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韦挺子。初为左千牛备身。高宗永徽中左迁卢龙府果毅。后起为兰州刺史,数与吐蕃战,有功。仪凤中,检校凉州都督。召还,封扶阳侯。武后临朝,摄司空。以营乾陵功,改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后拜安息道行军大总管,督三十六总管以讨吐蕃。天大寒,士兵多死,乃旋师顿高昌。坐流绣州,寻卒。
刘待价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八
待价。景云时人。
大昌勃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渤海人。大武艺弟。玄宗开元十三年,武艺遣之朝唐,授左威卫员外将军,留宿卫。十五年,放还渤海。
卢韫价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九
韫价。开元时擢书判拔萃科。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里不详。德宗贞元间曾应进士试。穆宗长庆四年(824)之前登进士第。事迹据《宝刻丛编》卷八。《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5—853 【介绍】: 唐赵郡人,客居淮阴,字待价。幼孤,以事母孝闻。擢进士第。累官右拾遗。以上疏谏增茶税,出为下邽令。牛僧孺辟为掌书记。僧孺还相,累迁知制诰、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后李宗闵以罪去,珏为申辩,贬江州刺史。文宗开成初复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宣宗时终检校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卒谥贞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5—853 字待价,排行七,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宪宗元和七年(812)登进士第。入河阳幕府。又举拔萃科,补渭南尉。累迁库部员外郎。文宗大和五年(831)入为翰林学士,九年加承旨,旋贬江州刺史。次年,迁河南尹。开成三年(838)因杨嗣复荐,以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武宗即位后,罢为桂管观察使。不久,长流驩州。宣宗大中二年(848)起复为户部尚书,后出镇河阳、淮南两镇。封赞皇郡公。卒谥贞穆。新、旧《唐书》有传。《灯下闲谈》卷下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
珏字待价。赵郡人。进士擢第。又书判拔萃。开成中拜户部侍郎。以本官同平章事。武宗立。迁门下侍郎。罢为太常卿。再贬江西观察使昭州刺史。宣宗立。内徙郴舒二州。迁河阳节度使。入为吏部尚书检校右仆射淮南节度使。进封赞皇郡公。大中七年卒。年六十九。赠司空。谥曰贞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7—869 【介绍】: 唐僧。诸暨人。俗姓俞。幼年出家。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卒谥悟本禅师。有《大乘经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69 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幼年出家,从五泄灵默披剃,21岁受具足戒,历参南泉普愿、沩山灵祐,后至湖南醴陵攸县参云岩昙晟,受其心印。宣宗大中末在新丰山大行禅法。后住豫章高安之洞山,世称洞山和尚。懿宗咸通十年(869)卒,敕谥悟本禅师。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得其弟子曹山本寂发挥,创立曹洞宗。《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五有传。良价纂有《大乘经要》1卷。其语录收入《大正藏》。良价喜以诗偈阐扬佛理,撰《宝镜三昧歌》、《玄中路》、《新丰吟》、《纲要偈》等。其语录及《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中,存其诗偈36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会稽诸暨俞氏子。稚岁即从师于五泄山。逮二十一年。方获薙染。往嵩山受具戒。未几见南泉愿禅师。值马祖讳辰。南泉脩斋次。泉问众云。未审马大师还来否。众无对。价出云。有伴即来。泉指价谓众云。此后生甚堪雕琢。价云。和尚莫压良为贱。到沩山问云。忠国师无情说法话。闻之久矣。未究其微。请和尚今日与良价道。沩云。父母所生口。终不为汝道。价云。还有与和尚同道者否。沩云。此去有云岩道人。汝若见之。必为汝道。既到云岩。便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岩云。无情说法。无情得闻。价云。和尚闻否。岩云。我若闻。汝即不闻我说法。价云。若恁么。良价果不闻和尚说法也。岩云。我说法汝尚不闻。何况无情说法。价述偈云。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遂辞岩。岩云。什么处去。价云。未卜所止。岩云。莫湖南去。价云无。岩云。莫归乡去。价云无。岩云。早晚来也。价云。待和尚有住处即来。岩云。此去难得相见。价云。难得不相见。又问。和尚百年后。忽有人问还貌得真否。如何秪对。岩云。但向伊道只者是。价良久。岩云。价阇梨。承当个事。大须子细。价犹未肯。后因过水睹影。乃有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他日因供养云岩真。有僧问云。先师道只者是。莫便是否。价云是。僧云。意旨如何。价云。当时几错会先师语。僧云。未审先师还知有也无。价云。若不知有。争解恁么道。若知有。争肯恁么道。大中末。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价问僧云。世间何处最苦。僧云。地狱最苦。价云不然。僧云。什么最苦。价云。袈裟下不明大事最苦。 价有疾。僧问云。还有不病者么。价云有。僧云不病者还看和尚否。价云。老僧看他有分。僧云。和尚争得看他。价云。老僧看时即不见有病。僧无对。 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剃发搭僧伽梨。命鸣钟。奄然逝。时弟子众悲号莫能已。价忽开目。喻众曰。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是真脩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召主事僧曰。营斋。斋毕吾其逝矣。于是众情慕恋。乃持迟其斋。至于七日。而后告备。价亦随众。且谓其斋为愚痴斋。盖以其无般若气分也。及僧唱随意。则曰。临行之际。大率不可喧动。此斋所以示戒也。明日浴讫跏趺而逝。春秋六十三。戒腊四十二。后诏谥悟本。塔号慧觉。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良价。俗姓俞氏。会稽诸暨人也。少孺从师于五泄山寺。年至二十一。方往嵩山具戒焉。登即游方见南泉禅师。深领玄契。续造云岩疑滞顿寝。大中末于斯丰山大行禅法。后盛化豫章高安洞山。今筠州也。价以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旦。命剃发披衣令鸣钟奄然而往。时弟子辈悲号。价忽开目而起曰。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沦丧于情太粗著乎。召主事僧令营斋。斋毕吾其逝矣。然众心恋慕从延其日。至于七辰食具方备。价亦随斋。谓众曰。此斋名愚痴也。盖责其无般若欤及僧唱随意曰。僧家勿事。太率临行之际喧动如斯。至八日浴讫端坐而绝。春秋六十三。法腊四十二。敕谥禅师曰悟本。塔号慧觉矣。 系曰。其却留累日古亦有之。如价之来去自由者。近世一人而已。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会稽人。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经言无。师骇然异之。指谒南泉。值马祖讳辰修斋。泉问众曰。来日设马祖斋。未审马祖还来否。众皆无对。师出对曰。待有伴即来。泉曰。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师曰。和尚莫压良为贱。次参沩山。问南阳忠国师无情说法话。沩竖拂子。曰会么。师曰不会。请和尚说。沩曰。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师曰。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沩指造云岩。举前无情说法。甚么人得得岩曰。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岩曰。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师问为甚么不闻。岩竖起拂子。曰还闻么。师曰不闻。岩曰。我说法。汝尚不闻。况无情说法乎。师曰。无情说法。彰何典教。岩曰。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师于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时。方始知。
边珝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983 【介绍】: 宋华州郑人,字待价。边蔚子。后晋高祖天福六年进士。后周时累官知通州。宋初历洛阳令,徙掌扬州榷货物,鞫实富民诬告广陵尉杀父案,就命权知州事。官终知开封府。有吏才,太宗方欲倚用,已卒。
惠价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四○
惠价,淳化中任大理寺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宁国府宣城人,字价叔,一作介叔。李含章孙。以荫补太庙斋郎。历虞部员外郎,改朝散郎,通判池、杭二州。力学好修,所交皆当世名士。诗篆琴棋,并登妙品。有《柯山集》。
全宋诗
李孝先(?~一○八七),字介叔,一作玠叔、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含章子。以荫为太庙斋郎,官至朝散郎。有《柯山集》十卷,已佚(《宛陵群英集》卷五注)。哲宗元祐二年卒。事见《周文忠集》卷四六《题李玠叔诗文》。今录诗三首。
萧价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元年(1086)任道州知州。元祐四年(1089)任筠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俨,字子严。方慎从孙。神宗熙宁六年进士。徽宗大观初知安丰县,被荐举赴都堂审察,蔡京以其不肯私谒而报罢。复知侯官县,寻乞归。
鲜于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十三年(1143)任判登闻院。
程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五年(1178)任兴元府知府兼安抚使。淳熙六年(1179)任四川总领财赋军马钱粮。
胡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四四
胡价,字仲藩,洪州奉新(今江西奉新)人。乾道二年进士,授桃源簿。淳熙中为从事郎、充潭州州学教授,转辰溪令,徙湘阴,调湖北提刑。著有《尚书要义》、《当世急务》、《湖北利害》、《汉唐龟鉴》、《本朝名臣奏议》等书。见《明一统志》卷四九,《楚纪》卷五二,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六七,及所撰《新书后序》署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