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身远心近(身遠心近)  拼音:shēn yuǎn xīn jìn
形体虽相隔遥远,心灵却相系相亲。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也作「身遥心迩」。
《國語辭典》:生存竞争(生存競爭)  拼音:shēng cún jìng zhēng
同种或异种间的生物,为了维持本身的生命而互相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称为「生存竞争」。
《漢語大詞典》:链轮
带嵌齿式扣链齿的轮子,用以与节链环或缆索上节距准确的块体相啮合
一种实心或带辐条的齿轮,与(滚子)链啮合以传递运动
体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实质为体,依于实质而外现差别之支分为相,体者一也,相者非一也,体者绝待也,相者相待也,体者无限也,相者有限也。(参见:体)
【佛学常见辞汇】
体与相。实质为体;差别为相。
【三藏法数】
体即体质。谓如火以热为质相等,是名体相。
体相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之三大也。真如为体,真如体内智慧慈悲等无量之功德为相,此体相不固定,应于缘而活动为用。(参见:三大)
【佛学常见辞汇】
即起信论所说之三大。(参见:三大)
三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以众生心为大乘之法体,名之为大乘之义理,分为三种之大义与二种之乘义:一、体大,众生心之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毕竟常恒也。二、相大,众生心之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也。三、用大,众生心之体性,具足一切功德,内潜源底而薰妄心,外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依此内外之二用,使人初修世间之善而得世间之善果,后修出世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也。即第一为真如之体性,第二为真如之德相,第三为真如之作用也。大者周遍法界之义。起信论曰:「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出世间世间善因果故。」密教以地等六大为体,大等四种曼荼罗为相,身等三密为用。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别(参见:三大)
【佛学常见辞汇】
体大、相大、用大。体大是一切众生心的体性,真如平等,无生无灭,不增不减,毕竟常在;相大是一切众生心的自性,具足大智大悲常乐我净等一切功德;用大是一切众生心的体性,具足一切的功德,内可自我观照,薰陶妄心,外可显现报化二身,教化众生。此三大中之体大是真如的体性,相大是真如的德相,用大是真如的作用,大是周遍于一切法界的意思。
【佛学次第统编】
大乘之人所信理上有三,所信事上亦有三,即是三大:
一、体大 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
二、相大 相即德相,谓真如体上,具足无量恒沙胜妙功德,一一功德称体显露,故名相大。
三、用大 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体大〕,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体性平等者,谓凡圣染净之法,皆依真如之体,其性无有高下也。)
〔二、相大〕,相即德相,谓真如体上,具足无量恒沙胜妙功德,一一功德,称体显露,故名相大。
〔三、用大〕,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世间,人、天也。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也。)
五果体相
【佛学次第统编】
五果者:
一、异熟 异熟何也?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若法异熟,从异熟起,无间断遍,名为异熟及异熟生,谓第八识从自前念及种起故。若法异熟从异熟起,有间不遍,名异熟生,不名异熟,谓前六识之为业所感者。若非异熟,有间不遍,虽异熟起,不名异熟及异熟生,谓馀善等三性诸法。问:何故名异熟果耶?答:异熟是果之名,异熟即果,持业得名。问:何故名果以为异熟耶?答:因是善恶,异果无记,是故名因曰异。异所熟果,名为异熟,依主得名。或名果曰异,果是无记,异因善恶,异即是熟,持业得名矣。若但言异熟,即六识中报,非真异熟摄,若言异熟生,亦摄别报。
二、等流 谓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业后果随转。其随先业而似转者,实增上果,非同性果。相似之义,假名等流,此果即通有漏无漏。
三、离系 谓无漏道断障所證善恶为法。
四、士用 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如夫农作商贾事主书画算数占卜等事。由此成办诸稼穑等财利等果,名士用果。
五、增上果 谓除前四馀所得果宽通有漏无漏等。
异体相入义
【三藏法数】
异体相入者,谓诸法异体,递相涉入也。盖诸法力用,递相依持,方成缘起。如一持多,则多入一内;如多持一,则一入多内也。
异体相即义
【三藏法数】
异体相即者,谓诸法异体,更互相望,全体形夺也。然具有体无体,方成缘起。若一缘有体,能起诸缘,即是一缘;若一缘无体,所起之缘,即是诸缘。一缘有体无体既尔,诸缘有体无体亦然。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是也。(全体形夺者,谓有无之体,更互形比与夺也。一缘者,即一法之因缘也。)
同体相入义
【三藏法数】
同体相入者,谓一缘多缘无别体,故名为同体。若一缘有力,则能持多一,若多一无力,则依彼一缘。是故一能摄多,多便入一;多能摄一,一便入多也。
同体相即义
【三藏法数】
同体相即者,谓本一多一同是一体,故相即也。盖本一有体,能作多一;多一无体,由本一成多一,即本一也。故本一有体,则多一无体,多一有体,则本一无体也。(本一者,谓多数中随其所用之一即为本也。)
体相清净
【三藏法数】
菩萨修远离行,体相无染,清净化生,非假父母遗体不净所生;如月天子,胜业感果,体相清净,洁白无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