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众望(眾望)  拼音:zhòng wàng
1.众人的企望。如:「不负众望」。汉。陈琳〈为袁绍上汉帝书〉:「杜黜忠功,以疑众望。」《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2.在众人间的声望,受到大家的推崇。如:「众望所归」。
《国语辞典》:孚众望(孚众望)  拼音:fú zhòng wàng
受众人信服。如:「各党分别推出孚众望的人选角逐市议员。」
分类:众人信服
《漢語大詞典》:有负众望(有負衆望)
辜负众人的期望。《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乡亲们既然信得过我,我 辛幼安 决不有负众望。”
《國語辭典》:众望所归(眾望所歸)  拼音:zhòng wàng suǒ guī
深得众人拥护、爱戴。《隋书。卷一。高祖纪上》:「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政。」也作「众望所积」、「众望所依」、「众望攸归」、「众望有归」。
《國語辭典》:众望攸归(眾望攸歸)  拼音:zhòng wàng yōu guī
深得众人拥护、爱戴,为人心所归依。《晋书。卷六○。解系等传。史臣曰》:「于时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也作「众望所归」。
《國語辭典》:众望攸归(眾望攸歸)  拼音:zhòng wàng yōu guī
深得众人拥护、爱戴,为人心所归依。《晋书。卷六○。解系等传。史臣曰》:「于时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也作「众望所归」。
《国语辞典》:众望所积(众望所积)  拼音:zhòng wàng suǒ jī
深得众人拥护、爱戴。《晋书。卷六八。贺循传》:「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此乃众望所积。」也作「众望所归」。
《国语辞典》:众望所依(众望所依)  拼音:zhòng wàng suǒ yī
深得众人拥护、爱戴。《晋书。卷三六。张华传》:「贾谧与后共谋,以华庶族,儒雅有筹略,进无逼上之嫌,退为众望所依,欲倚以朝纲,访以政事。」也作「众望所归」。
《国语辞典》:众望有归(众望有归)  拼音:zhòng wàng yǒu guī
深得众人拥护、爱戴,为人心所归依。《隋书。卷一。高祖纪上》:「俄而周帝以众望有归,乃下诏曰。」也作「众望所归」。
《国语辞典》:不负众望(不负众望)  拼音:bù fù zhòng wàng
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如:「世界少棒比赛,中华小将们果真不负众望,为国争光。」
《漢語大詞典》:物望
人望;众望。晋书·石勒载记下:“ 张披 与 张宾 为游侠,门客日百餘乘,物望皆归之,非社稷之利也,宜除 披 以便国家。”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徒卷缩忧鬱,成疾病于胸中,内损天和,外隳物望,生平辛苦为善得令名,至此而削。”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在吏部,举 陆陇其 、 邵嗣尧 、 彭鹏 ,皆有清介之操,一时物望归之。”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有为 既用事,欲收物望,树 杨鋭 、 刘光第 於军机。”
分類:众望
《漢語大詞典》:舆望(輿望)
众望。 宋 苏舜钦 《代人上申公祝寿》诗:“舆望知难转,王心几不寧。”《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独孤遐叔 累掌丝纶,王言无忝,访之舆望,僉谓通材。”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盾鼻随闻录〉当毁:“﹝ 堃 ﹞以性情乖僻,不孚舆望。”
分類:众望
《漢語大詞典》:士望
(1).指门第。新唐书·严砺传:“即拜本道节度使。詔下諫议大夫、给事中、补闕、拾遗合议,皆以为‘ 礪 资浅,士望轻,不宜授节制’,帝不从。”参见“ 士族 ”、“ 地望 ”。
(2).犹众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 仲淹 放逐数年, 陕西 用兵,帝以 仲淹 士望所属,拔用护边。”
分類:门第众望
《漢語大詞典》:佥属(僉屬)
犹众望。 南朝 梁 沈约 《王茂加侍中诏》:“显命载加,允副僉属。” 唐 陆贽 《奏论除裴延龄度支使》:“庶谐僉属,不紊朝经。”旧唐书·代宗纪:“岂可具瞻之地,命数不加,固当进以等威,副其僉属。”
分類:众望
《國語辭典》:佥望(僉望)  拼音:qiān wàng
大家的期待盼望。唐。白居易〈除裴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宜登中枢,以副佥望。」
分類:众望
《漢語大詞典》:舆愿(輿願)
众望。 宋 秦观 《与苏子由著作简》:“未缘侍坐,伏乞为国自颐,以副舆愿。”
分類: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