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要不价(要不價)
方言。否则;要不然。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 老孙头 接过嘴来说:‘你娘们平日戴的金镏子,你二儿媳过门戴的金钳子,你老儿媳的一副四两重的金镯子,还有你老伴的金屁股簪儿、金牌子、金表、金砖,趁早献出来,要不价,咱们没有头。’”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五:“回去不回去,能由你吗?你是我家三媒六证,花钱娶来的。我是你婆婆,多咱也能管着你。要不价,不是没有王法了?”
分類:方言否则
《國語辭典》:要价还价(要價還價)  拼音:yào jià huán jià
1.买卖时,卖方索价,买方还价,以达到各自的理想价钱。如:「经过一番要价还价,他终于以便宜的价钱买下那件衣服。」也作「讨价还价」。
2.比喻谈判时,双方争论各自所提的条件。如:「歹徒挟持人质,做为向警方要价还价的条件。」也作「讨价还价」。
分類:讨价还价
《漢語大詞典》:一口价(一口價)
犹言不二价。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三人走进里面,看了三间房子,又出来同和尚坐着,请教每月房钱多少。和尚一口价定要三两一月,讲了半天,一釐也不肯让。”
分類:不二价
《漢語大詞典》:一会价(一會價)
见“ 一会家 ”。
《國語辭典》:一会家(一會家)  拼音:yī huǐ jia
一会儿、一阵子。家,词尾无义。《董西厢》卷四:「自埋怨,自摧挫,一会家自哭自歌。」《西游记》第一○○回:「一会家无计,将办来的品物,俱抬在楼上祭祀烧纸。」
《高级汉语词典》:一便价
一式的;一律的
《漢語大詞典》:晞价(晞價)
希求善价。晞,通“ 希 ”。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不应《太玄》草,晞价 咸阳 市。”
分類:希求善价
《国语辞典》:平价商店(平价商店)  拼音:píng jià shāng diàn
以物价低廉为号召所开设的日用杂货店。
《国语辞典》:平价住宅(平价住宅)  拼音:píng jià zhù zhái
由政府兴建,租、售于社会救助户居住的住宅。因价格低廉,故称为「平价住宅」。也称为「平民住宅」。
《国语辞典》:平均股价(平均股价)  拼音:píng jūn gǔ jià
股票术语。某股在某段期间内的收盘总和,除以该期间天数所得之数值,称为「平均股价」,可供投资人买售股票时参考。
《国语辞典》:蒲扇价增(蒲扇价增)  拼音:pú shàn jià zēng
晋代谢安为赞助乡人返乡的旅费,遂使用软滑轻便的蒲葵扇,时人竞相效仿,因而扇价提高,使卖扇人得以返乡的故事。典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
《国语辞典》:劈地价来(劈地价来)  拼音:pī dì ga lái
突然、出乎意料之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乌龟分毫不知一个情由,劈地价来,没做理会,口里乱嚷。」
《国语辞典》:批发价格(批发价格)  拼音:pī fā jià gé
商品在批发市场大量交易的价格。
《国语辞典》:零售价格(零售价格)  拼音:líng shòu jià gé
货品零星出售的价格。其槚格等于批发价格再加运销成本,以及零售商的合理利润。
《国语辞典》:漫天索价(漫天索价)  拼音:màn tiān suǒ jià
任意索取高价。如:「不法商人漫天索价,不懂行情的人往往吃闷亏。」
《国语辞典》:漫天讨价(漫天讨价)  拼音:màn tiān tǎo jià
不合理地胡乱索取高价。如:「做生意应以诚信为本,切忌漫天讨价,矇骗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