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型 → 坓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斑颈鸠(斑颈鸠)  拼音:bān jǐng jiū
动物名。鸟纲鸽形目。体型在鸠类中为较小者。颌色淡,头为顶灰色,嘴呈暗褐色,脚呈紫红色,后颈部分有紫色的斑纹。
《国语辞典》:草履虫(草履虫)  拼音:cǎo lǚ chóng
动物名。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类。体型扁平,长椭圆形,类似草鞋底,身体周围有纤毛,为运动器官。以细菌、水藻为食,多生长于淡水污物内,用显微镜方可看到。
《国语辞典》:水鹿  拼音:shuǐ lù
动物名。哺乳类鹿科,草食性动物。体型庞大,耳长,尾短,全身为深棕色,臀部为灰白色。雄性头有角,角可入药。分布于非洲东南部、印度、缅甸等地。
《国语辞典》:整型  拼音:zhěng xíng
修整容貌体型,使之正常或美观。如:「整型手术」、「整型外科」。也作「整形」。
《国语辞典》:吉娃娃  拼音:jí wá wa
一种狗的品种。体型小,个性与其他品种的狗不合,主供玩赏而不适于看家。
《国语辞典》:大羚羊  拼音:dà líng yáng
动物名。牛科的哺乳动物。体型大,肌肉结实,颈下肉垂发达。雌雄皆有角。群居于东、南非洲的热带草原,以树叶为主食。性温和,肉与乳皆佳。动作敏捷轻快,跳跃力极强。
《国语辞典》:大丹狗  拼音:dà dān gǒu
动物名。体型大,覆短毛,颜色有白底黑斑,及褐底深蓝纹多种。加以训练后,用以从事表演工作。
《国语辞典》:灰鲸(灰鲸)  拼音:huī jīng
动物名。哺乳纲鲸目灰鲸科。体型细长,最长可达十五公尺左右。全身呈黑色或灰色,有白色斑点和黄色短须。喜于近海生活,多产于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域。
《国语辞典》:橿鸟(橿鸟)  拼音:jiāng niǎo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鸦科。体型小于乌鸦,全身深紫色,羽毛为黑、白、蓝等颜色混杂,翅膀上有蓝色斑点。常见的橿鸟分布于欧亚大陆,台湾山区亦可见到。
《国语辞典》:褐藻  拼音:hé zǎo
属植物界,大部分为海生的藻类,为藻类中体型最大且大小最悬殊之一群,藻体最简单者为分枝之丝状体,最大者如昆布,其叶状体可长达数十公尺,多生于温带及较冷之海水中,基部著生于岩石上。除叶绿素外,并含有藻褐素、碘质及胡萝卜素,光合产物为昆布多糖,故常呈茶褐色。如海带、裙带菜等。
《国语辞典》:迷你猪(迷你猪)  拼音:mí nǐ zhū
以育种方法刻意将小型猪的体型缩得更小。如一般一岁猪体重约一百五十公斤,迷你猪约三分之一,可作实验动物或宠物。
《国语辞典》:无翼鸟(无翼鸟)  拼音:wú yì niǎo
动物名。鸟纲无翼鸟目。体型大小如鸡,嘴巴尖长,翅膀退化,羽翼丰厚,呈深褐色及灰色。昼伏夜出,以昆虫类为食,产于纽西兰,为世界上稀有的鸟类之一。
《国语辞典》:雁鸭科(雁鸭科)  拼音:yàn yā kē
属于鸟纲雁鸭目的一科。为会飞行的鸟类中体型最大者。均会游泳,约有一百四十五种。如鸭、雁、鹄。
《国语辞典》:台湾犬(台湾犬)  拼音:tái wān quǎn
台湾土产的狗种。体型不大,警觉犀利。以忠心、强悍的特性著名于世。
《漢語大詞典》:辐射对称
较原始而低级的生物体型。生物通过主轴可形成许多对称面。如水母等腔肠动物,是对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