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裴会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8—793 【介绍】: 唐河东闻喜人。裴冕子。肃宗时入仕,累转太常主簿。代宗广德初,以宰相子累登东朝,迁太子率更令,历少府、尉中二少监。德宗贞元初,出佐河东幕。五年,入为膳部郎中。八年,转卫尉少卿。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诗僧。幼出家,代宗大历初至杭州华严寺,师华严宗僧人守真。归越州开元寺后,又从昙一学《四分律》。大历八年(773)至南阳从慧忠习禅观。大历、贞元间以能诗闻名于江南,与诗人皎然齐名,时称会稽二清。与当时诗人交往频繁。晚年住襄州辨觉寺,约卒于宪宗元和间。《宋高僧传》卷十五有传,另参《唐才子传》卷三。其诗多送别赠答及行旅抒怀之作。《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清江,生卒年不详,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历初出家,从杭州灵隐山天竺寺守直求法,又曾居越州云门寺。后北游,曾至汴州,返越。建中中复北游,至陕州。晚年居襄州辨觉寺,卒。刘言史有诗哭之。工诗,与严维、卢纶等友善,又与清昼(皎然)齐名,时谓之“会稽二清”。《全唐诗》存诗一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会稽人。未详氏族。少即抗志物外。沮于父母之爱。故久而从落染焉。师事昙一律主。讽诵通利。识者以为释门千里驹也。俄从守直律师。于浙阳天竺坛登具。仍依一公。习南山律钞。且研究相疏。皆通畅无遗憾。善辞章。或赋咏。辄擅誉一时。性褊躁。虽尊长犹掁触不已。一公每优容之。后竟去。莫之遮挽。既游历迄。无所遇。乃悔归。拜一公曰。前念无知。后心有悟。望和尚大慈。施与欢喜。一公悯其诚。遂为师资如初。大历八年。江于汝濆以乡曲。见南阳忠国师。尝。有所传授云。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清江。会稽人也。不详氏族。幼悟幻泡身拘羁鞅。因入精舍便恋空门。父母沮劝建乎难拔。礼昙一律主为亲教师。讽诵经法寓目俱通。长者品量之曰。释门千里驹也。于浙阳天竺戒坛求法。与同学清源从守直和尚下为弟子。还听习一公相疏并南山律钞。间岁精义入神举皆通畅。而善篇章。儒家笔语体高辞典。又擅一隅之美。时少伦儗。其褊懆之性不与人类。尝于一公少因不足。亦有舍和尚之讥。由是游方服勤。凡云律筵无不预者。自责己曰。天下行半少有如我本师者。还会稽。一公犹老。当其僧大集时。击木唱某再投和尚摄受。时一公诟骂。江雨泪而忏悔曰。前念无知后心有悟。望和尚大慈施与欢喜。苟不许收则越人不可以强售章甫也。一公悯其数四求哀。乃曰。为汝含垢。遂为师资如初。江有禅观之学。大历八年于汝濆遇忠国师。因弟子说自。忠曰。此律师是和尚乡人。乃欣然相会寻往南阳。再谒国师密传心要焉。 系曰。江尝为七夕诗。或谓之四背中一背也。通曰。诗人兴咏用意不伦。慧休怨别。陆机牵牛星。屈原湘夫人。岂为色邪。皆当时寓言兴类而已。若然者言火则焚口。说食则疗饥也矣。江之舍师后乃扬师之美。反权合道也。实为此诗警世无常引令入佛智焉。其故何也。详江遇忠国师大明玄理无以域中小乘法拘之哉。

作品评论

因话录
贞元、元和以来,越州有清江、清昼,婺州有乾俊、乾辅,时谓之“会稽二清”、“东阳二乾”、
《宋僧传•清江传》
(清江)还,听飞一公相疏并南山律钞,间岁精义入神,举皆通畅,而善篇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3 【介绍】: 唐扶风人,字会元。德宗贞元中辟署滑州姚南仲幕府,贬泉州别驾。宪宗元和中自虔州刺史迁安南都护。以儒术教其俗,政事嘉美。于汉立柱处建二铜柱,刻书唐德,以继伏波之迹。后入为刑部侍郎。元和十二年,兼御史大夫,副裴度宣慰淮西,为设教令、明赏罚,其俗一变。寻擢淮西节度使。官至户部尚书。卒谥懿。有《意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3 字会元,扶风(今陕西凤翔)人。德宗贞元中,姚南仲镇滑台,辟为从事。后坐贬泉州别驾。宪宗元和初,迁虔州刺史。元和四年(809),兼御史中丞,充岭南都护、本管经略使。八年,转桂州刺史、桂管经略观察使,入为刑部侍郎。从裴度征淮西后,知彰义军留后。寻检校工部尚书、蔡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淮西节度使。十三年转许州刺史,又改华州刺史、郓州刺史等。入为户部尚书。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一
总字会元。扶风人。元和初为虔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历淮西忠武天平军节度使。长庆二年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入为户部尚书。三年卒。赠右仆射。谥曰懿。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宪宗朝内侍,元和中为剑南西川监军使,与节度使武元衡唱酬。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五。《全唐诗》存王良会诗1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贯未详。穆宗长庆元年(821)二月随段文昌出镇西川,以检校省郎兼殿中侍御史为安抚判官。公余从段文昌游宴唱和,撰有《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等诗。事迹散见《白居易集》卷四八《李虞仲、崔戎、姚向、温会等并西川判官皆赐绯各检校省官兼御史制》及《唐诗纪事》卷五〇。《全唐诗》存温会诗2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姓蔡氏。荆州人。少隶公安寺出家薙落。长庆初。忽染瘵疾。工施药石。莫足疗。中痞外瘦。虽衣食不自胜。因发愿。毕世诵金刚般若经。以祈生善趣。至五十过。夜梦有人使开口者。既开口。为出发喉中千馀茎。又梦吐螾长寸许。仅阅月遂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881 【介绍】: 唐僧。襄州襄阳人,俗姓廖。九岁于潭州出家。后至江陵习经论。嗣华亭德诚。懿宗咸通十一年,卜居澧州夹山,世称夹山和尚。从学者甚众。卒谥传明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5—881 俗姓廖,襄阳(今湖北襄樊)人。9岁于潭州出家。后至江陵习经论。嗣华亭德诚。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卜居澧州夹山,世称夹山和尚。从学者甚众。卒谥传明大师。《祖堂集》卷七、《景德传灯录》卷一五有传,并录其诗偈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 【介绍】: 即石霜。唐僧。庐陵新淦人,俗姓陈。年十三出家,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就东洛学律。避世混俗于长沙,至石霜山,人莫能识。后与禅侣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游学者寻见之,号哭扣击,交请不出。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亦长坐不卧,屹若椔杌,时人谓之石霜枯木众。
禅林僧宝传·卷第五
禅师名庆诸。庐陵新淦陈氏子也。生而神俊。标致闲暇。年十三。独游南昌。爱西山。往游览忘返。沙门绍銮与语奇之。谓人曰。此儿自奋如此。他日未易量也。容纳之。诸事之。十年如一日。乃剃发。诣嵩岳受具。时洛下毗尼之学盛。诸睨视讲席。良久而去。有劝之者。诸不答。闻湘中有南宗法道。往造大沩。时祐禅师。席下万指。诸愿籍名役作。勤劳杵臼间甚久。祐见之簸处曰。檀信物不可抛撒。曰不敢。祐俯拾得一粒曰。此非抛撒者耶。诸拟对之。祐曰。勿轻此一粒。百千粒从此粒生。曰即如是。此粒从何生乎。祐为大笑。明日升座曰。大众米里有虫。然诸疑终不决。至道吾智禅师所依止。问曰。和尚百年后。有人问极则事。如何向伊道。智唤沙弥。沙弥至。智曰添净瓶水著。却问诸曰。汝适何所问。诸理前语。智即起去。诸于是悟其旨。时方为二夏僧。去隐于浏阳之陶家坊。人无知者。有僧自洞山来。诸问。价公比有何言句。曰洞山曰。初秋夏末。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然对之者。多不契。诸曰。何不道。出门便是草。洞山旋闻其语。惊曰。浏阳乃有古佛耶。自是僧多往依之。乃住成法席。号霜华山。山去道吾密迩。智公将化。以诸为正传。弃其众从诸。诸迎居正寝。智行必掖。坐必侍。智殁时。众已辐凑如云。谓众曰。一代时教。整理时人手脚。凡有其由。皆落在今时。直至法身非身。名为极致。而我辈沙门。全无肯路。若分即差。不分即坐著泥水。但由心意。妄说见闻。僧问。如何是西来意。曰空中一片石。僧礼拜。曰会么。曰不会。诸曰。赖汝不会。汝若会打破汝头。诸坐室中。僧窗外问。咫尺之间。为什么不见师颜。诸曰。我道遍界不曾藏。僧至雪峰。举似存禅师而曰。石霜意旨如何。存公曰。什么处不是石霜。后传此语至诸。诸笑曰。老汉有什么死急。诸不出霜华二十年。学者刻意。师慕至堂中。有不卧。屹然枯株者。天下谓之枯木众。唐僖宗闻其名。遣使赍赐紫伽梨。诸不受。光启四年戊申二月二十日己亥。安坐而化。阅世八十有二。坐五十有九夏。葬全身于寺之西北隅。谥普会。塔曰无相。有得法上首两人。龙湖闻禅师。九峰乾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生庐陵新涂玉笥乡之陈氏。祖考皆有隐德。诸年十三。礼绍銮禅师于豫章西山剃落。年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习毗尼。既而抵大沩山。作米头。以究心学。一日诸在寮内筛米次。沩山云。施主物莫抛撒。诸云。不抛撒。沩于地上拾得一粒。举起云。又道不抛撒。诸云。一粒子不多。沩云。须知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诸云。千粒万粒。从者一粒生。未审者一粒。从什么处生。沩山笑归方丈。至晚上堂云。大众米里有虫。 后参道吾问云。如何是触目菩提。吾唤沙弥。沙弥应诺。吾云添净瓶水著。吾却问诸。汝适来问什么。诸欲举前问。吾便起去。诸有省。 后出世石霜。上堂云。法身非身。此是教家极则。祖师门下。全无肯路。但由心意。妄说见闻。尽落今时窠臼。汝等诸人还委悉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诸云。空中一片石。僧礼拜。诸云会么。僧云不会。诸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打破汝头。道吾以诸见处深类己。乃躬至石霜就养。会洞山示寂。四方学者无所归宿。而卒于诸是赖。如是二十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 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乙亥。示疾终。享龄八十二。受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之西北隅。谥普会。塔号法相。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庆诸。俗姓陈。庐陵新淦玉笥乡人也。乃祖厥考咸不为吏。清言放荡焉。诸始十三礼绍銮禅翁为师。于洪井西山剃䰂。二十三往嵩山受具戒便就东洛学毗柰耶。既知听制。终谓渐宗。回抵南岳入大沩山。次届云岩遇道吾。垂问知意方为二夏之僧。得石霜山便议终焉之志。道吾躬至石霜山日勤执侍往还问答。语在别录。诸貌古气真世无能识。时洞山新灭。俄为远方禅侣围绕。因入深山无人之境。结茅宴坐。时众追寻。倏有见者皆号哭交请出为吾曹。诸将安往。由是晨夕被游学者扣击。可无希声以应之乎。如是二十年间。堂中老宿长坐不卧。屹若椔杌。天下谓之石霜枯木众是也。南方谓之丛林者。翻禅那为功德丛林也。为四方清则者无出其右。以光启四年戊申岁二月己亥示疾终于山院。享龄八十二。僧腊五十九。越三月十五日葬于寺西北隅二百许步。门弟子等结坟塔作螺髻形。夏四月一日广化寺释子处讷。追慕往德恐遗美声。命南岳玄泰纂录言行。诸方弟子分行其道焉。敕谥普会大师。塔曰法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福州闽县人,字会川。懿宗咸通进士。曾官峄阳尉。善作赋,为温庭筠所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会稽人,一名遇,自号会稽山人。举止疏野,襟怀旷达。僖宗光启中因黄巢军入关中,自京入蜀。工画,曾画应天寺东壁,以笔精墨妙、情高格逸称。现存之《高逸图》据宋徽宗题系位所绘。又工书法。
丁会 朝代:唐末五代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0 【介绍】: 唐末五代初寿州寿春人,字道隐。初从黄巢。朱温镇宣武,以会为都押衙,累官昭义军留后。唐昭宗天复元年为昭义军节度使,后降晋王李克用。李存勖嗣立,以会为都招讨使。卒于太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 【介绍】: 五代时人,一名会儿。少事李存勖为奴。每构人短长以自结。存勖建后唐,守殷迁蕃汉马步都虞侯。郭从谦作乱,守殷按兵不动。明宗立,移汴州节度使。明宗幸汴,守殷不自安,遂反,兵败自杀。
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九
守殷少事后唐庄宗为奴。名会儿。及即位。以为长直军使。稍迁蕃汉马步都虞候。同光二年领振武节度使兼蕃汉马步军。天成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授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侍中。移汴州节度使。后谋叛。明宗讨之。力屈自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0—946 【介绍】: 五代时僧。蓟州人,俗姓巨。少于蓟州出家,受戒于金台宝刹寺。后梁太祖开平中,历游南北,至随州观音院遇岩俊,话道相得,遂共参投子山大同禅师,得传禅要。乾化二年,至东都汴州。四年,住宝积坊罗汉院。寺后赐额天寿,为四方僧聚之地。历三十五载,供僧二百万,师会用其财宝,无少混淆。后晋高祖天福七年,敕赐紫衣。出帝开运元年,赐号法相。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巨氏。汉荆州刺史武之后。祖北徙。遂为蓟门人。考知古。母赵氏会幼从乡里之温泉院道丕出家。年满受具于金台宝刹寺坛。梁开平中。北游河朔南走江淮。迄未有所得也。抵汉南遇观音院岩俊。问会曰。子闻投子山大同禅师否。曰。闻。曰尝往见否。曰未之见也。曰宜亟往。毋缓也。于是会以为然。既见。语果契。乾化二年。特过俊公谢曰。微子吾几空度此生。时俊公居汴。因亦留会佐法席。四年秋宝积坊罗汉院住持志脩。愿举会自代。会让不可。且顾其院隘陋莫足容众。俄檀越尚书左丞吴蔼兵部侍郎张衮共疏请额于朝。诏赐额天寿自尔翕然兴起。矣天福七年。诏赐紫衣。开运初。赐号法相。如是历三十五载。饭僧满二百馀万。其所得所用无小差互。其操守廉洁槩可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嘱累门人。泊然而化。寿六十七。腊四十八。阇维收舍利。起塔于东郊汴阳乡刑部侍郎边归谠文其碑。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师会。俗姓巨。汉荆州刺史武之后。祖徙家北燕。遂为蓟门人也。考讳知古。母赵氏。会童孩出俗。礼蓟州温泉院道丕为师匠焉。业成年满受具于金台宝刹寺坛。梁开平中萍梗任飘于河朔。杯盂随步于江淮乃抵汉南遇观音院岩俊。班荆话道抵掌论心。且曰。子还闻投子山有大同禅师已否。曰闻而未见。曰宜亟往焉。及参大同。跬步之间。举扬之外。洗焉明白。其安坦然。乾化二年来梁苑谢俊公曰。始者攸攸岐路茫茫生死。紫实昧朱狂斯滥哲。苟不奉师友指归。几一生空度。今以秽莸请与薰同器而藏可乎。俊公与会胥德留入法席。四年秋有宝积坊罗汉院志修。坚请会代居所住焉。苫盖五间而已。乃感檀越尚书左丞吴蔼兵部侍郎张衮。若袁粲之谒宝亮。徐湛之礼惠通。共发奉章赐额曰天寿焉。四海之僧翕然而至。历三十五载供僧二百馀万。用其财宝无少混淆。耿介可知也。天福七年晋高祖以会行成于内声闻于外。敕赐紫衣。开运元年赐号曰法相。紫衣则藏以受持。师号则蔑其称谓。且曰。我本不求名。名来自求我。知其白而守其黑。和其光而同其尘。世幻逡巡时不我与。三年七月二十六日。累诸门人帖然而灭。春秋六十七。夏腊四十八。阇维收舍利数百粒。起塔于东郊汴阳乡也。刑部侍郎边归谠为碑颂德云。
简文会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南海人。幼颖异,工诗,性耿直。南汉刘䶮开进士科,文会举第一。累官尚书右丞。刘晟嗣位,性暴酷,文会切谏,谪祯州刺史。尽心民事,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2—988 【介绍】: 宋江陵人,字会之。太宗太平兴国中进士。历官著作佐郎。尝使巴陵,作《洞庭赋》,人多传写。端拱初,擢右正言、直史馆兼直秘阁。以疾早卒。
全宋诗
夏侯嘉正,字会之,江陵(今属湖北)人。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官著作佐郎。端拱初,太宗召试词赋,擢右正言,直史馆。以疾卒,年三十七。《宋史》卷四四○有传。
全宋文·卷一三八
夏侯嘉正,字会之,江陵(今湖北省江陵)人。太平兴国间举进士,历官至著作佐郎。使于巴陵,为《洞庭赋》,人多传写。端拱初,太宗知其文名,召试辞赋,擢升右正言,直史馆兼直秘阁。卒年三十七。《宋史》卷四四○《文苑传》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