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宝仗(寶仗)
天子的仪仗。 唐 李峤 《上应天神龙皇帝册文》:“宝仗似亿千之衞,天仪成丈六之容。” 元 李存 《和吴宗师滦京》诗:“露透地椒清宝仗,风生天棘满旍。” 明 金幼孜 《元夕赐午门观灯》诗:“春散炉烟浮树暖,月移宝旂映花妍。”
分類:仪仗帝王
《漢語大詞典》:春仗
帝王春日行幸的仪仗。 唐 沈佺期 《昆明池侍宴应制》诗:“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宋 秦观 《次韵宋履中近谒大庆退食馆中》:“迎謁晓廷清蹕近,退穿春仗綵旓间。”
《漢語大詞典》:移仗
谓天子出行。 唐 郭湜 《高力士传》:“因此被贼臣 李辅国 阴谋不轨,欲令猜阻,更树勋庸,移仗之端,莫不由此。”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政治·巡幸:“天子出行曰移仗。”
分類:出行帝王
《骈字类编》:枪仗(枪仗)
宋史兵志福建路枪仗手元丰元年转运使蹇周辅言廖恩为盗以枪仗手捕杀乃有冒枪仗手之名乘贼势惊扰村落患有甚于廖恩者诏犯者特加刺配周辅请额定枪仗手人数岁习阅之
《國語辭典》:细仗(細仗)  拼音:xì zhàng
古代皇帝或皇太子在朝会或出巡前的卫仗队之一。《宋史。卷一四三。仪卫志一》:「宋初,因唐、五代之旧,讲究修葺,尤为详备。其殿庭之仪,则有黄麾大仗、黄麾半仗、黄麾角仗、黄麾细仗。」
《漢語大詞典》:麾仗
旌旗仪仗。《宋史·乐志九》:“导以麾仗,奏以金石。”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鑾舆麾仗,一应法物,早为完缮。”
分類:旌旗仪仗
《漢語大詞典》:法仗
法物仪仗。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一:“功既即奉迎,法仗迭簫鼓。”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登闻鼓:“《笔谈》言 洛京 留臺有旧案,言国初取索卤簿法仗,报言:‘本京卤簿,因 清泰 间 末帝 将带逃走,不知所在。’人传以为笑。”
分類:法物仪仗
《漢語大詞典》:入仗
进入仪卫队。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五十韵》:“侍臣諳入仗,厩马解登仙。”旧唐书·突厥传上:“ 玄宗 发都,至 嘉会顿 ,引 頡利发 及诸蕃酋长入仗,仍与之弓箭。”旧唐书·突厥传上:“自是常令 突厥 入仗驰射。”
《漢語大詞典》:霜仗
闪耀着寒光的仪仗。 唐 李白 《侍从游宿温泉宫》诗:“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 唐 杨巨源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诗:“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凤闕前。”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万竹排霜仗,千荷卷翠旗。”
《漢語大詞典》:排仗
(1).排设仪仗。一般指帝王早朝时的仪式。 唐 王建 《赠胡泟将军》诗:“半夜进儺当玉殿,未明排仗到铜壶。” 宋 陆游 《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诗:“筑城絶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2).指仪仗队列。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挟刀在衣中,外袭宽衣若听事,伺立 延春门 排仗内。”
《韵府拾遗 漾韵》:千仗
任瀚诗河岳万灵随驻辇衣冠千仗扈行宫
《漢語大詞典》:唤仗
唐 宋 天子上朝的仪式之一。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方 唐 盛时,立仗於 宣政 ,天子坐紫宸,而 金吾殿 中细仗自东西上閤门入,谓之唤仗。”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玉堂却对 邓公 直,北门唤仗听风雷。”宋史·礼志二十:“入閤仪。 唐 制:天子日御正衙以见羣臣,必立仗。朔望荐食陵寝,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乃自正衙唤仗由 宣政 两门而入,是谓东、西上閤门,羣臣俟於正衙者因随以入,故谓之入閤。”
《國語辭典》:立仗马(立仗馬)  拼音:lì zhàng mǎ
排立在宫门前的仪仗马。比喻畏祸而不敢直谏的臣子。《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列传上。李林甫》:「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國語辭典》:笔仗(筆仗)  拼音:bǐ zhàng
1.笔迹、笔墨。明。高明《琵琶记。伯喈五娘相会》:「细端详,这是谁笔仗?觑著他教我心儿好感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只要记得那『八股』的范围格局,那文章的魄力之厚薄,气机之畅塞,词藻之枯腴,笔仗之灵钝,古文时文,总是一样的。」
2.笔战。如:「他俩常因意见不同而在报章杂志上打笔仗,私下却是极要好的朋友。」
《骈字类编》:丹仗
唐 李乂 奉和幸大荐福寺 碧楼披玉额,丹仗导金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