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群牧
古称九州治民的官长,后用以泛指众诸侯或地方长官。《书·舜典》:“覲四岳羣牧。” 蔡沉 集传:“羣牧,九州之牧伯也。” 唐 皮日休 《忧赋》:“非有事於名山,即展义於羣牧。”
《漢語大詞典》:多辟
亦作“ 多僻 ”。多邪僻。《诗·大雅·板》:“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郑玄 笺:“民之行多为邪僻者,乃女君臣之过;无自谓所建为法也。”《诗·大雅·荡》:“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郑玄 笺:“‘疾,病人’者,重赋敛也;‘威,罪人’者,峻刑法也。其政教又多邪辟,不由旧章。辟,匹亦反。本又作僻。”晏子春秋·问上七:“无以多辟伤百姓。”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察 庾纯 、 贾充 之事,而见 师尹 之多僻。”
众诸侯。《诗·商颂·殷武》:“天命多辟,设都于 禹 之绩。” 郑玄 笺:“天命乃令天下众君诸侯立都於 禹 所治之功。”
《漢語大詞典》:群鹿
喻群雄或众诸侯。文选·扬雄〈解嘲〉:“往昔 周 网解结,羣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割,并为 战国 。”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鹿,喻在爵位者。”参见“ 逐鹿 ”。
《國語辭典》:逐鹿  拼音:zhú lù
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为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争夺政权。如:「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也作「争鹿」。
《漢語大詞典》:群国(羣國)
(1).众诸侯国。管子·小匡:“昔吾先王 周昭王 、 穆王 ,世法 文 武 之远迹,以成其名。合羣国,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
(2).犹举国。 梁启超 《论尚武》:“二千年之腐气败习深入於国民之脑,遂使羣国之人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