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佑 → 祐佑”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张祐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486 【介绍】: 北魏安定石唐人,字安福。父于太武帝末坐事诛。祐受腐刑入禁中。积劳任中给事。冯太后临朝,中官用事,祐供承合旨,得宠幸。迁尚书,封陇东公。祐为人恭密,出入机禁二十余年未尝有过。太后嘉其忠诚,为造甲第。累迁尚书仆射,进爵新平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9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子集,小名次奴。本名禧,孝文帝赐名祐。高允从祖弟。博涉书史,好文字杂说,为人豪放,不拘小节。孝文帝初拜秘书令,与李彪同奏修国史。出为西兖州刺史,镇滑台。在州所属各县设庠序以教,令乡里设碓井,以供行客,又设置五五相保连坐法。转宋王刘昶傅,拜光禄大夫,昶卒后征拜宗正卿,而祐留连彭城,久而不赴,诏免卿任,还复光禄。
全后魏文·卷二十九
佑字子集,小名次奴,允从祖弟,本名禧。以与咸阳王同名,孝文改之。初为中书学生,转博士、侍郎。文成末赐爵建康子,孝文初拜秘书令,加给事中、冀州大中正。出为持节、辅国将军、西兖州刺史,假东光侯,镇滑台。转宋王刘昶傅。拜光禄大夫,徵为宗正卿。以久不赴,任免。还复光禄。太和二十三年卒,谥曰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471 【介绍】: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文帝第十三子。封山阳王。宋明帝即位,改封晋平王、荆州刺史。素无才能,好财色,州中百姓不复堪命。明帝恐其难制,欲方便除之,留之都中。泰始七年,明帝猎于岩山,命休祐射一雉,趁时遣诸壮士杀之。
全宋文·卷十四
休祐,文帝第十三子,孝建三年封山阳王,大明中为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迁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入为秘书监,领右军将军,迁侍中。又迁左中郎将都官尚书,又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出为右将军豫州刺史。景和初进号镇西大将军,仍迁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定乱,以为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历江州、南豫州、豫州刺史,复徙荆州刺史。泰始四年改封晋平王,寻征为南徐州刺史,加侍中。七年,遣寿寂之等拉杀之,追赠司空,谥曰刺王,寻追免为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518 【介绍】: 南朝梁僧。彭城下邳人,俗姓俞。少出家,受业于法颖。精律部,每讲律,听众常七八百人。梁武帝时居钟山定林寺。所撰《出三藏记集》,一称《僧祐录》,记载东汉至梁所译经、律、论等目录、序记及译经人传记,为我国现存最早佛教经录。又编《弘明集》,辑录东汉至梁一百位学者有关佛教论著。
全梁文·卷七十一
僧祐俗姓俞,其先彭城人,世民建业。宋时出家上定光寺,齐梁间见重宫省。天监中终建初寺。(案《梁书·刘协传》协早孤,依沙门僧祐居十馀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志》,经藏协所定也,如传此言,僧祐诸记序,或杂有协作,无从分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俞氏。其先彭城下邳人。徙居建邺。祐儿时偶入建初寺。留僧范道人处。父母呼之。不肯归。年十四欲娶。乃避去。依法达薙落于定林寺。既禀具。从法颖究毗尼。造诣迈先哲。每讲演。听众常千计。齐竟陵文宣王梁临川王宏南平王伟仪同袁昂永康公主丁贵嫔。黑白门徒。万一千馀人。所获信施。悉以脩治塔寺。完整经像。故光宅摄山大像。郯县石佛皆其经始。今上深加礼。遇凡僧事硕疑。必就审决。晚年足疾。诏听乘舆入内。为六宫授戒。天监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没。寿七十四。撰三藏记法苑记世界记释迦谱弘明集行于世。
高僧传·卷第十一 明律
释僧祐。本姓俞氏。其先彭城下邳人。父世居于建业。祐年数岁入建初寺礼拜。因踊跃乐道不肯还家。父母怜其志且许入道。师事僧范道人。年十四家人密为访婚。祐知而避。至定林投法达法师。达亦戒德精严为法门梁栋。祐师奉竭诚。及年满具戒执操坚明。初受业于沙门法颖。颖既一时名匠为律学所宗。祐乃竭思钻求无懈昏晓。遂大精律部有励先哲。齐竟陵文宣王每请讲律。听众常七八百人。永明中敕入吴试简五众。并宣讲十诵。更申受戒之法。凡获信施悉以治定林建初。及修缮诸寺。并建无遮大集舍身齐等。及造立经藏搜校卷轴。使夫寺庙开广法言无坠。咸其力也。祐为性巧思能目准心计。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故光宅摄山大像剡县石佛等。并请祐经始准画仪则。今上深相礼遇。凡僧事硕疑皆敕就审决。年衰脚疾。敕听乘舆入内殿。为六宫受戒。其见重如此。开善智藏法音慧廓皆崇其德。素请事师礼。梁临川王宕南平王伟仪同陈郡袁昂永康定公主贵嫔丁氏。并崇其戒范尽师资之敬。凡白黑门徒一万一千馀人。以天监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卒于建初寺。春秋七十有四。因窆于开善路西定林之旧墓也。弟子正度立碑颂德。东莞刘协制文。初祐集经藏既成。使人抄撰要事。为三藏记。法苑记。世界记。释迦谱及弘明集等。皆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胤宗。王远子。精《老》《庄》,工草隶,善鼓琴。负气独立,不交当世。齐武帝数阅武,僧祐献《讲武赋》,王俭借观不与。竟陵王萧子良闻其工琴,于座取琴进之,不从命。齐武帝永明末,为太子中舍人,官至黄门郎。
王祐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全齐文·卷二十四
祐,永明初太学博士。
梁祐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北地人。好学,便弓马,随裴叔业征伐,被创数十。宣武帝景明初赐爵山桑子。出为北地太守,在官有治声。官终京兆内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山钜平人,字灵祐。好刑名,为司空令、辅国长史,累为假节龙骧将军、益州刺史。袭爵钜平子。以侵盗公资、私营居宅、掠人为奴婢等事,屡被劾免。宣武帝延昌间,高肇用为光禄大夫,假平南将军,领步骑三万攻蜀。祉有不惮强御之名,然好深文,所经之处,人号“天狗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太原晋阳人,字季祐。少孤贫,涉猎经史,工尺牍文章。孝文帝初,举秀才,拜中书博士。宣武帝时,累至吏部尚书,铨选多量才称职。官至使持节、征西将军、雍州刺史,以忤领军于忠,被杀,年六十七。
全后魏文·卷三十七
祚字季佑,太原晋阳人,魏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孝文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兼给事黄门侍郎。寻正黄门,赐爵东光子,迁散骑常侍兼侍中,拜尚书,进爵为伯。宣武即位,兼吏部尚书,除并州大中正。寻正吏部。出为使持节、镇北将军、瀛州刺史。转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入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迁尚书右仆射,领太子少师,加散骑常侍。迁左仆射,出为征西将军、雍州刺史。延昌四年八月,为于忠矫诏所杀。正光中,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谥曰文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会稽山阴人。孔道徽父。有至行,隐于四明山。太守王僧虔称其为古之遗德,请为主簿,不就。
韦祐 朝代:西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 【介绍】: 西魏京兆山北人,字法保,少以字行。好游侠。初拜员外散骑侍郎。孝武帝西迁,祐追随之。封固安县男,历东洛州刺史。西魏文帝大统四年,除河南尹,九年,拜车骑大将军,镇九曲城。十五年,进爵为公。祐每战身先士卒,故战必被伤。后与东魏战,阵亡。谥庄。
卢文翼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范阳涿人,字仲祐。卢度世孙。年少时性浮躁,晚颇改节。尝任员外郎,后归乡里。孝庄帝永安中为都督,守范阳三城拒韩娄,有功,赐爵范阳子。孝武帝永熙中除右将军。不得意,栖迟乡井以终。
胡僧祐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2—554 【介绍】: 南朝梁南阳冠军人,字愿果。勇决有武干。初仕魏至银青光禄大夫。梁武帝大通二年归梁。戍项城,城陷,复没于魏。中大通元年,又归梁,除南天水、天门二郡太守,有善政。谏梁元帝忤旨下狱。侯景叛,围王僧辩,元帝释僧祐,令赴援,大败景军。元帝承圣三年,西魏攻江陵,以僧祐都督城东城北诸军事,力战中流矢卒。
修灵祐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庐陵人。修景智宗人。景智引萧颖孚至庐陵,与灵祐聚众数百,屯药山湖。后随颖孚率众进据西昌。齐东昏侯遣安西太守刘希祖自南江入湘拒之。颖孚等奔长沙。
房延祐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清河绎幕人。房景先子。东魏孝静帝武定末任太子家令。入北齐,任通直常侍。后参与修撰《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