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不住戒
【三藏法数】
谓菩萨受持戒时,不求于彼欲界、色界、无色界受生而住也。
安住正行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安住仪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安住佛境
【三藏法数】
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
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般若,安住忍力,度诸众生;然以空慧照之,而终不起众生得度之想,是为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
修禅而无所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般若,虽在禅定,然以空慧照之,而于一切诸禅功德,不生味著,是为修禅而无所住。
安住正路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而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
安住律仪
【三藏法数】
谓众生若能摄身口意业,安住净戒,则于杀盗淫妄等诸律仪,悉无毁犯,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慈心
【三藏法数】
谓众生若能安住平等慈爱之心,则于一切有情,悉与其乐,不加恼害,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悲心
【三藏法数】
谓众生若能安住平等悲悯之心,则于一切有情,见其受苦,普为救拔,令其安隐,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喜心
【三藏法数】
谓众生若能安住欢喜之心,见诸有情,离苦得乐,了无憎嫉之意,此为有依行也。
安住舍心
【三藏法数】
谓众生若能安住舍离之心,则于一切有情,冤亲平等,无憎无爱,此为有依行也。
令住净处
【三藏法数】
谓如来无畏说法,专为开示一切众生,令知诸佛所行清净境界。犹师子震吼,而自振其尾,令所住之处,除去尘垢而得清净也。
住阿兰若处
【三藏法数】
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无上道,是为头陀行也。
住正戒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