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九泽(九澤)
(1).九州的湖泊。《书·禹贡》:“九川涤源,九泽既陂。” 孔颖达 疏:“九泽,九州之泽。”
(2).特指北方的湖泊。《淮南子·时则训》:“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 高诱 注:“九泽,北方之泽。夏,大也。晦,暝也。”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泽、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 扬州 : 具区 ; 荆州 : 云梦 ; 豫州 : 圃田 ; 青州 : 望诸 ; 袞州 : 犬野 ; 雍州 : 弦蒲 ; 幽州 : 貕养 ; 翼州 : 杨纡 ; 并州 : 昭馀祁 。
(4).泛称深渊湖泊。 晋 王齐之 《萨陀波仑赞》:“龙潜九泽,文明未接。” 宋 曾巩 《一鹗》诗:“势疑空山竭九泽,杀气已应太白高。”
(2).特指北方的湖泊。《淮南子·时则训》:“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 高诱 注:“九泽,北方之泽。夏,大也。晦,暝也。”
(3).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泽、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 扬州 : 具区 ; 荆州 : 云梦 ; 豫州 : 圃田 ; 青州 : 望诸 ; 袞州 : 犬野 ; 雍州 : 弦蒲 ; 幽州 : 貕养 ; 翼州 : 杨纡 ; 并州 : 昭馀祁 。
(4).泛称深渊湖泊。 晋 王齐之 《萨陀波仑赞》:“龙潜九泽,文明未接。” 宋 曾巩 《一鹗》诗:“势疑空山竭九泽,杀气已应太白高。”
《漢語大詞典》:连步(連步)
(1).行走时,后脚迈到和前脚相齐的位置,再迈前脚向前进。《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郑玄 注:“连步,谓足相随不相过也。”
(2).接踵,前后相承。《拾遗记·周灵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孟子 云:‘千年一圣,谓之连步。’” 齐治平 校注:“此语不见今《孟子》七篇中……继踵即连步也。”
(3).犹快步。 唐 刘商 《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至,连步访緇衣。” 明王玉峰《焚香记·登程》:“ 王兄 ,且暂住马,连步忙追驥尾,好同行竝轡论交。” 清 林则徐 《舆人行》:“陵危反试腾踔力,连步不闻喘息声。”
(4).并走;同行。 南朝 梁武帝 《赠逸民诗》:“乘舆携手,连步同游。” 唐 张籍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诗:“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省署尝连步,江皋欲独耕。”
(2).接踵,前后相承。《拾遗记·周灵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孟子 云:‘千年一圣,谓之连步。’” 齐治平 校注:“此语不见今《孟子》七篇中……继踵即连步也。”
(3).犹快步。 唐 刘商 《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至,连步访緇衣。” 明王玉峰《焚香记·登程》:“ 王兄 ,且暂住马,连步忙追驥尾,好同行竝轡论交。” 清 林则徐 《舆人行》:“陵危反试腾踔力,连步不闻喘息声。”
(4).并走;同行。 南朝 梁武帝 《赠逸民诗》:“乘舆携手,连步同游。” 唐 张籍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诗:“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省署尝连步,江皋欲独耕。”
《漢語大詞典》:错立(錯立)
移动位置,离开本位。 唐 杨炯 《盂兰盆赋》:“无族谈,无错立。”参见“ 错立族谈 ”。
参差错落地耸立、站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山门当两峯间,乱石层叠错立。”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羣峰错立。”《天雨花》第十三回:“三个人从空落地,将前忽后,错立庭中。”
参差错落地耸立、站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山门当两峯间,乱石层叠错立。” 清 戴名世 《芝石记》:“羣峰错立。”《天雨花》第十三回:“三个人从空落地,将前忽后,错立庭中。”
《漢語大詞典》:高显(高顯)
(1).宏大显敞。《后汉书·文苑传·杜笃》:“宫室寝庙,山陵相望,高显弘丽,可思可荣。” 宋 司马光 《秀州真如院法堂记》:“ 真如 故有堂,庳狭不足以庥学者, 清辨 与同术 惠宗 治而新之,今高显矣。”
(2).宏大辉煌的建筑。《汉书·五行志上》:“ 定公 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先是, 季氏 逐 昭公 , 昭公 死于外。 定公 即位,既不能诛 季氏 ,又用其邪説,淫於女乐,而退 孔子 。天戒若曰,去高显而奢僭者。”
(3).高耸,突出。《左传·昭公十八年》“ 宋 、 衞 、 陈 、 郑 皆火。 梓慎 登 大庭氏 之库以望之” 晋 杜预 注:“ 大庭氏 ,古国名,在 鲁 城内, 鲁 於其处作库,高显,故登以望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县北有 女观山 ,厥处高显,回眺极目。”
(4).高贵显赫的位置。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援之幽穷之中,推之高显之上。”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玄宗》:“ 林甫 种种之谋,亦既愚甚矣。何至倚腹心于 胡 虏,托高显于寒微,岂不益速其祸哉!”
(2).宏大辉煌的建筑。《汉书·五行志上》:“ 定公 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先是, 季氏 逐 昭公 , 昭公 死于外。 定公 即位,既不能诛 季氏 ,又用其邪説,淫於女乐,而退 孔子 。天戒若曰,去高显而奢僭者。”
(3).高耸,突出。《左传·昭公十八年》“ 宋 、 衞 、 陈 、 郑 皆火。 梓慎 登 大庭氏 之库以望之” 晋 杜预 注:“ 大庭氏 ,古国名,在 鲁 城内, 鲁 於其处作库,高显,故登以望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县北有 女观山 ,厥处高显,回眺极目。”
(4).高贵显赫的位置。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援之幽穷之中,推之高显之上。”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玄宗》:“ 林甫 种种之谋,亦既愚甚矣。何至倚腹心于 胡 虏,托高显于寒微,岂不益速其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