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常正)
无佛处称尊
【俗语佛源】
比喻在没有高人、人才处逞强。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偈颂中也说:「天上天下无如佛,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教认为:佛为一切众生所敬仰,故称「世尊」、「无上尊」。俗语如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使苏子赡见此,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李明权)
比喻在没有高人、人才处逞强。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偈颂中也说:「天上天下无如佛,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教认为:佛为一切众生所敬仰,故称「世尊」、「无上尊」。俗语如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使苏子赡见此,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李明权)
不看僧面看佛面
【俗语佛源】
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如《西游记》第三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当然,朋友有困难不好袖手旁观。最近公会方面又约我谈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公会一个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兹各举一例。如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李明权)
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如《西游记》第三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当然,朋友有困难不好袖手旁观。最近公会方面又约我谈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公会一个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兹各举一例。如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李明权)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俗语佛源】
烧香礼佛是佛门的早晚常课,是平时积德修行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平时恣意妄为,一旦到生死关头或大难临头,匆忙求佛,自然难以解脱了。据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载:「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赦)其罪。」佛教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怀,虽是有罪而平时不烧香的人,只要他虔诚忏悔,止恶修善,还是可赦其罪,获得安慰和解脱。又据宋·刘敞《中山诗话》载:王安古曾与沙门道因戏对云:「投老欲依僧。」道因对云:「急来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道因云:「急来抱佛脚是俗谚全语」。后来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补救。如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又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李明权)
烧香礼佛是佛门的早晚常课,是平时积德修行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平时恣意妄为,一旦到生死关头或大难临头,匆忙求佛,自然难以解脱了。据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载:「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赦)其罪。」佛教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怀,虽是有罪而平时不烧香的人,只要他虔诚忏悔,止恶修善,还是可赦其罪,获得安慰和解脱。又据宋·刘敞《中山诗话》载:王安古曾与沙门道因戏对云:「投老欲依僧。」道因对云:「急来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道因云:「急来抱佛脚是俗谚全语」。后来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补救。如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又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李明权)
生佛万家
【俗语佛源】
在这句俗语中,「生佛」指化生之佛,生佛比喻德泽广披的清官、好官,故称「生佛万家」或「万家生佛」。如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又如吴《海瑞罢官·罢官》:「海父南归留不住,万家生佛把香烧。」(李明权)
在这句俗语中,「生佛」指化生之佛,生佛比喻德泽广披的清官、好官,故称「生佛万家」或「万家生佛」。如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又如吴《海瑞罢官·罢官》:「海父南归留不住,万家生佛把香烧。」(李明权)
求佛求一尊
【俗语佛源】
大乘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拜佛当至诚专一。俗语「求佛求一尊」,比喻遇事不要乱求人,看准后,诚心诚意去求一人就可以了。如张恨水《金粉世家》第八六回:「你总不学一点交际手段,怎样混得出来?连七爷这样好说话的人,都不高兴了,别人还行吗?求佛求一尊,你这样子,还是请七爷多帮忙吧。」(李明权)
大乘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拜佛当至诚专一。俗语「求佛求一尊」,比喻遇事不要乱求人,看准后,诚心诚意去求一人就可以了。如张恨水《金粉世家》第八六回:「你总不学一点交际手段,怎样混得出来?连七爷这样好说话的人,都不高兴了,别人还行吗?求佛求一尊,你这样子,还是请七爷多帮忙吧。」(李明权)
佛口蛇心
【俗语佛源】
出自禅宗公案。意谓口头上搬弄经中言句,而其心则僭曲。《五灯会元·净慈昙密禅师》:「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这个公案,好像是在呵佛骂祖,痛斥善知识,其实不然,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几句话。中国禅宗的修持是顿悟法门,不立文字。他们主张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直指明心,见性成佛。佛口蛇心后用以比喻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好听,心地极其狠毒的人。明·梅鼎祚《玉合记·焚修》中有「好两个佛口舌心」一语。亦作「蛇心佛口」。如明·王玉峰《焚香记·构祸》:「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无名氏)
出自禅宗公案。意谓口头上搬弄经中言句,而其心则僭曲。《五灯会元·净慈昙密禅师》:「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这个公案,好像是在呵佛骂祖,痛斥善知识,其实不然,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几句话。中国禅宗的修持是顿悟法门,不立文字。他们主张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直指明心,见性成佛。佛口蛇心后用以比喻口蜜腹剑、嘴上说得好听,心地极其狠毒的人。明·梅鼎祚《玉合记·焚修》中有「好两个佛口舌心」一语。亦作「蛇心佛口」。如明·王玉峰《焚香记·构祸》:「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无名氏)
佛面上刮金
【俗语佛源】
比喻不管场合和对象,什么都要搜刮。极言凶暴贪婪。「佛面」指佛像的面部。《法华经·安乐品》谓:「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可见,佛身为金色。人们用金箔贴于佛身乃至佛面,是庄严佛像的功德。后人在文学中引用,如《水浒传》第八三回:「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除比喻义外,「佛面上刮金」,亦有史实。《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晋·王琰《冥祥记》载:「唐贞观二十年,征龟兹。有薛孤训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龟兹后,乃于精舍剥佛面金。」可谓穷凶极恶。(李明权)
比喻不管场合和对象,什么都要搜刮。极言凶暴贪婪。「佛面」指佛像的面部。《法华经·安乐品》谓:「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可见,佛身为金色。人们用金箔贴于佛身乃至佛面,是庄严佛像的功德。后人在文学中引用,如《水浒传》第八三回:「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除比喻义外,「佛面上刮金」,亦有史实。《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晋·王琰《冥祥记》载:「唐贞观二十年,征龟兹。有薛孤训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龟兹后,乃于精舍剥佛面金。」可谓穷凶极恶。(李明权)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俗语佛源】
意思是说,佛像的庄严要靠黄金来装饰(俗称装金),人的模样则要靠衣饰打扮。明·沈自晋《望湖亭传奇》第十出:「虽然如此,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打扮也是极要紧的。」亦作「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如《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回:「起初入宫,因家况艰难,只置了几件布衣粗服,至此蒙恩受赏,把衣饰尽行换掉,越显得玉质金相。俗语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确是阅历有得的话头。」又作「花须叶衬,佛要金装」。意义相似。如清·李玉《人兽关》第二五折:「打扮真宫样,自古道:花须叶衬,佛要金装。」(参见「丈六金身」条)(李明权)
意思是说,佛像的庄严要靠黄金来装饰(俗称装金),人的模样则要靠衣饰打扮。明·沈自晋《望湖亭传奇》第十出:「虽然如此,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打扮也是极要紧的。」亦作「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如《慈禧太后演义》第四回:「起初入宫,因家况艰难,只置了几件布衣粗服,至此蒙恩受赏,把衣饰尽行换掉,越显得玉质金相。俗语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确是阅历有得的话头。」又作「花须叶衬,佛要金装」。意义相似。如清·李玉《人兽关》第二五折:「打扮真宫样,自古道:花须叶衬,佛要金装。」(参见「丈六金身」条)(李明权)
佛眼相看
【俗语佛源】
佛眼为佛经中说的「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了诸法实相,名为佛眼。在这里特指慈善的眼光,谓以善意相对待,不加伤害。《水浒传》第十四回:「是会的将来还我,佛眼相看。你若不还,我叫你目前流血。」元曲《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常正)
佛眼为佛经中说的「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了诸法实相,名为佛眼。在这里特指慈善的眼光,谓以善意相对待,不加伤害。《水浒传》第十四回:「是会的将来还我,佛眼相看。你若不还,我叫你目前流血。」元曲《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常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俗语佛源】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證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李明权)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證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李明权)
泥多佛大
【俗语佛源】
原为禅宗之语,见《景德传灯录·昙华禅师》:「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俗语用泥多佛大比喻用力多、附益众,则造就也大。如宋·王安石《重游草堂次韵》诗云:「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宋代李璧注:「泥多佛大,俚语。」(李明权)
原为禅宗之语,见《景德传灯录·昙华禅师》:「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俗语用泥多佛大比喻用力多、附益众,则造就也大。如宋·王安石《重游草堂次韵》诗云:「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宋代李璧注:「泥多佛大,俚语。」(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