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50,分264页显示  上一页  205  206  207  208  209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张国纪(羽仪 太康伯 )
张继孟(伯功 )
郑宗周(伯忱 意葵 )
周凤翔(仪伯 巢轩 文节、文介、文忠 )
朱廷焕(仪伯 中白 )
庄子固(宪伯 )
陈昌文(清时 伯武 )
范伯翼
高杰(英吾 翻山鹞 兴平伯 )
高孝缵(申伯 )
龚廷祥(伯兴、佩潜 )
胡时忠(伯昭 胡时亨 )
胡一魁(伯连 台斗 )
黄端伯(元公 海岸道人 )
马世耀( 巫山伯 )
张国纪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羽仪。熹宗张皇后父。天启初封太康伯,魏忠贤与客氏忌皇后,遭谋陷,放归。崇祯末以输饷进爵为侯。京师城破后被杀。
张继孟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陕西扶风人,字伯功。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为潍县知县。天启三年擢南京御史,以拒建魏忠贤生祠削籍。崇祯二年起故官,以劾王永先出为广西知府,累迁为川西道副使。后以不肯为张献忠所用,被杀。
维基
张继孟(16世纪—1644年),字伯功,陕西凤翔府扶风县人。张继孟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进士,获授山东即墨知县,转任迁南京湖广道御史、巡江御史,但未离开南京。之后他上奏筹划辽阳六件事,最后说自己「被压抑南京,遥钱神世界,公道无权。」指责。朝廷得知后谴责张继孟,赵南星请求根据他的言论,思考偏重弊病,因此明熹宗下诏让吏部挽回,于是厌恶他的人视他为东林党人;很快他以不肯兴建魏忠贤生祠被削籍归乡。崇祯初年,张继孟重起为山东道监察御史,上陈防江八要,指责吏部尚书王永光《言踵至》疏奏谬误,又弹劾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贪污,王永光非常憎恶他。张继孟外任广西的知府,当地土酋普名声乱事尚未平定,他就设计毒杀,平定广西。不就他擢任浙江盐运使,因为对视盐中官崔璘,被贬为保宁知府,再晋川西道副使。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月,张献忠攻打成都,张继孟协助龙文光守城,城破后被擒,不屈服而死。妻子贾氏同时殉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文水人,字伯忱。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为监察御史。劾首辅方从哲之奸。光宗死,累疏请正李可灼、崔文升妄投剧药之罪。与杨涟、左光斗并称忠鲠。崇祯初迁太仆寺少卿,厘辽蓟诸镇宿弊,擢兵部右侍郎,巡抚天津,辽东民之徙内地者,加意绥辑。以母丧归,不复出。
维基
郑宗周(1584年—?),字伯忱,号意葵,山西太原府文水县人,万历丁未进士,官至天津巡抚。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初任直隶钜鹿县知县,三十七年调唐山县,泰昌元年(1620年)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巡按福建,天启五年被削籍为民。崇祯元年复官,补河南道御史,二年升太仆寺少卿,提督京营,三年升正卿,四年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仪伯,号巢轩。崇祯元年进十,授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历中允谕德,为东宫讲官。召对时陈治安策,帝颇受震动。京师城破后自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仪伯,绍兴山阴人。崇祯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右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殉难。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节,定谥文介,有集。
维基
周凤翔(?—1644年),字仪伯,号巢轩,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二甲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九年(1636年)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十年(1637年)任经筵讲官,迁南京国子监司业。历官左中允、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任东宫讲官。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京师,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殉国,有帝已南迁之传言。周凤翔不知崇祯帝所在,入朝查看,见魏藻德、陈演、侯恂、宋企郊等蜂拥进殿,朝贺李自成。周凤翔在殿前大哭,从左掖门逃出,竟无人阻拦。周凤翔返回家中之后,给双亲写信道别,并在墙上题诗后自缢。诗中有“碧血九原依圣主,白头二老哭忠魂”句。此时距离崇祯帝殉国方才两日。南明追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节。清朝赐谥文忠。
朱廷焕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廷焕(?—1644年),字仪伯,号中白,山东单县人。明末官员。崇祯三年庚午科举人,七年(1634年)甲戌科二甲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九年管理京城街道,同年改管杭州抽分,十年升营缮司郎中,十一年出任庐州府知府,调大名府知府,不久,任山西兵备副使,分巡大名。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迫近京畿,朱廷焕尽力守备。三月四日,城破被俘,宁死不降,被处决。弘光朝,追赠右副都御史。《明史》有传。
庄子固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辽东人,字宪伯。年十三,杀人亡命。后从军有功,积官至参将。史可法出镇,用为副总兵,屯徐州、归德间。募壮士七百人,以“赤心报国”为号。闻扬州被围,率众驰救,欲拥可法突围,遇清兵,战死。
陈昌文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昌文(1585年—1637年),字清时,号伯武,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军盐籍,翔风古区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福建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授广西平乐府司李,治尚宽和,在粤九载,历署诸篆,人诵为九印召杜。尝曰:『治有三要,清、慎、勤耳。』崇祯四年擢南刑科给事中,士民遮道。崇祯八年(1635年)转北吏垣,疏请各郡邑立仓,令缙绅捐粟以备赈。劾尚书张凤翼防西失职状,未几于崇祯十年卒官,年五十三。墓在长兴北头山头乡。
范伯翼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清兵破南京后,偕子范光启、范光昭出资募壮丁从侯峒曾等守嘉定。城破,被俘死。光昭亦遇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末陕西米脂人,字英吾,号翻山鹞。初从李自成起义,崇祯八年,叛降洪承畴,隶贺人龙部。人龙诛,分领其众,官至总兵。南明弘光帝时封兴平伯,为江北四镇之一,驻瓜州,受史可法节制。曾欲伏兵击镇将黄得功,赖史可法调停,免于火并。后北上抗清,至归德,为叛将许定国所杀。
高孝缵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申伯。诸生。清兵入扬州,书衣衿曰:“首阳志,睢阳气,不二其心,古今一致。”入学宫自经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伯兴,一字佩潜。崇祯十六年进士。南明弘光朝任中书舍人。清兵破南京,自杀。
维基
龚廷祥(?—1645年),字伯兴,号佩潜,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人,明末政治人物。龚廷祥为马世奇门生。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弘光年间官中书舍人。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破南京,龚廷祥闻知老师马世奇殉国,在家设立祭位,哭祭恩师。五月二十三日,穿戴大明冠服,告别文庙,徒步至武定桥,叹道:“大丈夫当洁白光明,置身天壤,勿泛泛若水中凫,与波上下。”遂投秦淮河死。与马世奇、华允诚并称“锡山三忠”。
胡时忠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胡时忠(?—1645年),字伯昭,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胡时忠本名胡时亨,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获授南昌推官,释放艾南英;张普薇作乱,他制定策略斩杀乱事者百多人,流寇解散。悍宗五阎王横蛮不法,他参奏朝廷令地方安宁,又平定因饥荒而起的万年、金溪民变。崇祯十六年(1643年),土寇李肃七、李肃十假造符谶僭号,他以监军跟随巡抚林一柱征讨,用计歼灭对方首领,不用数个月就成事;又发放粮食安抚民众,清还子女,收葬枯骨,三县人民都为他立生祠。弘光年间,胡时忠改任福建道监察御史,上疏指出武臣掣肘文臣,视察浦原屯田,首先请求清言路;说:「章奏不应芜杂交错,铨除难治镇将勋臣。」又请求正纲常、收得人心;以及上陈军功、清屯、清折,都关于时政得失,号称「冲锋」。泰兴、靖江水退沙涨,人民争论不已,他出巡立碑指定分界,人民为此歌颂他。南京失陷后,他跟随金声军队;隆武帝同时召用他和邢大忠、贺登选,任命他为浙江道御史,加太仆少卿,再晋户部右侍郎,不久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胡一魁,字伯连,号台斗,广东广州府新会县荷塘镇白藤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广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吏部观政后,授漳浦县知县,六年降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江西新城人,字元公,自号海岸道人。崇祯元年进士,历宁波、杭州两府推官,以丁忧归。南明弘光时,授仪制主事。清军破南京,被执不屈死。有《瑶光阁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历宁波杭州二府推官累迁礼部郎中有瑶光阁集
维基
黄端伯(?—1645年),字元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建昌府新城县(今江西省黎川县)人,生平好佛,尝镌私印曰「海岸道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散文家、诗人,因拒降清廷而殉国。黄端伯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次年授浙江宁波府推官。那时倭寇常犯浙江沿海一带,他集思广益,提出防倭十条计策,使该地倭患大为减轻。他在宁波“布衣素食,货利不撄其心”。对初次犯法者重在教育,对贿赂者则深恶痛绝。对穷书生,只要有文才,便加意勉励,给予资助和推荐。崇祯五年(1632年),因母病故,遂回故里,三年服满,改任杭州府推官。他办事干练,广知博闻,公务之余,常邀两浙学士讲学于西湖,为当地培养人才。崇祯十年(1637年),考选北上时,又逢父丧,居家七年。耳闻目睹居住在建昌(今南城县)的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种种行为,义愤填膺,上疏朝廷,列数朱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词,批行郡县,骗害良民”等恶行。结果,反被朱慈炱诬谄为离间亲藩。黄端伯于愤怒中弃官为僧,避居庐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陷北京,崇祯帝自缢。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福王朱由崧即于南京称帝,黄端伯面北动哭,盼为国效力。经礼部尚书姜曰广推荐,授为正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礼部仪制司郎中。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南京失守,朱由崧逃逸,礼部尚书钱谦益及忻城伯赵之龙等百官皆迎降,城内自杀殉国的,除了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以外,只有十二个人,其中高级官员仅刑部尚书高倬,其馀皆是中下级官吏以及一般读书人,故时人叹曰:“国家无事,公卿大臣享其尊荣;不幸有变,儒生小臣奋其义烈!”黄端伯在其寓所能仁寺傍门书写“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大字,拒不出迎。清豫亲王多铎,命兵卒将端伯押至面前,并吆喝使跪,端伯不屈。多铎拍案叱喝:“你认为弘光帝是何种人物,想为他一死?”端伯朗言:“皇帝圣明!”不愿多说一句。多铎问:“马士英何等臣属?”端伯答曰:“马士英,忠臣也!”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黄端伯说:“马士英不降,拥送太后入浙江,当然是忠臣。”他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多铎点头良久,他问:“素闻黄先生耿介孤直,能否在大清做官?”黄端伯断然拒绝并斥责迎清失节之人,说得降臣赵之龙等人面色发赤。多铎将其关押在江宁逾四个月,其间端伯一再拒绝清廷劝降。虽然身处牢狱之中,依然谈笑如常,且作《明夷录》言:“丹心倾汉室,碧血吐秦廷”以明其志。六月十四日,清政府下令剃发,他指颈说:“我宁剃(杀)头不剃发”。八月十三日,多铎再劝端伯降,并威胁道:“不降则戳!”黄端伯誓死拒降,多铎遂命杀之。黄端伯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刽子手心惊目眩,不敢举刀,黄端伯厉声高喊:“何不刺我心!”临刑前,面北遥拜,颜色自若,观者万馀,焚香拜泣,连多铎也叹称“南来硬汉仅见此人”,“北向叩头,口呼高皇帝、烈皇帝就死”。口占绝命词曰: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马世耀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人。崇祯十六年任李自成军左营左标果毅将军。次年封巫山伯。后撤至山陕,清兵破潼关,伪降于吴三桂,事觉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