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独唱何须和

相关人物
宋玉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对问·对楚王问〉~999~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鴳,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崙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苏轼诗集》卷四〈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馈〉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富人事华靡,䌽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國語辭典》:何须(何須)  拼音:hé xū
为什么一定要。反诘语气,表示没有必要。《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安》:「谢安从容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宋。贺铸〈临江仙。暂假临淮东道主〉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分類:何须何必
《分类字锦》:何须复尔(何须复尔)
世说王丞相过江自说昔在洛水边数与裴成公阮千里诸贤共谈道羊曼曰人久以此许卿何须复尔王曰亦不言我须此但欲尔时不可得耳
分类:通用
《漢語大詞典》:底须(底須)
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分類:何须何必
《國語辭典》:何消  拼音:hé xiāo
哪里需要。反问语气,表示用不著。《水浒传》第二四回:「西门庆笑将起来,去身边摸出一两来银子递与王婆说道:『乾娘,权收了做茶钱。』婆子笑道:『何消得许多?』」《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小姐何消行此大礼?有话请起来说。」
《漢語大詞典》:何劳(何勞)
犹言何须烦劳,用不着。《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赵云 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收拾残经别法王,袈裟脱去换霓裳。初来不为求超脱,临去何劳懺罪殃。”
承受烦劳。《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举何劳餧饲浓。” 蒋礼鸿 通释:“何劳,同‘荷劳’,承荷烦劳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何烦(何煩)
何须,何必。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俳优人:“《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
分類:何须何必
《漢語大詞典》:何庸
何用,何须。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萧嵩 为相,引 韩休 为同列。及在位,稍与 嵩 不协。 嵩 因乞骸骨。上慰 嵩 曰:‘朕未厌卿,卿何庸去?’”新唐书·李景让传:“ 景让 自右散骑常侍出为 浙西 观察使,母问行日, 景让 率然对:‘有日。’ 郑 曰:‘如是,吾方有事,未及行。’盖怒其不尝告也。且曰:‘已贵,何庸母行?’ 景让 重请罪,乃赦。”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劳生谅何庸,顾为形所累。”
分類:何须
《漢語大詞典》:翻手云覆手雨(飜手雲覆手雨)
语出 唐 杜甫 《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后因以“飜手云覆手雨”比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二折:“他飜手云覆手雨,没定止性儿难据。”亦省作“ 飜手雨 ”。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世事忽惊飜手雨,马蹄又踏化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