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众喜瑞
众圣
众圣点记
众道
众会
众园
众经目录
众经撰杂譬喻
众罪如霜露
众僧
众寮
众贤
众缘慈
众宝观音
佛类词典(续上)
众许摩诃帝经众喜瑞
众圣
众圣点记
众道
众会
众园
众经目录
众经撰杂譬喻
众罪如霜露
众僧
众寮
众贤
众缘慈
众宝观音
众许摩诃帝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三卷,赵宋法贤译。佛在迦毗罗国,释众欲闻过去种族之事,佛敕目连说之,次叙摩耶之生缘乃至一代教化之事绩。释尊一生教化之记录也。经题之义未详。
(经名)十三卷,赵宋法贤译。佛在迦毗罗国,释众欲闻过去种族之事,佛敕目连说之,次叙摩耶之生缘乃至一代教化之事绩。释尊一生教化之记录也。经题之义未详。
众喜瑞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六瑞中之心喜瑞也。(参见:六瑞)
【三藏法数】
谓大众既见雨华动地,知佛世尊必说大法,欣跃内充,以表大机当发。经云: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是也。且喜怒人之常情,何得为瑞?盖天华悦眼,地动震心,是外瑞;心喜是内瑞,非常之喜昔虽曾有,而不为喜所动,今为喜动,而能一心观佛,故名众喜瑞。
(术语)法华六瑞中之心喜瑞也。(参见:六瑞)
【三藏法数】
谓大众既见雨华动地,知佛世尊必说大法,欣跃内充,以表大机当发。经云: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是也。且喜怒人之常情,何得为瑞?盖天华悦眼,地动震心,是外瑞;心喜是内瑞,非常之喜昔虽曾有,而不为喜所动,今为喜动,而能一心观佛,故名众喜瑞。
六瑞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为出世本怀之经,故说先现六种之祥瑞,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一说法瑞,先说无量义经也。二入定瑞,次入无量义处三昧也。三雨华瑞,次从天雨四种之华也。四地动瑞,次大地六种震动也。五心喜瑞,大众见之内心生欢喜也。六放光瑞,次佛眉间白毫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也。此六瑞为三世十方诸佛说法华经前必示现之教化法式。见法华经序品。
【佛学常见辞汇】
佛要说法华经时,先现出六种的祥瑞,以作为开经的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即说法瑞、入定瑞、雨华瑞、地动瑞、心喜瑞、放光瑞。此六瑞是三世十方诸佛欲说法华经时所必定示现的教化仪式。
(名数)法华经为出世本怀之经,故说先现六种之祥瑞,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一说法瑞,先说无量义经也。二入定瑞,次入无量义处三昧也。三雨华瑞,次从天雨四种之华也。四地动瑞,次大地六种震动也。五心喜瑞,大众见之内心生欢喜也。六放光瑞,次佛眉间白毫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也。此六瑞为三世十方诸佛说法华经前必示现之教化法式。见法华经序品。
【佛学常见辞汇】
佛要说法华经时,先现出六种的祥瑞,以作为开经的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即说法瑞、入定瑞、雨华瑞、地动瑞、心喜瑞、放光瑞。此六瑞是三世十方诸佛欲说法华经时所必定示现的教化仪式。
众圣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小乘初果已上,大乘初地已上之断惑證理诸圣人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道超群典,誉光众圣。」行宗记上之一曰:「众圣非一。」
(术语)谓小乘初果已上,大乘初地已上之断惑證理诸圣人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道超群典,誉光众圣。」行宗记上之一曰:「众圣非一。」
众圣点记
【佛学大辞典】
(术语)持善见律毗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安居竟记一点,故名众圣点记。出三藏记十一善见律毗婆沙记曰:「仰惟佛世尊泥洹已来年载,至七月十五日受岁竟,于众前谨下一点,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觉流泪。」历代三宝记十一曰:「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齐言僧贤(善见律译者),师资相传云:佛涅槃后,优波离既结集律藏讫,即于其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华供养律藏,便下一点置律藏前,年年如是。优波离欲涅槃持付弟子陀写俱,陀写俱欲涅槃付弟子须俱。(中略)如是师师相付至今三藏法师,三藏法师将律藏至广州,舶反还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罗,罗以永明六年共沙门僧猗于广州竹林寺译出此善见毗婆沙。因共安居。以永明七年庚午岁七月半夜受自恣竟。如前师法,以香华供养律藏讫,即下一点。当其年计得九百七十五点,点是一年。赵伯休,梁大同元年,于庐山值苦行律师弘度,得此佛涅槃后众圣点记,年月讫齐永明七年。伯休语弘度曰:自永明七年以后云何不复见点?弘渡答云:自此已前皆是得道圣人手自下点,贫道凡夫止可奉持顶戴而已,不敢辄点。伯休因此旧点下推至梁大同九年癸亥岁,合得一千二十八年。房(三藏记之著者)依伯休所推,从大同九年至今开皇十七年丁已岁,合得一千八十二年。若然则是如来灭度始出千年,去圣尚迩,深可庆欢。」依此记则周敬王三十五年,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五年,是佛入灭之年也。
(术语)持善见律毗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安居竟记一点,故名众圣点记。出三藏记十一善见律毗婆沙记曰:「仰惟佛世尊泥洹已来年载,至七月十五日受岁竟,于众前谨下一点,年年如此。感慕心悲,不觉流泪。」历代三宝记十一曰:「外国沙门僧伽跋陀罗,齐言僧贤(善见律译者),师资相传云:佛涅槃后,优波离既结集律藏讫,即于其年七月十五日受自恣竟,以香华供养律藏,便下一点置律藏前,年年如是。优波离欲涅槃持付弟子陀写俱,陀写俱欲涅槃付弟子须俱。(中略)如是师师相付至今三藏法师,三藏法师将律藏至广州,舶反还去,以律藏付弟子僧伽跋陀罗,罗以永明六年共沙门僧猗于广州竹林寺译出此善见毗婆沙。因共安居。以永明七年庚午岁七月半夜受自恣竟。如前师法,以香华供养律藏讫,即下一点。当其年计得九百七十五点,点是一年。赵伯休,梁大同元年,于庐山值苦行律师弘度,得此佛涅槃后众圣点记,年月讫齐永明七年。伯休语弘度曰:自永明七年以后云何不复见点?弘渡答云:自此已前皆是得道圣人手自下点,贫道凡夫止可奉持顶戴而已,不敢辄点。伯休因此旧点下推至梁大同九年癸亥岁,合得一千二十八年。房(三藏记之著者)依伯休所推,从大同九年至今开皇十七年丁已岁,合得一千八十二年。若然则是如来灭度始出千年,去圣尚迩,深可庆欢。」依此记则周敬王三十五年,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五年,是佛入灭之年也。
众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三乘之行法也。无量寿经下曰:「众道之要。」
(术语)谓三乘之行法也。无量寿经下曰:「众道之要。」
众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众之会合也。幻士仁贤经曰:「于时目连在众会前。」法华经序品曰:「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梵语杂名曰:「众会钵刺沙地。」
(术语)诸众之会合也。幻士仁贤经曰:「于时目连在众会前。」法华经序品曰:「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梵语杂名曰:「众会钵刺沙地。」
众园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僧伽蓝摩Sam%ghara%ma,译曰众园。比丘众依止之园庭也。即寺院是。
(术语)梵语僧伽蓝摩Sam%ghara%ma,译曰众园。比丘众依止之园庭也。即寺院是。
众经目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隋法经等撰。七卷,一隋静泰撰,五卷。
(书名)一隋法经等撰。七卷,一隋静泰撰,五卷。
众经撰杂譬喻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
(书名)二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
众罪如霜露
【佛学大辞典】
(杂语)由思惟忏悔之功德而一切之罪障忽消灭也。普贤观经曰:「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善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说二忏中之理忏,三忏中之无生忏也。
(杂语)由思惟忏悔之功德而一切之罪障忽消灭也。普贤观经曰:「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善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说二忏中之理忏,三忏中之无生忏也。
众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三人以上和合之比丘,梵云僧伽。译曰众,众僧为梵汉双举之目。
(杂语)三人以上和合之比丘,梵云僧伽。译曰众,众僧为梵汉双举之目。
众寮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众僧依止之寮舍也。
(杂语)禅林,众僧依止之寮舍也。
众贤
【佛学大辞典】
(人名)Sam%ghabhadra,论师名。有部宗悟入之弟子,曩者世亲菩萨讲婆沙论,造俱舍论,匡毗婆沙师之误,众贤论师通破俱舍论,破俱舍取雹摧草本之意,名曰俱舍雹论。世亲菩萨见之,称此论反发明我宗,因改名顺正理论,有八十卷,又显宗论有四十卷,正理以破执为主,显宗以显正为本。见西域记四。
(人名)Sam%ghabhadra,论师名。有部宗悟入之弟子,曩者世亲菩萨讲婆沙论,造俱舍论,匡毗婆沙师之误,众贤论师通破俱舍论,破俱舍取雹摧草本之意,名曰俱舍雹论。世亲菩萨见之,称此论反发明我宗,因改名顺正理论,有八十卷,又显宗论有四十卷,正理以破执为主,显宗以显正为本。见西域记四。
众缘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缘慈之一。众生缘之慈悲也。(参见:慈悲)
(术语)三缘慈之一。众生缘之慈悲也。(参见:慈悲)
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众宝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坐地上,右手按地,立左手安于左膝,现长者身。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坐地上,右手按地,立左手安于左膝,现长者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