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佑 → 祐佑”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僧祐  拼音:sēng yòu
人名。(西元445~518)南朝梁高僧,俗姓俞。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十四岁于定林寺出家。后从法颖学律,故大精律部。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每请他讲律,听者常七、八百人。除了弘扬律学外,并开收集佛教文献的先河。为佛教史学家。编著出《三藏记集》十五卷、《释迦谱》五卷、《弘明集》十五卷等。
《漢語大詞典》:护佑(護祐)
亦作“ 护祐 ”。 护卫保佑。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恩泽》:“仰荷神恩,永垂护佑。”红楼梦第一二○回:“我心里便有些诧异,只道 宝玉 果真有造化,高僧仙道来护佑他的。” 曹亚伯 《黄克强长沙革命之失败》:“予服洋装,不便亲送,惟在宁乡中学操场默祷上帝,求上帝护佑 克强 平安出城。” 郑振铎 《桂公塘》十一:“一行人都觉得灵魂儿已经飘飘荡荡的飞在天空,身无所主,只有默祷着天神的护祐。”
《韵府拾遗 宥韵》:斯祐
陆云祖考颂有族斯祐念功在兹
《高级汉语词典》:拥祐
拥右,拥佑。拥戴帮助;保佑
《漢語大詞典》:荫佑(蔭佑)
庇护。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三:“不错,感谢祖宗的荫佑,他们不再像父亲了,也不能再像父亲了。”《花城》1981年第3期:“各种灌木、藤蔓、草、苔和蕨,便借得荫佑,靠大树庇护,免受风摧霜打,得以安然成长。”
分類:庇护
《高级汉语词典》:祐命
佑助授命
《國語辭典》:嘉祐  拼音:jiā yòu
宋仁宗的年号(西元1056~1063)。
《漢語大詞典》:佑福(祐福)
赐福。史记·孝武本纪:“神灵之休,祐福兆祥。”汉书·韦玄成传:“皇帝至孝肃慎,宜蒙祐福。”
分類:赐福
《国语辞典》:默祐  拼音:mò yòu
神灵暗中保祐。如:「临别之际,期望你得到默祐,并祝你一路顺风。」也作「默佑」。
《漢語大詞典》:休佑(休祐)
旧时对天、神等祐助的美称。 汉 班固 《西都赋》:“礼上下而接山川,究休祐之所用。”《宋书·武帝纪中》:“於戏!王其允执其中,敬遵典训,副率土之嘉愿,恢洪业於无穷,时膺休祐,以答三灵之眷望。”
《漢語大詞典》:赞佑(贊佑)
帮助保祐。 前蜀 杜光庭 《罗天醮众神词》:“伏以人为神主,神依人以变通。神福於人,人资神而讚祐。”
赞成支持。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有 崔昌 者采 勃 旧説,上《五行应运历》,请承 周 汉 ,废 周 隋 为闰,右相 李林甫 亦赞佑之。”
《漢語大詞典》:佑护(祐護)
保佑,庇护。 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一折:“ 武王 伐 紂 功劳大,一来是神天佑护,一来是天地裁排。” 艾芜 《石青嫂子》:“让她老人家的阴灵永远守在近边,佑护这个兴旺的家庭。”
保佑护持。元朝秘史卷十一:“但我初意本不征他,若天祐护, 回回 处回来时,却去征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不量:“既云‘不良’,何反祐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 盛 稽首请示仙号。笑曰:‘适即所谓觔斗云也。’ 盛 恍然,悟为大圣,又求祐护。”
《漢語大詞典》:薄佑(薄祐)
缺少神明的佑助。犹不幸。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薄祐不天,早离大忧。”《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既以薄祐,早离顾復,属遭大忧,悲怀感伤。”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 如来 再叹,愍其薄祐。”
《国语辞典》:嘉祐集  拼音:jiā yòu jí
书名。宋代苏洵所撰的文集,十六卷,附录二卷。
《骈字类编》:大佑
汉书王莽传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绪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天下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