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仙客
枚皋扈仙跸
眉州仙子
懵仙人
群仙按霓裳
彭成仙隐
仙童驭竹
太乙仙
肉飞仙
仙家鸟(又作:小鸟传仙语)
月宫仙子
散仙
神仙中人(又作:神仙道 ...)
神仙云雾窗
相关人物
先生常与母共食,母曰:『食无鲊,他日可往市买也。』先生于是以箸插饭中,携钱而去,斯须即以鲊至。母食未毕,母曰:『何处买来。』对曰:『便县市也。』母曰:『便县去此百二十里,道途径崄,往来遽至,汝欺我也。』欲杖之。先生跪曰:『买鲊之时,见舅在市,与我语云「明日来此」。请待舅至,以验虚实。』母遂宽之。明晓,舅果到,云昨见先生便县市买鲊。母即惊骇,方知其神异。
卖鲊市中何许人,钓鱼坐上谁家子。 韩翃 赠别华阴道士
二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赐宗室。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乙丑,立皇子弗陵为皇太子。丁卯,帝崩于五柞宫,殡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唐·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
及即位,好神仙之道,常祷祈于名山大川五岳,以求神仙……帝自受法……自许为神真见降……三月葬茂陵,是夕帝棺自动,而有声闻官外……又帝崩时,遗诏已杂经三十馀卷长读玩之,使随身歛。到建康二年,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岩室中得此经……且先歛经杖乃忽显出,货于市中;经见山室。自非神变幽妙,孰能如此者乎。
皋字少孺。乘在梁时,取皋母为小妻。乘之东归也,皋母不肯随乘,乘怒,分皋数千钱,留与母居。年十七,上书梁共王,得召为郎。三年,为王使,与冗从争,见谗恶遇罪,家室没入。皋亡至长安。会赦,上书北阙,自陈枚乘之子。上得之大喜,召入见待诏,皋因赋殿中。诏使赋平乐馆,善之。拜为郎,使匈奴。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媟黩贵幸,比东方朔、郭舍人等,而不得比严助等得尊官。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 吴融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蹉跎。 杜牧 见刘秀才与池洲妓别
遥羡枚皋扈仙跸,偏承霄汉渥恩浓。 钱起 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
东马严徐已奋飞,枚皋即召穷且忍。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
东坡先生近令门人辈作人不易物赋。或戏为一联云:「伏其几而袭其裳,岂真孔子?学其书而戴其帽,未是苏公。」注:「士大夫近年效东坡顶短檐高桶帽,谓之子瞻样,故云。」
五代·沈汾《续仙传·侯道华》:「侯道华自言峨嵋山来,泊于河中永乐观,若风狂人……好子、史,手不释卷,一览必诵之于口。?问之;『要此何为?』答曰:『上天无愚懵仙人。』?咸笑之。……道华忽飞在松顶,坐久之。……云:『我受玉皇诏授仙台郎,知上请宫善信院。今我去矣』……凌云而去。」
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其守门兵卫甚严,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时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峨,但闻清香霭郁,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人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馀人旮皓衣乘白鸾,往来笑舞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不允,上皇因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舞曲,自古洎今清丽无复加于是矣。
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取杨氏女于寿邸,度为女道士,号太真,住内太真宫。天宝四载七月,册左卫中郎将韦昭训女配寿邸。是月,于凤凰园册太真宫女道士杨氏为贵妃,半后服用。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说者多异。予断之曰:西凉创作,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其他饰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也。……《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半,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声调?合,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敬述所进为其腔,制《霓裳羽衣》。」月官事荒诞,惟西凉进《婆罗门曲》,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最明白无疑。《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官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间,素娥十馀人,舞笑于广庭大桂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鹿革事类》云:「八月望夜,叶法善与明皇游月官,聆月中天乐,问曲名,曰:《紫云回》。默记其声,归传之,名曰《霓裳羽衣》。」此三家者,皆志明皇游月宫,其一申天师同游,初不得曲名。其一罗公远同游,得今曲名。其一叶法善同游,得《紫云回》曲名,归易之。虽大同小异,要皆荒诞无可稽据。
空记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清·冯浩笺注:「郑嵎《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上入月宫,上若凄冷,不能久留,归于天半,尚闻仙乐;及归,且记忆其半,遂于笛中写之。会西梁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声调相符,遂以月中所闻为之散序,用敬述所进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又注引《唐逸史》:「罗公远尝与明皇游月宫,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于广庭间,其曲曰〈霓裳羽衣〉,帝默记其音调而还。明日,召乐工作是曲。」
彭祖者,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而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王闻之,以为大夫。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导之术,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常有少容。……殷王传彭祖之术,屡欲秘之,乃下令国中,有传祖之道者诛之,又欲害祖以绝之。祖告之乃去,不知所之。其后七十馀年,闻人于流沙之国西见之。
相关人物
「乃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人咏甘棠茂,童谣竹马群。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孟郊 寄洛州李大夫
竹马诸童子,朝朝待使君。 岑参 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
今朝竹马诸童子,尽是当时竹马孙。 朱元 迎孙刺史(郡阁雅谈云。孙愿家自贞元巳后。三代为池阳刺史。有戟门门子朱元迎道左。献诗曰。
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杜甫 李司马桥了(一作成)承(一本无承字)高使君自成都回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李伯时画太一真人,卧一大莲叶中,手执书卷仰读,萧然有物外思。韩子苍有诗题其上云:『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飕飕。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中流荡漾翠梢舞,稳如龙骧万斛举。不是峰头千丈花,世间那得叶如许。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玉堂学士今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子苍此诗,语意妙绝,真能咏尽此画也。
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略综书记,微有词藻,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家贫,父兄并以佣书为事,光独跅,交通轻侠,为京师恶少年所附。人多赡遗,得以养亲,每致甘食美服,未尝困匮。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馀丈,适值绳绝,非人力所及。光谓僧曰:「当相为上绳。」诸僧惊喜。光因取索口衔,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馀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云:「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又曰:钩弋夫人卒。上为起通灵台,常有一青鸟集台上。」
青鸟:指神仙,或爱情的使者。唐李侨《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传书青鸟迎萧凤,巫岭荆台一通梦。”
寄音青鸟翼,谢尔碧海流。 刘复 游仙
得意紫鸾休舞镜,断踪青鸟罢衔笺。 刘损 愤惋诗三首
青鸟罢传相寄字,碧江无复采莲人。 刘沧 代友人悼姬
仙界日长青鸟度,御衣香散紫霞飘。 刘沧 过铸鼎原
不学碧鸡依井络,愿随青鸟向层城。 刘禹锡 吐绶鸟词
青鸟去时云路断,姮娥归处月宫深。 刘禹锡 怀妓
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 刘禹锡 飞鸢操
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刘长卿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
所宜巢三鸟,影入瑶池碧。 刘驾 琪树下因吟六韵呈先达者
芳信沉青鸟,空祠掩暮山。 喻凫 王母祠前写望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崔国辅 七夕
问君在何所,青鸟舒锦翮。 常建 春词
西母青禽轻飘飘,分环破璧来往劳。 李咸用 轻薄怨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李商隐 中元作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李商隐 昨日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李商隐 汉宫词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无题
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 李商隐 圣女祠
伫看青鸟入,还陟紫云梯。 李峤 幸白鹿观应制
不学兰香中道绝,却教青鸟报相思。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 李白 代寄情楚辞体
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 李白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李白 宝观主白鸲鹆歌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有所思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李白 相逢行
焚香欲使三清鸟,静拂桐阴上玉坛。 李益 避暑女冠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李益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白云辞上国,青鸟会群仙。 权德舆 送王炼师赴王屋洞
曾城自有三青鸟,不要莲东双鲤鱼。 段成式 戏高侍御七首
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 皇甫冉 祭张公洞二首
闻道昆崙有仙籍,何时青鸟送丹砂。 皇甫冉 题蒋道士房
今日长歌思不堪,君行为报三青鸟。 万楚 小山歌
青鸟东飞正落梅,衔花满口下瑶台。 薛涛 酬辛员外折花见遗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道士牛已至,仙家鸟亦来。 雍裕之 四色
三清小鸟传仙语,九华真人奉琼浆。 韦应物 骊山行
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韩愈 华山女
紫书分付与青鸟,却向人间求好花。 顾况 梁广画花歌
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 鲍溶 怀仙二首
青鸟飞难远,春云晴不闲。 鲍溶 怀尹真人
自从青鸟不堪使,更得蓬莱消息无。 鲍溶 望麻姑山
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盛美,特招延儒墨于文纲之内,抑绝俗之道,摈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亦由尊上好道,且复欲徜徉威仪也。曾随师之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之阙,溽海冥液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践赤县而遨五岳,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六天,涉历八极于是矣。未若陵灵之子,听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北极钩陈而并华盖,南翔太丹而栖火夏;东之通阳之霞,西薄寒穴之野;日月所不逮,星汉所不与;其上无复物,其下无复底。臣之所识,如愧不足以酬广矣。
玄宗尝坐朝时。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玄宗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余以上清之乐。流亮清越。殆非人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清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向以玉笛寻。尽得矣。坐朝之际。虑或遗忘。故怀玉笛。时以上下寻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上试奏。其音寥寥然。不可名也。力士又奏拜。且请其名。上笑曰。此曲名紫云。载于乐章。今太常刻石在焉。
《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閒,素娥十馀人,舞笑于广庭大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谷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后去官归寿春,数因县道上言变事,求假轺传,诣行在所条对急政,辄报罢。是时成帝委任大将军王凤,凤专势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讥刺凤,为凤所诛。……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
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
李膺门客为闲客,梅福官衔改旧衔。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孟浩然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临溪
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笔,阮瑀从军著采衣。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
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方干 赠夏侯评事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乱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谈少府
共食田文饭,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
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药价,不关梅福恋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白水见舅氏,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原注。天宝十五载五月作。)
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 杜甫 醉歌行赠安公颜少府请顾八题壁
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 权德舆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参卿滞孙楚,隐市同梅福。 权德舆 送任安刘少府
屡迁君擢桂,分尉我从梅。 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
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卢纶 和李中丞酬万年房署少府过汾州景云观因以寄上房与李早年同居此观
潘县花添发,梅家鹤暂来。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只是胜之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罗隐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离别莫言关塞远,梦魂长在子真家。 独孤及 海上怀华中旧游寄郑县刘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赠别安邑韩少府
别后吴中使,应须访子真。 贾岛 送友人弃官游江左
雕残贵有亲仁术,梅福何须去隐吴。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 郑谷 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皇枝双玉树,吏道二梅仙。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 钱起 送昆山孙少府
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钱起 送沈少府还江宁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钱起 送陆三出尉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钱起 送陆三出尉
自叹梅生头似雪,却怜潘令县如花。 钱起 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官
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
官传梅福政,县顾赤松家。 马戴 送顾少府之永康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广张罪福资诱胁【广张罪福恣诱胁】,听众狎恰【案:唐人语。】排浮萍。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軿。观中人满坐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抽簪脱钏解环佩【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堆金叠玉光晶荧】。天门贵人传诏召,六宫愿识师颜形。玉皇颔首许归去,乘龙驾鹤去青冥。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仙梯难攀俗缘重,浪凭青鸟通丁宁。
(2).即青鸟。喻信使。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七:“青禽承逸轨,文驪镜重川。”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二:“遥裔双綵凤,婉孌三青禽。” 王琦 注引《山海经》:“三青鸟,皆 西王母 使也。” 明 王玉阳 《纪情》套曲:“冷萧萧风狂雨骤,恨悠悠经年拖逗。远迢迢青禽信来,急匆匆特地相撋就。”
(3).即 青琴 。古神女名。 唐 温庭筠 《马嵬佛寺》诗:“ 曼倩 死来无絶艺,后人谁肯惜 青禽 ?”
2.古代隐士名。《楚辞。屈原。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羸行。」
3.传说是少昊时的官名。为主管农事的九扈之一,掌理奖励百姓耕作养蚕之事。汉。蔡邑〈独断上〉:「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桑扈,刺幽王也。」或亦指颂美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2).为堪舆家的美称。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地得 青乌 相,宾惊白鹤飞。”
(3).指堪舆之术。 唐 王维 《能禅师碑》:“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 清 黄宗羲 《陈令升先生传》:“先生於书画古奇器,赏鉴无不精絶,而青乌、素问、龟卜、杂术,皆能言其理。”
(4).泛指堪舆学的书籍。 唐 柳宗元 《祭崔氏外甥女文》:“ 邙 阜有位,青乌载卜。” 清 陈瑚 《拟邀文介石住尉迟庙》诗:“吟残丹叶空留恨,读遍青乌求疗饥。”
(5).借指风水宝地。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占白鹤,相青乌, 郑伯 所封,有 咸林 之采地; 晋侯 所輅,有 河 外之城邑。”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君墓志铭》:“墨龟未食,青乌不封,权殯于某所,需吉兆也。”
(6).鸟名。即乌鸦。 南朝 梁 何逊 《穷乌赋》:“异海鸥之去就,无青乌之是非。”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有顷,天曙,忽有青乌数十如雀,飞集墙上。”
(7).借指太阳。太阳又称金乌。 元 杨维桢 《寄张伯雨》诗:“每瞻湖上青乌去,不觉山中白兔驯。”按,青乌去,指太阳下山;白兔驯,指月亮东升。
(8).复姓。 汉 有 青乌子 。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
(2).泛称地方官。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梅尉吟 楚 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