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他缘觉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他缘大乘心与觉心不生心。十住心中之二心。
他缘大乘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六。法相宗之住心也。起无缘之慈而为济度他之大乘行之住心也。他缘者,谓缘他之众生。大日经一曰:「大乘行发无缘乘心,法无我性。」此无字之梵语莽钵罗,有无与他之二义。故疏为他缘乘与无缘乘之二释。疏二曰:「梵音莽钵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谓发平等大誓为法界众生行菩萨道,乃至诸一阐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当以种种方便折伏摄受皆令同入此乘,约此无缘大悲故名他缘乘。又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他宝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他人之宝。以譬于己无益。华严经偈曰:「譬如贫穷人,昼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止观七曰:「印心作观,非数他宝。」
他鞞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体毗履,他毗利。上座部之梵名。慧琳音义七十三曰:「他鞞罗,唐云上座部,或云尊宿也。」(参见:体毗履)。梵Sthavira。
自他不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不二门之一。
【三藏法数】
自即自己,他谓他机,此就三法论也。佛法、众生法,皆名为他;唯己心法,名之为自。以由十界互具,则心、佛、众生各有生佛。若己生佛显,则与他佛、生佛同,俱为能化;唯他众生生佛,而为所化。故云他生他佛尚与心同,况己心生佛,宁乖一念?既同一念,自他岂殊,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
自行化他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自利利他。菩萨之万行不出此二者。法华文句八之一曰:「别论:口业是化他,自意是自行。通论:三业自轨即是自行之法,三业之教诏即化他之法。」宗镜录三十四曰:「了一心自行化他。」
【佛学常见辞汇】
又叫做自利利他,即一方面自己修行一方面又教化他人。
自利利他
【佛学大辞典】
(术语)声闻缘觉之行为自利,诸佛菩萨之行为自利利他。遗教经曰:「自利利人,法皆是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
自损损他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利利他之反也。般舟赞曰:「纵此贪瞋火自损损他。」群疑论二曰:「毁其正见自损损他。」
多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Tatha%,又作多咃,译曰如,灭。智度论四十八曰:「多他,秦言如。」可洪音义十五下曰:「多咃,此云灭谛,或作多簸,或作踏部。」
多他阿伽陀
【佛学大辞典】
(术语)Tatha%gata,译言如去。见智度论四十八,(参见:多陀阿伽度)
多陀阿伽度
【佛学大辞典】
(术语)Tatha%gata,又作怛闼阿竭,多陀阿伽陀,多陀阿伽驮,怛他檗多,怛他檗多夜,多陀竭,怛萨阿竭。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于如实之人。」(Tatha%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a%-a%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玄应音义三曰:「怛萨阿竭,大品经作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慧琳音义十六曰:「多陀竭,正音云怛他檗多,唐云如来也。」仁王经仪轨曰:「阿佗檗多夜,此云如来。」注维摩经九:「什曰:多陀怛伽度,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说,故名如。著佛以安稳道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安稳去,此佛亦如是去也。」大疏一曰:「梵本云怛他揭多,怛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一切诸佛如法实相知解,知已亦如诸法实相为众生说。今佛复如是,故名如实知者,亦名如实说者。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名如去。释论具含四义,然古译多云如来,有部戒本云如去,阿阇梨意存如去如说,今且顺古题也。」
步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浮图)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他作苦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为阿支罗迦叶说苦非自作、非他作、非共作、非无因作,迦叶因而见谛得道,触于牛而死,入灭。
伽他
【佛学大辞典】
(杂名)译曰颂。(参见:伽陀)
伽陀
【佛学大辞典】
(饮食)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见:何伽陀)。【又】(术语)Ga%tha%,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三十二字者,谓之为首卢伽陀S/loka。二别,必以四句而文义具备者,不问三言乃至八言等必要四句,是谓之结句伽陀。伽陀有此通别二种,因而通之伽陀,单译为句,别之伽陀,译为颂。次,结句伽陀之中又有二种:一单独结句以演法义,又赞叹佛德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伽陀,译为孤起颂,或不重颂。二前说之散文经义重结于伽陀者,于十二部经中称之为祇夜Geya,谓为应颂,或重颂。故伽陀之言,有二重之通别。嘉祥法华义疏三曰:「偈有二种:一首卢偈,凡三十二字。盖是外国数经之法,数经之法者,莫问长行与偈,但具三十二字,便名一首卢偈也。」净土论注曰:「偈是句数义。」(此首卢伽陀之释)。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伽陀,此翻为颂,颂者美也、歌也,颂中文句极美丽故,歌颂之故,讹略云偈。」西域记三曰:「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唐言颂,颂三十二言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伽陀此方当颂,或言摄,言诸圣人所作,不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陀。案西国数经之法,皆以三十二字,为一伽陀,或言伽他,讹也。旧言偈者,亦伽陀之讹也。」(已上结句伽陀之总释)。大乘义章一曰:「伽陀此翻名为不重颂偈,直以偈言显示诸法,故名伽陀。」玄义一下曰:「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同六上曰:「伽陀者,一切四言五言七九等偈,不重颂者,皆名伽陀也。」法华玄论六之一曰:「伽陀此云不重颂,亦略云偈耳,四句为颂,如此间诗颂也。」(已上结句伽陀之别释)。
【三藏法数】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或名不颂颂,谓不颂长行也;或名直颂,谓直以偈说法也。
【三藏法数】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谓不颂长行之文,但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亦名孤起。如楞严经中,阿难赞佛偈云:妙湛总持不动尊。等是也。(楞严,梵语具云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三藏法数】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谓不颂长行之文,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亦名孤起,如楞严经中阿难赞佛偈云:妙湛总持不动尊等是也。(楞严,梵语具云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三藏法数】
梵语伽陀,华言讽颂。谓不颂长行,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
伽兰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译曰结节,教文之一结一节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伽兰他,译为结,亦曰节,谓义类各相结属故曰结。又摄义令不散故云结,义类各有分限故云节。」Grantha。
那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Nada,又与Nadi那地,那提同。译言江,海。(参见:那提)
那提
【佛学大辞典】
(杂语)Nadii,译言河,或江。又河名。法华文句曰:「那提,此翻河亦江。」慧琳音义二十曰:「那提河名。」西域记八曰:「捺地迦叶波,旧曰那提迦叶,讹也。」法华玄赞一曰:「梵云捺地,言那提讹。」【又】(人名)Nadii fun!yopa%ya,比丘名。续高僧传五曰:「那提三藏,此云福生具依,梵语则云布焉伐耶。以言烦多故,此但讹略而云那提也,本中印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