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78,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下一页
陆从典(字 由仪 )
上官仪(字 游韶 )
释仪光
杨扶(字 圣仪 )
杨仪之
张伯仪( 恭 )
释子仪(号 水月大师 )
沈伯仪
僧光仪( 李 )
郭子仪(号 尚父 别称 汾阳老、汾阳考、汾阳中令、郭令公 汾阳郡王、代国公 世称 郭汾阳 忠武 字 子仪 )
侯令仪
杨鸥(字 叔仪 )
武少仪(行第 十二 )
陈正仪
其它辞典(续上)
骨仪陆从典(字 由仪 )
上官仪(字 游韶 )
释仪光
杨扶(字 圣仪 )
杨仪之
张伯仪( 恭 )
释子仪(号 水月大师 )
沈伯仪
僧光仪( 李 )
郭子仪(号 尚父 别称 汾阳老、汾阳考、汾阳中令、郭令公 汾阳郡王、代国公 世称 郭汾阳 忠武 字 子仪 )
侯令仪
杨鸥(字 叔仪 )
武少仪(行第 十二 )
陈正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7 【介绍】: 隋京兆长安人。性刚直。文帝开皇初为侍御史。炀帝时迁尚书右司郎。时朝政乱,贿赂公行,而仪励志守常,介然独立。超拜京兆郡丞。李渊兵进长安,与阴世师协力拒之,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吴郡吴人,字由仪。陆琼子。幼聪敏好学,词赋甚美。稍长博览群书。南朝陈时,州举秀才。后主时,迁司徒左西掾,兼东宫学士。入隋,为给事郎、著作佐郎。尝续司马迁《史记》迄于隋,书未就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08—664 【介绍】: 唐陕州陕县人,字游韶。太宗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起居郎。高宗永徽初,历秘书少监,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因谏高宗废皇后武则天,为则天所嫉恨。麟德元年,又以与废太子李忠合谋反武则天,下狱死。工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诗风绮错婉媚,时号“上官体”。有集,佚。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608—664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隋末,其父为人所杀。时仪幼,藏匿获免,遂出家为僧,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博览经史,工于文词。贞观初,登进士第,太宗闻其名,召授弘文馆直学士,累迁秘书郎。太宗作诗,多命继和。不久,撰《晋书》成,转起居郎。高宗时,为秘书少监。龙朔二年(662),迁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位居宰相。曾为高宗草废武后诏,为武则天所忌恨。麟德元年(664),武后指使许敬宗构陷仪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事,下狱死。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旧唐书》本传云:“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又总结归纳六朝以来偶对之法,创“六对”、“八对”之说,于律诗之发展有所贡献。然其诗多应制奉和、粉饰升平之作,形式华美而内容空泛。原有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12首。唐诗汇评
上官仪(?—664),字游韶,陕州陕(今河南陕县)人。贞观初举进士,召授弘文馆直学士,累迁秘书郎。太宗每属文,遣仪视草,宴集未尝不预。高宗嗣位,迁秘书少监,龙朔二年,加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仪工五言诗,以绮错婉媚为本,时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又总结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创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形成有促进作用。有《上官仪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四
仪字游韶。陜州陜人。幼度为沙门。贞观初举进士。授宏文馆直学士。累迁起居郎。高宗朝迁秘书少监。加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诬与梁王忠谋逆。下狱死。中宗时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七
仪光禅师。住青龙寺。行业至高。有朝士妻丧请师至家修福。师住其家数日。居于庑前大申供养。俗每人死谒巫。巫即言。其杀出日必有妨害。死家多出避之。其夜朝士家皆出北门。潜去不告师。师但于堂前明灯读经。弟子十一人侍之。夜将半闻堂中人起取衣服开门声。有一妇人出堂便往厨中营食汲水吹火。师以为家人。不知怪也。及将曙妇人进食捧盘来前。犹带面衣。徒跣再拜。言曰。劳师降临。今家人总出恐斋粥失时。弟子故起为师造之。师知是亡人。乃受其献方祝。祝未毕闻开堂北户声。妇人速曰。儿子来矣。因奔赴堂内则闻哭。哭毕家人谒师问安否。见盘中粥。问师曰。弟子等夜来实避殃祸。不令师知家内无人。此粥谁所造。师笑不答。堂内青衣惊曰。亡者夜何故横卧。手即污面足又染泥。何谓也。师乃指所造粥以示之。举家惊异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浦江人,字圣仪。仕为武源令。后迁交州刺史。所至有恩惠,州人谣曰:“杨圣仪,政多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为湖南度支使。韩愈称其智足以造谋,材足以立事,忠足以勤上,惠足以存下,而又侈之以诗书六艺之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魏州人。以战功隶李光弼军。讨袁晁有功,擢睦州刺史。后为江陵节度使。不知书,然推诚待人,军中畏肃,民亦便之。卒谥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5 【介绍】: 唐僧。琅邪王李冲子。武则天时冲以起兵复唐室而族诛,光仪方在襁褓,乳母负而匿之,后遇老僧剃度为僧。中宗复位,敕求琅邪王后代,光仪始自陈,诏令袭父爵,恳让,誓愿为僧,居法兴寺。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宗室琅琊王子也。武后时。与越王起兵。得罪族诛。仪方襁褓。乳母窃负逃民间。且八岁。诏求之急。乳母惧与决舍去。仪独行。终以冻馁。依老僧落发于青龙寺。稍长经律通贯。习禅燕。自以为出家之乐。诚非世俗荣名利达。所可比也。会中宗诏访琅琊王后。仪因向寺主吐实。寺主大骇。即言之扶风郡郡太守悦其状貌。逼妻以女。不可。遽以闻。召见。诏使返服袭父爵。恳辞。愿守志自放丘壑。诏许之。仍听缮治兰若。领徒众以居。平生素爱终南山水之胜。自法兴诸寺之葺。而庵庐精舍。往往皆是。侍卫瞻候者。常数千百人。虽权要卿相。所不逮。亦其势然也。开元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集弟子垂训讫。北首枕肱。右胁卧而卒。弟子禀遗命。葬之少陵原南。复辟天宝寺于其地。以弟子世传守焉。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光仪。姓李氏。本唐宗室也。父琅琊王与越王起兵。欲复本朝中兴帝道不克。天后族诛之而无噍类。仪方在襁褓中。乳母负之而逃。后数年则天窃闻琅琊有子在民间。购之逾急。乳母将至扶风界中。鬻女工以自给。仪年八岁状貌不群神悟超拔。乳母疑遭貌取而败。且极忧疑。乃造布襦置钱于腰腹间。于桑林之下告之令去。敕搜不慢。吾虑俱死无益于事。汝聪颖必可自立。或一旦富贵无忘老姥。言讫对泣。仪恸不自胜。乳母从此而逝矣。仪茫然行至逆旅与群儿戏。有郡守夫人往夫所住处方息。俱此见仪群聚且貌俊爽。因而怜之。召谓之曰。郎君家何在。而独行至此。仪绐之曰。庄邻于此。有时闲戏耳。夫人食之又给之钱。乃解衣而内其钱。日暮寻径而去拟投村墅。遇一老僧。呼曰。尔小子。汝今一身家已破灭。将奚所适。仪惊愕伫立。老僧又曰。出家闲旷且无忧畏。小子欲之乎。仪曰。素所愿也。老僧因携其手至大树阴。令礼十方佛。归依常住佛法僧已。因削其䰂。又出袈裟以披服之。小大称其体。其执持收掩犹如几夏比丘。老僧喜曰。此习性使然。善持僧行。遂指东北曰。去此数里有伽蓝。汝直诣彼谒寺主云。我使汝为其弟子也。言毕老僧欻然亡矣。方知圣僧也。仪如言趋彼寺。主骇其言。因留之。经十年许。仪已洞明经律善其禅观。而属中宗即位唐室复兴。敕求琅琊王后。仪方向寺僧言之。时众大骇。因出诣扶风李使君。即仪之诸父也。见之悲喜。乃舍之于家。方以状闻。固请不可。使君有女年齿相侔。一见仪而心悦愿致情曲。仪恐慑而避焉。他日会使君夫人出。其女靓妆丽服。从者越多来而逼之。仪固拒百端终不屑就。绐之曰。身不洁。请沐浴待命。女许诺方令具汤沐。女出因闭关。女还排户。既不得入。自牖窥之。方持削发刀。顾而言曰。有于此根故为欲逼。今若除此何逼之为。女惧止之。不可。遂断其势投之于地。仪亦闷绝。户既不开。俄而使君夫人俱到。女实情具告遂破户视之渐苏。命医工舁归蚕室。以火烧地苦酒沃之。坐之于上以膏傅之。月馀疮愈。使君奏仪是琅琊王子。有敕命驿置至京。引见慰问优赍丰洽。诏袭父爵。仪恳让。誓愿为僧确乎不拔。中宗敕令领徒。任置兰若自恣化方。仪性好终南山。因居法兴寺。于诸谷口造庵寮兰若凡数十处。率由道声驰远谈说动人。或山行十里间缁素侍者常数千百人。迎候瞻待甚于权要卿相焉。仪恒居寂定。或言将来事以决吉凶。必无差忒。人益归之。开元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先嘱累弟子。当谨护身口勿事諠哗。祖师意无别事。静则真法现前。此外提唱皆不获已。言极激切。因北首而卧。枕肱右胁著席而亡。此大涅槃之表兆也。遗言令葬于少陵原南。乃凿原成室而封之。柩之发也异香芬馥。状貌如生。祖车出城白鹤数百鸣唳空中。䌽云依约覆车数十里。道俗号咷多持孝服。所葬之地遂建天宝寺。弟子皆留而守之。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李。本唐宗室。父琅琊王。与越王起兵。欲复本朝。中兴帝道。不克。天后族诛之。仪方在襁褓中。乳母负之而逃。后数年。则天窃闻琅琊有子在民间。购之逾急。乳母将至扶风界中。鬻女工以自给。仪年八岁。状貌不群。神悟超拔。乳母疑遭貌取而败。且极忧疑。乃造布襦。置钱于腰腹间。于桑林下。告之令去。敕搜不慢。吾虑俱死。无益于事。汝聪颖必可自立。或一旦富贵。无忘老姥。言迄对泣。仪恸不自胜。乳母从此而逝矣。仪茫然。行至逆旅。日暮寻径。拟投村墅。遇一老僧呼曰。尔小子。汝今一身。家已破灭。将奚所适。仪敬愕伫立。老僧又曰。出家闲旷。且无忧畏。小子欲之乎。仪曰。素所愿也。老僧因携其手。至大树阴。令礼十方佛。归依常住佛法僧已。因削其䰂。又出袈裟。以披服之。小大称其体。其执持收掩。犹如几夏比丘。老僧喜曰。此习性使然。善持僧行。遂指东北曰。去此数里有伽蓝。汝直诣彼。谒寺主云。我使汝为其弟子也。言毕。老僧欻然亡矣。方知圣僧也。仪如言趋彼。寺主骇其言。因留之。经十年。仪已洞明经律。善其禅观。属中宗即位。唐室复兴。敕求琅琊王后。仪方向寺僧言之。时众大骇。因出诣扶风李使君。即仪之诸父也。见之悲喜。乃舍之于家。方以状闻。固请不可。使君有女。年齿相侔。一见仪而心悦。愿致情曲。仪恐慑而避焉。他日会使君夫人。出其女靓妆丽服。从者越多。来而逼之。仪固拒百端。终不屑就。绐之曰。身不洁。请沐浴待命。女许诺。方令具汤沐。女出。因闭关。女还排户。既不得入。自牖窥之。方持削发刀。顾而言曰。有于此根。故为欲逼。今若除此。何逼之为。女惧止之不可。遂断其势。投之于地。仪亦闷绝。户既不开。俄而使君夫人俱到。女实情具告。遂破户视之。渐苏。命医工舁归蚕室。以火烧地。苦酒沃之。坐之于上。以膏传之。月馀疮愈。使君奏仪是琅琊王子。有敕命驿置至京。引见慰问。优赉丰洽。诏袭父爵。仪恳让。誓愿为僧。确乎不拔。中宗敕令领徒。任置兰若。自恣化方。仪性好终南山。因居法兴寺。于诸谷口。造庵寮兰若。凡数十处。道声驰远。谈说动人。或山行十里间。缁素侍者。常数千百人。迎候瞻待。仪恒居寂定。或言将来事。以决吉凶。必无差忒。人益归之。开元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嘱累弟子。当谨护身口。勿事諠哗。祖师意无别事。静则真法现前。此外提唱。皆不获已。言极激切。因北首而卧。枕肱右胁著席而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7—781 【介绍】: 唐华州郑县人。以武举累迁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玄宗时安禄山乱,为朔方节度使,败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官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以功擢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代宗时仆固怀恩叛,联回纥、吐蕃攻唐。子仪驰数十骑说回纥,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立,尊为尚父,罢兵权。世称郭汾阳,亦称郭令公。卒谥忠武。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7—781 字子仪,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约玄宗开元末中武举科,天宝中累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十四载(755)安禄山反,诏为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肃宗至德元载(756)加兵部尚书,拜相。至德二年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收复二京,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进中书令,二年失兵柄。代宗宝应元年(762)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广德元年(763)吐蕃据京师,诏为关内副元帅,率军逐之。其后累镇河中、邠宁等。德宗即位,召还朝,赐号尚父,进太尉。建中二年(781)卒,谥忠武。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安禄山反。进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以本军东讨。以功加御史大夫。肃宗即位。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载进司空。充关内河东副元帅。两京平。加司徒。封代国公。上元三年进封汾阳郡王。广德元年赐铁券。图形淩烟阁。德宗立。摄冢宰。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薨。年八十五。赠太师。谥忠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上谷人。侯知一子。肃宗乾元二年,自杭州刺史迁浙江西道节度使。约于代宗广德间任容管经略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1—779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叔仪。弱冠州举进士,因忧罢。服除,以制科登第,授陇州汧陇尉。执役助军,诏嘉之,授大理评事,入郭子仪幕府。迁成都府户曹参军。代宗永泰中,授益州犀浦。与诗人杜甫、岑参为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赵郡人。陈少游子。贞元中,求袭父封,为御史中丞窦参所沮。十三年,官大理评事。文宗大和五年,自前安州刺史为黔中观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