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云轩
璇宫
仙界
仙驾
木公
酒仙
五羊城
五府
金银台
仙缘
琼海
易迁
羽服
玉子
仙气
《漢語大詞典》:云轩(雲軒)
(1).云车。传说中仙人的车驾。《文选·张协〈七命〉》:“尔乃巾云轩,践朝雾。赴春衢,整秋御。”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巾,犹衣也。《淮南子》: 冯夷 、 大丙 之御也,乘云车,入云霓,游微雾。”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明 朱鼎《玉镜台记·郭璞仙术》:“我御云轩下碧虚,採 嵩山 九节蒲。”
(2).帝王的车乘。魏书·李平传:“ 平 上表諫曰:‘伏见己丑詔书,云轩鸞輅,行幸有期。’”
《漢語大詞典》:璇宫
亦作“璿宫”。
(1).玉饰的宫殿。多指王宫。 晋 王嘉 拾遗记·少昊:“ 少昊 以金德王,母曰 皇娥 ,处璇宫而夜织。” 唐 王勃 《采莲赋》:“金室丽妃,璿宫佚女。”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凝龙图於黼座,握凤历於璇宫。”
(2).传说中仙人的居所。 清 曹寅 《小游仙》诗之十:“ 上清 那用銓真誥,恰少璇宫琢玉人。”
《國語辭典》:仙界  拼音:xiān jiè
神仙生活的世界。唐。孟郊 烂柯石诗:「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红楼梦》第一五回:「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
《漢語大詞典》:仙驾(仙駕)
(1).仙人的车驾。 南朝 陈后主 《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明月照高臺,仙驾忽徘徊。” 唐 项斯 《病鹤》诗:“纵使他年引仙驾,主人恩在亦应归。”
(2).用作对仙人的敬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下士沉迷,已知其罪,幸逢仙驾,是亦前缘,忍不一度脱乎?”
(3).借称皇帝的车驾。 唐 李峤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珠履陪仙驾,金声属振车。” 唐 李峤 《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幸陪仙驾末,欣採翰林芳。”
(4).谓出游的车驾。 唐 王勃 《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下官狂走不调,东西南北之人也。流离岁月,羈旅山川,輟仙驾於殊乡,遇良朋於异县。”
《國語辭典》:木公  拼音:mù gōng
1.松科「松树」的别名。参见「松树」条。
2.神话传说中的仙人东华帝君。参见「东王公」条。
《國語辭典》:酒仙  拼音:jiǔ xiān
1.唐代诗人李白。参见「李白」条。
2.古时对酷好且善于饮酒之人的美称。《辽史。卷八九。耶律和尚传》:「晚年沉湎尤甚,人称为『酒仙』云。」也称为「酒中仙」。
《漢語大詞典》:五羊城
广州 的别名。相传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此,故称。见《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续南越志》。 唐 黄滔 《寄南海黄尚书》诗:“ 五羊城 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餘。”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庚“ 吴脩 为 广州 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穀而来。今州厅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故 广 南谓之 五羊城 。” 清 赵天锡 《三元里》诗:“ 五羊城 北 三元里 ,杀贼更番胆愈豪。”亦省作“ 五羊 ”。 唐 郑熊 《番禺杂记》:“ 广州 昔有五仙骑羊而至,遂名 五羊 。” 白炎 《游仙》诗之四:“猎猎天风下 五羊 , 罗浮 归路月昏黄。”一说 战国 时此地属 楚 , 南海 人 高固 任 楚 相,有五羊衔穀穗聚其庭,以为祥瑞,因以为地名。参阅 晋 顾微 《广州记》
《漢語大詞典》:五府
(1).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列子·周穆王:“五府为虚,而臺始成。” 张湛 注:“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
(2).即明堂。北史·牛弘传:“窃谓明堂者…… 黄帝 曰合宫, 尧 曰五府, 舜 曰总章,布政兴教,由来尚矣。”太平御览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 《礼记外传》:“ 唐 虞 为五府, 夏 谓太庙为世室, 殷 人谓路寝为重屋, 周 人谓五府为明堂。” 宋 范仲淹 《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3).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汉书·赵充国传:“后 临众 病免,五府復举 汤 。”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併后将军府为五府。”后汉书·张楷传:“﹝ 楷 ﹞五府连辟,举贤良方正,不就。” 李贤 注:“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车也。”周书·晋荡公护传:“ 保定 元年,以 护 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总於天官。”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五府,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也。”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称谓:“五府:两参政,三枢密。”
(4).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漢語大詞典》:金银台(金銀臺)
传说仙人所居的金银筑成的楼台。《文选·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臺。” 李善 注:“《汉书》: 齐威 宣 、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莱 、 方丈 、 瀛洲 。此三神山者,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而黄金白银为宫闕。”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一:“登高望 蓬 瀛 ,想象金银臺。” 明 刘基 《朗月行》:“寒光喷浸碧落外,白浪涌作金银臺。”
《漢語大詞典》:仙缘(仙緣)
(1).道家谓修道成仙的缘分。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你宿有仙缘,我岂敢秘惜大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毕竟有一种具有仙骨,结得仙缘的,方可共炼共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仙有仙骨,亦有仙缘,骨非药物所能换,缘亦非情好所能结。”
(2).谓与仙人的情缘。 清 袁枚 《子不语·妓仙》:“女谓生曰:‘君诸亲友已在山下访寻,宜速返。’生不肯行。女曰:‘仙缘有待,君再来未晚。’”
《漢語大詞典》:琼海(瓊海)
(1).仙人的居所。 宋 辛弃疾 《洞仙歌·浮石山庄》词:“僊人琼海上,握手当年,笑 许君 携半山去。”
(2).太空云海。《群英类选·泰和记·谢东山雪朝试儿女》:“银河泻,琼海翻,望长空梨花舞残。”
(3).指 海南岛 。宋史·杨愿传:“﹝ 杨愿 ﹞谓:‘ 光 ( 李光 )纵横倾险,子弟宾客往来 吴 越 ,诱人上书,动摇国是。’ 光 再移謫 琼海 。” 清 周亮工 《与林铁崖》诗:“好语传 琼海 ,人来前岁初。”
(4).指 琼州海峡 。 清 赵翼 《题稚存〈万里荷戈集〉》诗:“又教 子瞻 渡 琼海 ,总为任昧开天荒。”
《漢語大詞典》:易迁(易遷)
仙人所居宫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六月十九日有五女人来,第一 易迁 领学仙妃 赵夫人 ,第二 易迁 左嬪 王夫人 ,第三 易迁 右嬪 刘夫人 ,第四 易迁 都司学 陶夫人 ,第五 易迁 受学 李飞华 。” 唐 郑璧 《文燕润卿不至》诗:“已知羽驾朝金闕,不用烧兰望玉京。应是 易迁 明月好, 玉皇 留看舞 双成 。”
《漢語大詞典》:羽服
仙人或道士的衣服。黄庭内景经·隐影:“羽服一整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 梁丘子 注:“上清宝文仙人有五色羽衣。”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飡嘉食而却老,振羽服於清都。” 唐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诗:“萧萧白髮出宫门,羽服星冠道意存。”《宣和遗事》前集:“神霄宫殿五云间,羽服黄冠缀晓班。”
《漢語大詞典》:玉子
(1).玉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 唐 张鷟 《游仙窟》:“自怜无玉子,何日见 琼英 。” 元 张宪 《玉壶歌》:“ 蓝田 四万八千亩,玉子团圞大如斗。”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叶尔羌河 产玉子,如斗如碗,如拳如粟,曾有重三百斤者,五色皆备。”
(2).玉制的围棋子。 南朝 梁武帝 《围棋赋》:“枰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元玉。” 唐 杜牧 《送国棋王逢》诗:“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簷雨竹萧萧。” 宋 陆游 《春晴》诗:“静喜香烟縈曲几,卧惊玉子落纹枰。” 清 陆葇 《燕山亭》词:“楸局未停,玉子声声。”
(3).侍奉仙人的仙童。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九三:“先差玉子开南殿,后遣青龙入紫微。”
(4).仙人名。 晋 葛洪 神仙传·玉子:“ 玉子 者,姓 韦 名 震 , 南郡 人也。 周幽王 徵之不起……后入 崆峒山 合丹,白日升天而去。”
《國語辭典》:仙气(仙氣)  拼音:xiān qì
灵秀脱俗的气质。如:「他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带著一股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