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附加价值(附加价值)  拼音:fù jiā jià zhí
1.生产一种商品时,在某一阶段中所增加的商品价值。如将面粉制成面包,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扣除所投入的成本后的馀额,即为附加价值。
2.比喻因某些作为而附带产生的额外价值。如:「古代名人在书画上的落款和钤印,大幅提升该作品的附加价值。」
《国语辞典》:公告现值(公告现值)  拼音:gōng gào xiàn zhí
政府所公告的土地现有价值。由直辖市及县(市)政府对于辖区内之地,分别区段、地目、地价等级,经常调查其地价动态及市价,每年编制土地现值表一次,提经地价评议委员会评定后分区公告,作为土地权利变更登记时,申报土地移转现值的参考,并作为主管机关审核土地移转现值及补偿徵收土地地价的依据。
《国语辞典》:经济核算(经济核算)  拼音:jīng jì hé suàn
一种用货币或价值形式来衡量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物资消耗、劳动经济效益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要求最充分、合理使用全部劳动力、机器设备、原料、材料和资源等,达到发挥最大经济效果之目标,以使企业改善经营效率。
《国语辞典》: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拼音:lěi jìn shuì lǜ
课税物品数量或价值,分成若干等级,其课税单位每一单位所徵收的租税额比例,则逐级增高。
《国语辞典》:利益团体(利益团体)  拼音:lì yì tuán tǐ
为了保护、增进本身利益,或实现共同认可的价值,而向社会或政府提出诉求的团体。
《国语辞典》:宽打料帐(宽打料帐)  拼音:kuān dǎ liào zhàng
将实际的价值打了很大的折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王三宽打料帐,约勾了二分起息,十六两之数,连箱子将了去了。」
分类:价值折扣
《国语辞典》: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拼音:jī huì chéng běn
经济学上指从事某种决策行为所须放弃的最大价值。如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诸多选择中选择了继续升学,其机会成本即为其馀选择中所可获得的最大利益。
《国语辞典》:教育哲学(教育哲学)  拼音:jiào yù zhé xué
从人生经验、民族文化上,解释教育历程的意义与价值,评判教育活动的理论与实施,正确进行教育实践的学问。
《国语辞典》:金属货币(金属货币)  拼音:jīn shǔ huò bì
以金属材料铸成的货币。具有价值性、同质性、有用性、稀少性等特质,用来作为交换媒介。也称为「硬币」。
《国语辞典》:价值标准(价值标准)  拼音:jià zhí biāo zhǔn
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固定不变的价值,且可做为交换和贷借的标准,称为「价值标准」。
《国语辞典》:价值逻辑(价值逻辑)  拼音:jià zhí luó jí
关于善恶与美丑的价值问题,向来思想家皆认为非逻辑问题,故实證论及行为主义乃有所谓价值中立或价值免谈之论。五十年代初期,方赖特(Von wright)依程态逻辑系统推演出价值逻辑系统。中国儒家思想著作中每多价值判断的推理,以往每视为非科学、非逻辑,此后当可依最新的价值逻辑理论予以论述。
《国语辞典》:营业加值税(营业加值税)  拼音:yíng yè jiā zhí shuì
每一个交易阶段中,属于价值增加部分所课徵的税。也称为「加值型营业税」。
《国语辞典》:智慧财产权(智慧财产权)  拼音:zhì huì cái chǎn quán
系指人类精神活动之成果而能产生财产上之价值者,并由法律所创设并予以保护之一种权利。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国语辞典》:资产重估(资产重估)  拼音:zī chǎn chóng gū
将企业的资产帐面金额调整至公允价值或政府公告之价值的过程。
《国语辞典》: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  拼音: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谚语)人生到头终须一死,但应死得有价值。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四一出:「人生自古谁无死,嗟君此恨凭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