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以否
亦作“ 以不 ”。 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 否 ”。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 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 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 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 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
《國語辭典》:戴天  拼音:dài tiān
戴,顶著。戴天指立于天地间。常表示仇恨之深。《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
《國語辭典》:不共戴天  拼音:bù gòng dài tiān
不愿与仇人共生世间。语本《礼记。曲礼上》:「父之雠,弗与共戴天。」比喻仇恨极深。《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凌统叩头大哭曰:『不共戴天之雠岂容不报!』」《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亲和他涉了讼,他买嘱知县,将我父亲断输了,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也作「不同日月」、「不共天地」。
《國語辭典》:以人废言(以人廢言)  拼音:yǐ rén fèi yán
不考虑说话者的言论是否合理,只因其身分、品貌不合己意就不采纳其意见。《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明主者,不以言为罪,不以人废言,罄陈狂愚,惟所省择。」
《国语辞典》:不是不  拼音:bù shì bù
「不是」用以否定「不」字。「不是」和「不」都表否定,「不是不」是否定的否定,表示肯定之义,即「是」的意思。如:「我不是不记得你的生日舞会,实在是太忙了才没去参加。」
《国语辞典》:消极论(消极论)  拼音:xiāo jí lùn
凡就超自然的经验,或自然的经验而出以否定的、怀疑的态度者,皆为消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