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2,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众议
群心
超群
锡类
群居
百夫
称雄
众情
佥言
众志
群疑
众目
众望
群听
宴会
《國語辭典》:众议(眾議)  拼音:zhòng yì
众人的议论、意见。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诚当博览众议,从其安者。」《三国演义》第八○回:「陛下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
《漢語大詞典》:群心
众心;众人的心情。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浑浑乎圣人之道,羣心之用也。”后汉书·朱景王等传论:“参任则羣心难塞,并列则其敝未远。” 明 杨慎 《送杜汝弼之官景陵时有水患》诗:“粒食更须愁众口,簿曹何以答羣心。”
分類:众人心情
《國語辭典》:超群  拼音:chāo qún
超越众人。《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
《漢語大詞典》:锡类(錫類)
(1).语出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锡尔类。” 毛 传:“类,善也。” 郑玄 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谓以善施及众人。 南朝 梁 任昉 《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知孝治所被,爰至无心;锡类所及,匪徒教义。” 唐 独孤及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诗:“奕赫连丝衣,荣养能锡类。” 明 陈子龙 《请假葬亲疏》:“恳乞皇上弘锡类之仁,布泽枯之惠,允臣所请。” 林纾 《费鉴清先生墓志铭》:“君既以孝友闻其乡,锡类及于疏属宗人。”
(2).语出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锡尔类。” 毛 传:“类,善也。” 郑玄 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同僚,朋辈。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绍》:“ 绍 与 彧 锡类之情,素颇友洽。” 宋 王禹偁 《昆山县新修文宣王庙记》:“所在播其能名,锡类惊其久次。”
《國語辭典》:群居  拼音:qún jū
聚集在一处,或共同居住在一起。《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漢語大詞典》:百夫
犹众人,多人。《诗·秦风·黄鸟》:“维此 仲行 ,百夫之防。” 唐 韩愈 《孟生》诗:“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清 王又旦 《次丰城得汪检讨书知吴野人已卒诗以哭之》:“平生独往心,百夫挽强弩。”
分類:众人
《國語辭典》:称雄(稱雄)  拼音:chēng xióng
依恃力量,雄霸一方。如:「称雄于天下。」、「炎黄世胄,东亚称雄。」
《漢語大詞典》:众情(衆情)
众人的情绪。 唐 杜荀鹤 《献长沙王侍郎》诗:“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共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夫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分類:众人情绪
《漢語大詞典》:佥言(僉言)
(1).众人的意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九官相逊不相逊》:“夫 舜 之命 禹 、 垂 、 益 、 伯夷 也,皆出於僉言;惟其出於僉言也,故不容於不相逊。至於 稷 、 契 、 皋陶 之与 夔 、 龙 也,则不待於僉言;惟其不待於僉言,故不用於相逊。”
(2).皆云,都说。魏书·和跋传:“忽遇暴风,云雾四塞。 世祖 怪而问之,羣下僉言:‘ 跋 世居此土,祠冢犹存,其或者能致斯变。’”
分類:众人意见
《漢語大詞典》:众志(衆志,眾志,)
众人的意愿。吕氏春秋·慎大:“﹝ 桀 ﹞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治成制定,众志大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非独于理至悖也,即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而考索未用,思虑粗疏,茫未识其所以然,輒皈依于众志。”
分類:众人意愿
《漢語大詞典》:群疑
亦作“群疑”。
1.种种怀疑。易·暌:“遇雨之吉,羣疑亡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羣疑满腹,众难塞胸。”
2.众人的疑惑。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弘我大信,以祛羣疑。” 茅盾 《子夜》十六:“火柴商恐惧万分,请为调查答覆,以释群疑。”
《漢語大詞典》:众目(衆目)
(1).众人的眼睛。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网自昶。” 唐 张籍 《赠殷山人》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宋 曹勋 《远游篇》:“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2).指众人的眼前。 茅盾 《子夜》九:“我是没有秘密的。就像对于女人--假使 荪甫 有相好的女人,未必就肯公之众目。”
《國語辭典》:众望(眾望)  拼音:zhòng wàng
1.众人的企望。如:「不负众望」。汉。陈琳〈为袁绍上汉帝书〉:「杜黜忠功,以疑众望。」《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2.在众人间的声望,受到大家的推崇。如:「众望所归」。
《漢語大詞典》:群听(羣聽)
众人的听闻和感受。 宋 姚铉 《〈唐文粹〉序》:“洎 张燕公 以辅相之才,专譔述之任,雄辞逸气,耸动羣听。”
《國語辭典》:宴会(宴會)  拼音:yàn huì
1.宴饮聚会。《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老先生同士大夫宴会,那梨园中人也可以许他一席同坐的么?」
2.宴席。元。吴弘道〈斗鹌鹑。天气融融套。圣药王〉曲:「大殿里,设宴会,教坊司承应在丹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