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会尊数略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
(术语)成身千六十一尊。三微供各七十三。四十三一理十七。降降七十七三尊。分别九会诸尊位。佛体一千三十六。菩萨二百九十七。忿怒四尊执金四。外金刚部百二十。总千四百六十一。是名金刚现图尊。圆融相即一法界。
十八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顶大本十万颂之说会,有十八会。出于十八会指归。
(术语)金刚顶大本十万颂之说会,有十八会。出于十八会指归。
十八会指归
【佛学大辞典】
(书名)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之略名。
(书名)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之略名。
十三大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十三大院同。
(术语)与十三大院同。
十六会
【佛学大辞典】
(名数)般若之十六会也。
(名数)般若之十六会也。
三百会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三百六十会)
(杂语)(参见:三百六十会)
三百六十会
【佛学大辞典】
(杂语)或曰三百会,禅家诸师言佛于一代中说会多之套语也。非有经论之典据。碧岩十四则评唱曰:「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住世,三十六十会开谈顿渐权实,谓之一代时教。」释门正统曰:「金口宣扬五十年正教,阿难结集三百会之真诠。」
(杂语)或曰三百会,禅家诸师言佛于一代中说会多之套语也。非有经论之典据。碧岩十四则评唱曰:「释迦老子四十九年住世,三十六十会开谈顿渐权实,谓之一代时教。」释门正统曰:「金口宣扬五十年正教,阿难结集三百会之真诠。」
三昧耶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二会也。此会三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三十天,共有七十三尊。皆画其三昧耶形。如大日为塔,宝生为五股杵,金刚歌为箜篌。杲宝抄曰:「三昧耶曼荼罗,言其体,则诸尊手所执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间国王立法令,印玺了,则万人不违越之,王不自毁破之。今亦如是,诸尊之本誓,正显于印文,而成五股刀莲等,于手中持之,则天魔破旬不敢违越之。若众生见彼三昧耶形,而信其本愿,如法修行,则若智者福随所愿而必与之,诚秘密三昧也。」
(术语)言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第二会也。此会三十七尊,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三十天,共有七十三尊。皆画其三昧耶形。如大日为塔,宝生为五股杵,金刚歌为箜篌。杲宝抄曰:「三昧耶曼荼罗,言其体,则诸尊手所执持之器杖印契也。世间国王立法令,印玺了,则万人不违越之,王不自毁破之。今亦如是,诸尊之本誓,正显于印文,而成五股刀莲等,于手中持之,则天魔破旬不敢违越之。若众生见彼三昧耶形,而信其本愿,如法修行,则若智者福随所愿而必与之,诚秘密三昧也。」
三部都会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与三部都法同。
(修法)与三部都法同。
三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于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于此日初夜降四种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护世天王、无数天子,于华林园头面礼足,合掌劝请转于法轮,时弥勒默然受请。(中略)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三十六万天子二十万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略)时阎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长者及诸四性,皆悉来集龙华树下华林园中。尔时重说四谛十二因缘,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中略)第三大会,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三十四亿天龙八部发三菩提心。」嘉祥法华义疏八曰:「弥勒有三会者,度释迦馀残三根众生也。于释迦佛持五戒人初会得道,受三归人次会道道,一称南无佛人三会得道。」
(术语)三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于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于此日初夜降四种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略)尔时释提桓因、护世天王、无数天子,于华林园头面礼足,合掌劝请转于法轮,时弥勒默然受请。(中略)说是语时九十六亿人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得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三十六万天子二十万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中略)时阎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长者及诸四性,皆悉来集龙华树下华林园中。尔时重说四谛十二因缘,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中略)第三大会,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三十四亿天龙八部发三菩提心。」嘉祥法华义疏八曰:「弥勒有三会者,度释迦馀残三根众生也。于释迦佛持五戒人初会得道,受三归人次会道道,一称南无佛人三会得道。」
大法会
【佛学大辞典】
(仪式)为法事大集人者。
(仪式)为法事大集人者。
大施会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又曰无遮大会。不择贵贱上下。会一切之人而以物施与之也。约五年行一度。维摩经菩萨品曰:「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注曰:「什曰:大施会有二种:一不用礼法但广布施,二用外道经书种种礼法祭祀,兼行大施。生曰:婆罗门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
(行事)又曰无遮大会。不择贵贱上下。会一切之人而以物施与之也。约五年行一度。维摩经菩萨品曰:「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注曰:「什曰:大施会有二种:一不用礼法但广布施,二用外道经书种种礼法祭祀,兼行大施。生曰:婆罗门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
四处十六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处者一为王舍城之鹫峰山,二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三为他化自在天宫,四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于鹫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于鹫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同为此会。但品有开合。文稍略,又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三会自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之五十九卷,又说于鹫峰山。与第二会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四会自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之十八卷,亦说于鹫峰山。唯最后随顺品中之文,与前三会不同,苻秦昙摩蜱译之摩诃般若钞经,吴支谦译之大明度无极经,支娄迦谶译之道行,罗什译之小品,宋施护译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法贤译之佛母宝德藏般若。共为此会。第五会自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之十卷,亦说于鹫峰山。较第四分,则更略。第六会自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卷之八卷,亦说于鹫峰山。有十七品。与前分全别。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为此会。第七会五百七十四,五百七十五之两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曼殊室利分。曼陀仙,僧伽婆罗译之二部文殊般若。为此会。又此会收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第八会五百七十六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那伽室利分。刘宋翔公译之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为此会。第九会五百七十七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能断金刚分。罗什,菩提留支,真谛译之金刚般若经,玄奘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为此会。第十会五百七十八之一卷,说于他化自在天宫,谓之般若理趣分。与密部之理趣经同本,而咒不同。第十一会自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三之五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布施波罗蜜分。第十二会自五百八十四至五百八十八之五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净戒波罗蜜多分。第十三会五百八十九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安忍波罗蜜多分。第十四会五百九十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精进波罗蜜多分。第十五会五百九十一及五百九十二之两卷,说于鹫峰山。谓之静虑波罗蜜多分,第十六会自五百九十三至第六百卷之八卷,说于竹林精舍白鹭池之侧。谓之般若波罗蜜多分,其他有小经数部,要之大般若以外现存之诸经,皆在此中。但仁王般若经不摄于十六会。玆将本经之撰述列之如下。大般若经通关法六卷(宋永隆排定),大般若经理趣分述赞三卷(唐沙门基撰),般若纲要十卷(葛彗葛鼎提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般若经之说会也。(参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附录。
(术语)四处者一为王舍城之鹫峰山,二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三为他化自在天宫,四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于鹫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于鹫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诃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赞般若,同为此会。但品有开合。文稍略,又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三会自四百七十九卷至五百三十七卷之五十九卷,又说于鹫峰山。与第二会开合不同,亦无常啼法诵之二品。第四会自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之十八卷,亦说于鹫峰山。唯最后随顺品中之文,与前三会不同,苻秦昙摩蜱译之摩诃般若钞经,吴支谦译之大明度无极经,支娄迦谶译之道行,罗什译之小品,宋施护译之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法贤译之佛母宝德藏般若。共为此会。第五会自五百五十六卷至五百六十五卷之十卷,亦说于鹫峰山。较第四分,则更略。第六会自五百六十六卷至五百七十三卷之八卷,亦说于鹫峰山。有十七品。与前分全别。月婆首那译之胜天王般若。为此会。第七会五百七十四,五百七十五之两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曼殊室利分。曼陀仙,僧伽婆罗译之二部文殊般若。为此会。又此会收于大宝积经第四十六会。第八会五百七十六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那伽室利分。刘宋翔公译之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经。为此会。第九会五百七十七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能断金刚分。罗什,菩提留支,真谛译之金刚般若经,玄奘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为此会。第十会五百七十八之一卷,说于他化自在天宫,谓之般若理趣分。与密部之理趣经同本,而咒不同。第十一会自五百七十九至五百八十三之五卷,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布施波罗蜜分。第十二会自五百八十四至五百八十八之五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净戒波罗蜜多分。第十三会五百八十九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安忍波罗蜜多分。第十四会五百九十之一卷,亦说于给孤独园。谓之精进波罗蜜多分。第十五会五百九十一及五百九十二之两卷,说于鹫峰山。谓之静虑波罗蜜多分,第十六会自五百九十三至第六百卷之八卷,说于竹林精舍白鹭池之侧。谓之般若波罗蜜多分,其他有小经数部,要之大般若以外现存之诸经,皆在此中。但仁王般若经不摄于十六会。玆将本经之撰述列之如下。大般若经通关法六卷(宋永隆排定),大般若经理趣分述赞三卷(唐沙门基撰),般若纲要十卷(葛彗葛鼎提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般若经之说会也。(参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附录。
大集会正法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卷,赵宋施护译。大集会正法,以本经所说之法得名。佛在灵山,为普勇菩萨说之。次折伏尼犍外道。
(经名)五卷,赵宋施护译。大集会正法,以本经所说之法得名。佛在灵山,为普勇菩萨说之。次折伏尼犍外道。
大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法会也。为佛事而会多众也。般舟赞曰:「一一大会随人入。」
(术语)大法会也。为佛事而会多众也。般舟赞曰:「一一大会随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