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50,分264页显示  上一页  255  256  257  258  259  261  262  263  26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惺伯民
曾广钧(重伯 伋庵、伋安 )
蒲殿俊(伯英 雪袁、沚庵 )
郑家珍(伯玙 雪汀 )
侯学愈( 士纶 伯文 戢庵 )
李宝嘉(伯元 南亭亭长 )
唐才常(伯平 佛尘 )
吴昌绶(伯宛、甘遁 印臣、松邻 )
徐钟恂(信伯 绍泉 )
陈柏侯(长荫 伯谦 )
桂念祖(伯华 )
梁志文(德昌 伯尹 )
张允言(伯讷、伯纳 别称 度支部 )
黄保传(申伯 )
刘先䳲(伯轩 )
惺伯民 朝代:清末近现代初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惺伯民(1865—?),四川名山县人。不详身世。有《斗酒吟》一卷。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维基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蒲殿俊(1876年6月8日—1934年10月28日),字伯英,号雪袁、沚庵,男,四川省广安县人。戏剧教育家,四川保路运动领袖。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蒲殿俊中式癸卯恩科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光绪三十年(1904年),赴京应试,创办“蜀学会”,中甲辰科进士,授法部主事,随即官费选送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日本组织“川汉铁路改进会”,鼓吹川路商办,任正干事(会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回国,在京任清政府法部主事兼宪政编查馆行走,次年任四川咨议局议长。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蜀报》,任社长。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家珍(1866~1928),字伯玙,号雪汀,清新竹县人。原籍福建南安。幼入陈世昌私塾就读,与同门张麟书等结为金兰之交。光绪二十年(1894)取中举人。乙未割台,挈眷内渡,归籍南安。设馆教学,造就颇多优秀人才。郑氏学问广博,好读近世译本,于天文、地理、历法、算术、星相、卜筮,无不穷探奥妙,尤以算术著名于当时。光绪三十四年(1908)保送专科,取录福建算术第一名。时有英国人士与其较量,家珍更胜一筹,因此名声大噪。签分盐运大使,任丰州学堂正教习兼劝学所长。大正八年(1919)返台,居新竹八载。大正十二年(1923)在新竹聚集门下,组「耕心吟社」,作品结集为《耕心吟集》。在闽时曾有《倚剑楼诗文存》,由泉州古华阁书局刊行,今未得见。返回新竹后,又著有《雪蕉山馆诗草》。昭和三年(1928)病逝南安祖厝,年六十三。逝后遗稿无存,越四载,门人曾秋涛、许炯轩收拾残丛,拟付梓,惜未梓行。民国七十二年,门人郑?珠始出所藏稿,并得庄幼岳、周植夫、黄锭明之编订,由门人林丽生斥资,委由中华民国传统诗学会为之排印出版,名曰《雪蕉山馆诗集》,多返台后之作。其后龙文出版社将其收入「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为现今最为通行版本。〖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730至731。 〗今即据此为底本,并参照《台湾日日新报》、《诗报》、曾笑云编《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口安喜编《东阁倡和集》等报刊诗集编校。(江宝钗撰)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侯学愈(1867-1934),原名士纶,字伯文,号戢庵,无锡人。举孝廉不第,授课乡里。博收乡贤著作,积三万多卷,刊印《梁溪诗文正、续钞》等十种。长古文辞,工声韵。有《环溪草堂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7—1906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伯元,号南亭亭长。擅诗赋,工篆刻。邑诸生,多次参加乡试不第。光绪中叶后居上海,先后办《指南报》、《游戏报》、《绣像小说》等报刊杂志,并自撰小说刊于报端。其中《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等刻划宦途恶习,揭示民间陋俗,用以讽世,影响甚大。系晚清谴责小说代表作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7—1900 【介绍】: 清湖南浏阳人,字伯平,号佛尘。光绪间贡生。与谭嗣同办时务学堂、《湘学报》,宣传维新。戊戌政变后,去日本、南洋集资。回沪后创“自立会”,联络会党。旋于汉口谋发动自立军起义,事泄被捕就义。有《唐才常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吴昌绶,字伯宛,一字甘遁,号印臣,晚号松邻,仁和人。光绪丁酉举人,内阁中书。有《松邻遗集》。
清代诗文集汇编
1867-?,字伯宛,一字印臣。印丞,号甘遁,晚号松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吴焯后裔。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官内阁中书。进入民国后,任北洋政府司法部秘书。以藏书、刻书著称。藏书处曰“双照楼”,有《双照楼影刊宋元明清词》、《吴郡通典备稿》、《松邻遗集》。
徐钟恂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徐钟恂,字信伯,号绍泉,江苏山阳人。清末翰林。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一名,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东京留学。宣统三年(1911年)秋,掌清江法院。一年后归田养母。因植花满庭,故晚号“花隐”。工诗词,有《花隐诗存》、《花隐词剩》传世。
陈柏侯 朝代:清至民国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柏侯(1868年11月27日—1924年),字长荫,号伯谦,福建省闽县人,清朝至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光绪十五年己丑恩科福建乡试举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中式进士,以知县用,曾历任始兴县知县,广东新会县知县,任内恰值梁启超逃亡,不与其家人为难,暗中保护,署理南海县知县,光绪三十三年在电白县知县任内被革职 ,宣统二年开复原官,花翎升用知府。入民国后曾任福建东路道道署内务科长。民国十三年病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69-1915.3.5,一名赤,字伯华,江西德化人。同治八年(1869)生,与夏敬观同师皮锡瑞,经词章,根柢深厚。光绪丁酉(1897)上副举。以甲午(1894)受刺激,戊戌(1898)从康、梁变政,主沪萃报馆。梁启超离湖南,举念祖代时务学堂讲席。未行而难作,念祖匿于乡,旋趣金陵,依杨文会学佛。嗣后留学日本十余年,以民国四年(1915)三月五日客死。临终,自撰挽联云:“无限惭惶,试回思囊日壮心,只余一恸。有何建白?惟收拾此番残局,准备重来。”(参考《忍古楼词话》及欧阳渐撰:《桂伯华行述》。)
梁志文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梁志文(1869年—?),字德昌,号伯尹,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中举;光绪二十年,登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宣统二年,任吏部主事。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允言(1869年—1926年),字伯讷(一作伯纳),幼名荣,直隶省遵化直隶州丰润县人,曾担任大清银行总监督。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23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光绪26年,八国联军佔领北京,慈禧太后逃到山西,张允言这个户部小官追随慈禧到西安避难。一年后,李鸿章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后,圣驾回銮。回京后的两年,张允言获升为户部郎中,类似现在的财政部长,官秩正五品。光绪29年,慈禧下旨,命令外务部左侍郎载振与户部右侍郎那桐,选带户部两名司员,组成代表团,赴日本大阪参观第五届劝业博览会,考察日本的银行、金镑及印花税等情况。在日本参观访问期间,那桐与张允言、瑞丰参观了日本与三井等多家银行,并访问大藏省,张允言更与瑞丰同日本银行家进行座谈,收集有关书刊及文件,了解近代银行的规章制度与经营管理模式。回国后,张允言著手创建户部造币总厂,同时兼任财政处兼职提调,官职有提举调度的意思,是经济管理机构的高级官员。两年后,清廷为了整理币制,成立大清户部银行,以负责铸造货币及代理国库等特殊业务,军机大臣鹿传霖举荐张允言出任总办,成为第一任国家行长,拟定了试办户部银行章程32款。到了光绪32年,清廷因推行新政,户部改称度支部,户部银行因而改名为大清银行。为了培养金融人才,后来更成立大清银行学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是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美国经香港回国抵达上海;29日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此时除上海分行尚在支撑门面,大清银行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均已歇业。两天后,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由吴鼎昌、叶揆初、宋汉章等发起成立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请求将大清银行改组。孙中山下令将大清银行改组以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12年2月5日,在上海汉口路3号原大清银行旧址,中国银行开始营业。张允言在辛亥革命后閒居天津,到1926年病逝。
黄保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保传(1892年—?年),字申伯,广东省肇庆府高明县人,宣统二年进士。
刘先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先䳲(?年—?年),字伯轩,湖北省安陆府钟祥县人。宣统二年农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