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谷租(穀租)
(1).谓以谷物等产品交纳租税。汉书·贡禹传:“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屮杷土,手足胼胝,已奉穀租,又出藁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
(2). 中国 旧时对实物地租的通称。佃户以产品交纳。所纳产品各地不一,大致水田以稻谷、糙米为主,旱地以小麦、小米、高粱、玉米为主。此外也兼交副产品。谷租在旧 中国 的地租剥削中占主要地位。
《漢語大詞典》:佃仆(佃僕)
旧时官僚大姓隶属下租田耕种并供役使的佃户。诚意伯文集卷一附 明 刘仲璟 《遇恩录》:“﹝帝﹞宣諭:你家去,种田的种田,有庄佃的使佃僕,有伴儅的使伴儅。”
《國語辭典》:佃租  拼音:diàn zū
农民向地主租借土地耕种时,需交纳给地主的地租。
《漢語大詞典》:庄奴(莊奴)
对佃户的蔑称。 宋 晁补之 《视田赠八弟无斁》诗之三:“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
分類:佃户
《漢語大詞典》:客庄(客莊)
佃户居住的村庄。《中国歌谣资料·农人忙》:“打下场,要分粮,主家派人到客庄。先提头,后分粮,又要利债狠如狼。”
《漢語大詞典》:田脚
方言。 浙江 绍兴 一带佃户向田主取得的赁耕权称为“田脚”。 刘大白 《田主来》诗:“小心田主听见了,明年田脚都难保!”
《漢語大詞典》:旁户
豪门贵族的佃户。宋史·刘师道传:“ 川 陜 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如奴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旁户’,实际上是一种投靠户,世代相承,被豪民‘役使之如奴隶’。旁户除向豪民纳租外,还要承担赋税剥削。”
《漢語大詞典》:租限
旧时地主规定佃户交租的期限。旧 中国 苏州 地区一般分为三限。每限十天左右,愈后则限期愈短。规定限期内交纳,可有折让,逾期交纳,就要加罚。但限期常在农作物尚未收获之前。逾限则催头、差役常拘押佃户,拷打逼租。 清 陶煦 《租核》:“田禾至十月方登场,而租限已自九月中始,及其脱粟而糶,则限早满,无毫髮让矣!”
《国语辞典》:佃权(佃权)  拼音:diàn quán
佃户享有的权利。包括续租耕地的权利等。
《漢語大詞典》:革佃
谓佃户退除佃田。宋史·周沆传:“民避寇弃业,吏用常法,满岁则听人革佃。”
分類:佃户
《漢語大詞典》:东佃(東佃)
旧时地主与佃户的并称。 毛泽东 《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在减租斗争中应当成立农民团体,或改造农民团体。政府应当站在执行减租法令调节东佃利益的立场上。”
分類:地主佃户
《漢語大詞典》:佃东
旧时佃户称租给他土地的地主。
《漢語大詞典》:少东人(少東人)
亦称“ 少东家 ”。 旧时受聘受雇的人或佃户称主人的儿子。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如今承我老东人合少东人 安驥 的託付,託我把这弹弓送到 九公 你的宝庄。”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二场:“ 穆仁智 :‘ 老杨 ,少东家在这,这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