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参署(參署)
谓为官。多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参军掾属教》:“前参军 董幼宰 ,每言輒尽,数有諫益……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未有忠於国如 幼宰 者。”
《漢語大詞典》:试摄(試攝)
正式任命前试行代理及摄守官职。隋书·李德林传:“案‘黄裳元吉’, 郑玄 注云:‘如 舜 试天子, 周公 摄政。’是以试摄不殊。”旧唐书·沈传师传:“ 建中 二年夏,敕中书、门下两省,分置待詔官三十员,以见官前任及同正试摄九品已上,择文学理道、韜鈐法度之深者为之。”《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如未有官,假称试摄,亦奏状内分明署出。”
《國語辭典》:摄篆(攝篆)  拼音:shè zhuàn
代理或兼理官职。明。唐寅〈廖通府帐词启〉:「某忝同僚寀,猥摄篆、应宿之司。」
《漢語大詞典》:署摄(署攝)
代理或兼摄。新唐书·杨绾传:“如其故闕,使司无署摄,听上佐代领。”《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 薛伟 ﹞不觉在任又经三年,大尹陞迁去了。上司知其廉能,即委他署摄县印。”
分類:代理
《漢語大詞典》:领摄(領攝)
犹言代理兼管。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资〉序》:“后在兵间,调和诸将,应府中碎务,皆其领摄。”
分類:代理兼管
《漢語大詞典》:通署
(1).兼署,代理。通典·职官五:“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
(2).共同办公。金史·百官志一:“六部,国初与左、右司通署, 天眷 三年始分治。”
《漢語大詞典》:拟正(擬正)
试任或代理官员改为正式任命。《清会典事例·翰林院·升除》:“翰林院侍读,著拟正之 全顺 补授。”红楼梦第八五回:“现今工部出了一个郎中缺,外头人和部里都吵嚷是老爷拟正呢。”
《漢語大詞典》:署印
代理官职。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言官例转反诘:“首揆怒其异己,遂改命侍郎 杨时乔 署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县里此时缺大尹,却是一个都司断事在那里署印。”
《國語辭典》:代销(代銷)  拼音:dài xiāo
代替销售。如:「这家商店专门代销一些进口玩具。」
分類:代理销售
《漢語大詞典》:委署
(1).谓擅离职守。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与 先主 并力”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备 遣人慰劳之。 瑜 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儻能屈威,诚副其所望。’”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委,弃也。署,置也。”
(2).官署缺员时,委派其他官员代理。 清 蒋良骐 东华录卷六:“又 江 右甫经兵燹,无贡生应考,学官乏人,武生杂流,夤缘委署,请命抚按学臣察革,择举人之文行兼优者充之。”《老残游记》第六回:“小的主人姓 申 ,新从省里出来,抚台委署 城武县 的。”
《国语辞典》:共同代理  拼音:gòng tóng dài lǐ
由二个以上的代理人一同行使代理行为。
《国语辞典》:法定代理人  拼音:fǎ dìng dài lǐ rén
法律上规定拥有代理权的人。如父母为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如:「少年法庭调查事件时,得传唤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现在保护少年之人到场。」
《国语辞典》:电脑代理零售业(电脑代理零售业)  拼音:diàn nǎo dài lǐ líng shòu yè
代理电脑相关产品的零售业。亦特指利用网际网路进行广告,并接受订购的此类网路商店。
《国语辞典》:署办(署办)  拼音:shù bàn
官职的代理。
分类:官职代理
《国语辞典》:代理商  拼音:dài lǐ shāng
代理外国商品进口事务的贸易商,称为「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