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佚文
散失的文辞或篇什。 汉 王充 论衡《佚文篇》。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大抵术数之学,述自口説,笔削尤多,古意佚文,得其髣髴而已。”《中国小说史稿》第三章第三节:“这些书在当时颇为流行,现在大都已失传,佚文散见于古籍,经 鲁迅 先生辑录编入《古小说钩沉》中。”
《國語辭典》:阙文(闕文)  拼音:quē wén
1.空缺亡佚的文字。《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2.文章、字句脱落的情形。如:「对这部古籍,虽然蒐集了各个版本,但仍多阙文,无法窥得全貌。」
《漢語大詞典》:竹箭
(1).即篠。细竹。管子·小匡:“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餘於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 唐 高适 《宋中送族侄式颜》诗:“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 清 唐孙华 《读〈中州集〉周迂斋著诗意犹未尽戏赋十四韵》:“森束牙筹狭,分裁竹箭纤。”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只要站在大门口,也总有什么新鲜的物事看:今天来一车竹箭,明天来一批松板……拉向皇城那面去。”
(2).竹制的利箭。慎子佚文:“ 河 之下 龙门 ,其流驶如竹箭,駟马追弗能及。”后因以“竹箭”喻河流迅疾。 唐 刘禹锡 《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诗:“关头古塞 桃林 静,城下长河竹箭迴。” 清 赵翼 《清江浦送费制府入为大司马》诗:“竹箭河流循轨稳, 萑苻 兵扫伏隍空。”
《國語辭典》:晦昧  拼音:huì mèi
1.天色阴沉、昏暗。南朝梁。吴均〈送柳吴兴竹亭集〉诗:「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2.隐晦不明、模糊不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四。滦阳续录六》:「庙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画工以墨钩勒,遂似削圆方竹。」
3.愚昧无知。《北齐书。卷三。文襄帝纪》:「彼当嗤仆之过迷,此亦笑君之晦昧。」
《漢語大詞典》:稚节(稚節)
少壮时节。 晋 陆机 《桑赋》佚文:“舋稚节以夙茂,蒙劲风而后凋。”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开芳及稚节,含采吝惊春。” 张铣 注:“夫人开布芳华之德,宜在幼稚之年。”
《漢語大詞典》:校辑(校輯)
校录辑补。即对一书或一文的不同版本及散失于各书的佚文进行考释、整理、编辑。
《漢語大詞典》:盗税(盜税)
逃避纳税。宋史·司马池传:“ 越州 通判载私物盗税。”按,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盗,逃也。言其昼伏夜奔,逃避人也。”
《漢語大詞典》:古小说钩沈
古小说佚文集。鲁迅校辑。共辑录先秦至隋代古小说三十六种。收罗宏富,且加以校勘,为研究唐代以前小说的重要参考书。编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第八卷。
《漢語大詞典》:辑本(輯本)
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 清 谭嗣同 《〈史例〉自叙》:“輒研校四库辑本,罗列 杜氏 所释,辅以 陆氏 春秋集传纂例、 刘氏 春秋传説例。”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 六朝 小说他据《汉魏丛书》,我据别本及自己的辑本,这工夫曾经费去两年多,稿本有十册在这里。”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但这部书大部分都散佚了,现在只有一个辑本,还保留着一小部分。”
《漢語大詞典》:缞帻(縗幘)
丧服。粗麻布制的头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佚文:“ 陆云 好笑,尝著縗幘上船,因水中自见其影,便大笑不能已,几落水中。”
《漢語大詞典》:片文只事(片文隻事)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宋书·志序:“ 司马迁 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於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隻事,鸿纤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