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襄阳人,字威公。东汉末从荆州归刘备,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后诸葛亮以为参军,随亮出屯汉中。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亮卒,攻灭魏延。以为功大当代亮秉政,而蒋琬为尚书令,还拜中军师。坐怨望,诏废为民。至徙所,又上书诽谤,遂被逮,自杀。
全三国文·卷六十二
仪字威公,襄阳人。初为傅群主薄,去为关羽功曹。先主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即汉中王位,进尚书。章武初坐事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建兴中,丞相亮以为参军,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卒后拜中军师,以怨望废为民,寻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2—232 【介绍】: 三国魏沛国谯人,字子建。曹操子。夙慧,有文才。早年为操所爱,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淄侯。一度欲立为太子,但任性而行,失宠。兄曹丕为帝,黄初三年,封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王,备受猜忌。明帝太和三年,徙封东阿王,又改封陈王。每冀试用,终不能得。十一年中三徙都,郁郁而终。谥思。世称陈思王。文才富艳,善诗工文,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所作经后人辑为《曹子建集》。
全三国文·卷十三
植字子建,武帝子,文帝同母弟。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临菑。黄初二年贬爵安乡侯,寻改封鄄城,三年进封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太和元年徙封浚仪,二年复还雍丘,三年徙封东阿,六年改封陈。薨,谥曰思王。有《列女传颂》一卷,集三十卷。
王仪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252 【介绍】: 三国魏城阳营陵人。王修子。为司马昭司马。齐王芳嘉平中,昭统军伐吴,战于东关,为吴所败。昭问兵败之责,仪对责在元帅,昭怒而斩之。
李昭仪 朝代:蜀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人。刘禅宫人。蜀亡,魏以蜀宫女赐诸将之无妻者,不堪屈辱,愤而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吴吴郡富春人,字国仪。孙贲弟。以扬武都尉佐孙策平江东。从讨陵阳,破刘勋,有军功,为庐陵太守。抚定属城,分置长史。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坐与曹操通,为孙权幽系,数岁卒。
司马仪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简介
司马仪(?-291年),又作司马义,西晋宗室,晋武帝之孙,楚隐王司马玮之子。
袁粲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1 【介绍】: 晋陈郡扶乐人,字仪祖。袁涣侄孙。文学博识,累为儒官。入晋,仕至尚书。怀帝永嘉五年刘曜攻入长安,被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2—303 【介绍】: 西晋吴郡吴县人,字士龙。陆机弟。少与兄齐名,号曰“二陆”。年十六,举贤良。武帝太康末,随兄机入洛。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转浚义令,有能名。历官尚书郎、侍御史、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成都王司马颖将反齐王司马囧,以其为前锋都督,会囧诛,转大将军右司马。惠帝太安二年,颖、河间王司马颙起兵反长沙王司马乂,与兄机兵败,同被谗害。善为文,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今存《陆士龙集》辑本。
全晋文
云字士龙,机弟。孙皓时举贤良。吴亡,十年不仕。武帝末,与兄机入洛。辟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吴王晏以为郎中令,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转大将军右司马;又表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河桥之败,与兄机并诛。有《陆子新书》十卷,集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4 【介绍】: 东晋吴郡嘉兴人,字世仪。王敦以为铠曹参军,与沈充并为敦谋士。明帝太宁中,敦举兵反,使凤率众逼京师,屡为官军所败。敦死,为周光所斩。
释道仪 朝代: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一
道仪。本姓贾。雁门娄烦人慧远之姑。出𡣪同郡解直。直为寻阳令亡。仪年二十二。弃舍俗累披著法衣。聪明敏哲博闻强记。诵法华经讲维摩小品。精义妙理因心独悟。戒行高峻神气清邈。闻中畿经律渐备讲集相续。晋泰元末乃至京师住何后寺。端心律藏妙究精微。身执卑恭在幽不惰。衣裳粗弊自执杖钵。清散无矫道俗高之。年七十八遇疾已笃。执心弥励诵念无殆。弟子请曰。愿加消息冀蒙胜损。答曰。非所宜言。言绝而卒。
僧净检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92—361 【介绍】: 东晋比丘尼。彭城人,俗姓种,名令仪,早寡家贫,常为贵游子弟教授琴书。晋悯帝建兴中,遇沙门法始,感悟出家。与同志者二十四人共立竹林寺。蓄徒养众,清雅有则。晋土之有比丘尼,自检始。
比丘尼传·卷第一
净检。本姓仲。名令仪。彭城人也。父诞武威太守。检少好学早寡家贫。常为贵游子女教授琴书。闻法信乐莫由咨禀。后遇沙门法始经道通达。晋建兴中于宫城西门立寺。检乃造之。始为说法。检因大悟。念及强壮以求法利。从始借经遂达旨趣。他日谓始曰。经中云。比丘比丘尼。愿见济度。始曰。西域有男女二众。此土其法未具。检曰。既云比丘比丘尼。宁有异法。始曰。外国人云。尼有五百戒便应是异。当为问和上。和尚云。尼戒大同细异。不得其法必不得授。尼有十戒得从大僧受。但无和上尼无所依止耳。检即剃落从和上受十戒。同其志者二十四人。于宫城西门共立竹林寺。未有尼师。共咨净检。过于成德和上者西域沙门智山也。住罽宾国。宽和有智思雅习禅诵。晋永嘉末来达中夏。分卫自资语必弘道。时信浅薄莫知祈禀。建武元年还反罽宾。后竺佛图澄还述其德业。皆追恨焉。检蓄徒养众清雅有则。说法教化如风靡草。晋咸康中沙门僧建。于月支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升平元年二月八日。洛阳请外国沙门昙摩羯多为立戒坛。晋沙门释道场以戒因缘经为难云。其法不成。因浮舟于泗。检等四人同坛上从大僧以受具戒。晋土有比丘尼亦检为始也。当其羯磨之日。殊香芬馥。阖众同闻。莫不欣叹加其敬仰。善修戒行志学不休。信施虽多随得随散。常自后己每先于人。到升平未。忽复闻前香并见赤气。有一女人手把五色花自空而下。检见欣然因语众曰。好持后事我今行矣。执手辞别腾空而上。所行之路有似虹蜺。直属于天。时年七十矣。

人物简介

全晋文
慧持,慧远弟,年十八为僧,与兄俱师事道安,后随道安之襄阳。襄阳陷,随兄之庐山。隆安初入蜀,义熙八年卒,年七十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长八尺。风神俊爽。年十四。读书日倍同学。年十八出家。与远俱师事安公。精究经论。在庐山三千僧。推以为冠。其姑为尼。名道仪。自江夏观化都下。持送之。止东安寺。卫军王珣因赏识。珣既请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出中阿含经。持为详定。后还山。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毗昙。于是珣以书问宁。远持兄弟孰愈。宁答曰。诚今日之二难也。王曰。然观其兄。则足以见其弟矣。又恶得而优劣哉。罗什致书。愿结为友。持欲游蛾眉。远留之不可。曰人生爱聚。若独喜离何如。持曰。出家当以西方为期耳。径去不顾。时桓玄殷仲堪在荆州。持无停意。止蜀之龙渊精舍。大弘佛法。刺史毛璩。雅相倾挹。道俗争追崇之。有谯纵者。攻杀毛璩。据蜀自王。纵有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将兵入持所居。众惊溃。持方盥漱。神色无忤。道福至旁。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汗下。出谓人曰。大人故与众异也。以义熙八年卒。将终谓弟子曰。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若行住坐卧。宜自谨。经籍在东间者。以付道泓。在西间者。付昙兰。遂殁。寿七十六。
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三
释慧持者。慧远之弟也。冲默有远量。年十四学读书。一日所得当他一旬。善文史巧才制。年十八出家。与兄共伏事道安法师。遍学众经游刃三藏。及安在襄阳遣远东下。持亦俱行。初憩荆州上明寺。后适庐山。皆随远共止。持形长八尺风神俊爽。常蹑革屣纳衣半胫。庐山徒属莫匪英秀。往反三千皆以持为称首。持有姑为尼名道仪。住在江夏。仪闻京师盛于佛法。欲下观化。持乃送姑至都止于东安寺。晋卫军琅琊王珣深相器重。时有西域沙门僧伽罗叉。善诵四含。珣请出中阿含经。持乃校阅文言搜括详定。后还山。少时豫章太守范宁请讲法华毗昙。于是四方云聚千里遥集。王珣与范宁书云。远公持公孰愈。范答书云。诚为贤兄弟也。王重书曰。但令如兄诚未易有。况复弟贤耶。兖州刺史琅琊王恭。致书于沙门僧检曰。远持兄弟至德何如。检答曰。远持兄弟也。绰绰焉信有道风矣。罗什在关遥相钦敬。致书通好。结为善友。持后闻成都地沃民丰。志往传化兼欲观瞩峨嵋振锡岷岫。乃以晋隆安三年辞远入蜀。远苦留不止。远叹曰。人生爱聚汝乃乐离如何。持亦悲曰。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兄弟收泪悯默而别。行达荆州。刺史殷仲堪礼遇欣重。时桓玄亦在彼。玄虽涉学功疏而一往神出。见持有邻几独绝尤叹。是今古无比大欲结欢。持既疑其为人。遂弃而不纳。殷桓二人苦欲留之。持益无停意。临去与玄书曰。本欲栖病峨嵋之屾观化流沙之表。不能负其发足之怀。便束装首路。玄得书惆怅。知其不可止。遂乃到蜀。止龙渊精舍。大弘佛法。井络四方慕德成侣。刺史毛璩雅相崇挹。时有沙门慧岩僧恭。先在岷蜀人情倾盖。及持至止皆望风推服。有升持堂者皆号登龙门。恭公幼有才思为蜀郡僧正。岩公内外多解素为毛璩所重。后蜀人谯纵因锋镝之机攻杀毛璩。割据蜀土自号成都王。乃集僧设会逼请岩公。岩不得已而赴。璩既宿昔檀越一旦伤破。睹事增悲痛形颜色。遂为谯纵所忌。因而被害。举邑纷扰白黑危惧。持避难憩陴县中寺。纵有从子道福。凶悖尤甚。将兵往陴有所讨戮。还过入寺人马浴血。众僧大怖一时惊走。持在房前盥洗神色无忤。道福直至持边。持弹指漉水淡然自若。福愧悔流汗。出寺门谓左右曰。大人故与众异。后境内清怗还止龙渊寺。讲说斋忏老而愈笃。以晋义熙八年卒于寺中。春秋七十有六。临终遗命务勖律仪。谓弟子曰。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汝行住坐卧宜其谨哉。以东间经籍付弟子道泓在西间法典嘱弟子昙兰。泓业行清敏。兰神悟天发。并系轨师踪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9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拓跋翰子。道武帝登国初,封九原公。从破诸部,有功。从围中山,败慕容德,进封卫王。复攻邺,平之。留镇中山。寻以丞相入辅。屡从征讨,皆有功。道武帝待之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与穆崇谋为乱。赐死。
全后魏文·卷十五
仪,昭成帝孙。登国初,赐爵九原公,改封平原公,徙封东平公。迁尚书令,再迁都督中外诸军事、左丞相。进封卫王,镇中山。徵以丞相入辅,与穆崇谋逆,事露,道武秘之。天赐六年,以天文变,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人。南郡王刘义宣女。丽色巧笑。义宣败后,宋孝武帝密取之,宠冠后宫。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及卒,帝常思见之,遂为通屉棺。欲见辄引屉睹尸,如此积日,形色不异。追赠贵妃,谥宣。葬后,孝武帝拟汉武帝《李夫人赋》作《伤宣贵妃赋》以寄意。谢庄作《宣贵妃诔》。一说淑仪为殷琰家人,入刘义宣家,义宣败,入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1—502 【介绍】: 南朝梁平昌安丘人,字公仪。早孤,客居南海。善《老》《易》。倜傥好大言,聚徒教授以自业。仕宋为尚书外兵郎,宋顺帝升明末,为辅国长史、南海太守。齐初,为通直散骑侍郎。齐明帝建武中,拜中散大夫。梁台建,召拜司徒司马,出为临海太守,卒官。有《毛诗》、《丧服集解》等。
全梁文·卷四十
曼容字公仪,平昌安丘人,晋著作郎滔曾孙。宋泰始中,为骠骑行参军,迁司徒参军,历江宁令,入拜尚书外兵郎。升明末,为辅国长史、南海太守。齐初,为通直散骑侍郎。永明初,为太子步兵校尉、率更令,迁中书侍郎、大司马咨议参军,出为武昌太守。建武中,拜中散大夫。梁台建,召拜司徒司马,出为临海太守。天监元年卒官,年八十二,有《周易注》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