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中新世  拼音:zhōng xīn shì
地质学上指地质年代,介于渐新世和上新世之间。约相当七百万年前至二千六百万年前期间。化石證据显示,较进化的灵长类包括猿和类人猿,在此一时期都已出现。
《国语辞典》:中胚层(中胚层)  拼音:zhōng pēi céng
介于外胚层与内胚层间的结构。出现于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以脊椎动物而言,肌肉、结缔组织、软骨、硬骨、血液、骨髓、淋巴组织、体腔、肾脏、子宫、生殖腺、肾上腺皮质等,均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国语辞典》:中短波  拼音:zhōng duǎn bō
介于中波和短波之间,波长约从五十公尺到二百公尺的无线电波。
《国语辞典》:厄尔巴岛(厄尔巴岛)  拼音:è ěr bā dǎo
Elba Isand
岛名。位于地中海北部,介于义大利半岛与科西嘉岛之间,属于义大利,法国拿破崙一世曾被流放于此。
《国语辞典》:鞑靼海峡(鞑靼海峡)  拼音:dá dá hǎi xiá
Tatar Strait
海峡名。在亚洲东北部,介于亚洲大陆和库页岛之间,宽度从七公里至三百四十二公里,全长约六百三十二公里。南连日本海,北经库页湾(萨哈林湾)通鄂霍次克海。黑龙江出口即在鞑靼海峡北端。
《国语辞典》:大陆隆起(大陆隆起)  拼音:dà lù lóng qǐ
介于大陆斜坡和深海平原之间的海床,坡度介于0.5度至1度。
《国语辞典》:孟加拉  拼音:mèng jiā lā
Bengal
1.国名。位于南亚东北部。参见「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条。
2.地名。位于印度东北部,濒孟加拉湾。原为英属印度的一省,现分属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首府为加尔各答。
3.海湾名。位于印度洋东北部,介于印度、缅甸、马来半岛之间。入湾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等。沿湾重要港口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等。近海有大量浮游生物。
《国语辞典》:类金属(类金属)  拼音:lèi jīn shǔ
化学元素的一类。导电性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会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且类金属中的导电性亦会因其中含有微量的杂质而剧增,此一性质的利用已成为今日整个半导体及电子工业的基础。
《国语辞典》:来令片(来令片)  拼音:lái lìng piàn
1.物体内面的夹里。由英语lining 翻译得名。如衬里、衬垫、内衬。
2.煞车组件之一,介于煞车蹄片与煞车鼓间的摩擦材料。它的作用在迫使车轮转速减低,与地面的摩擦作用加大,而将车辆煞停。
《国语辞典》:西兰岛(西兰岛)  拼音:xī lán dǎo
Sjaelland
岛名。介于日德兰半岛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之间,为丹麦的一部分,扼波罗的海咽喉。面积二千六百八十平方公里,土地肥沃,盛产麦类,畜牧业甚盛。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此岛东侧,是丹麦的最大都市及第一大港。
《国语辞典》:文字画(文字画)  拼音:wén zì huà
文字学家称中国初期的文字。因其形状介于图画与象形文字之间,称为「文字画」。
《国语辞典》:万那杜(万那杜)  拼音:wàn nà dù
Vanuatu
国名。位于西南太平洋,介于澳洲与斐济之间。参见「万那杜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杉林溪  拼音:shān lín xī
介于溪头与阿里山之间的森林游乐区。属南投县,占地约四十公顷,风景据点有青龙瀑布、石井矶、燕庵等。
《国语辞典》:浅海区(浅海区)  拼音:qiǎn hǎi qū
指介于海面与海面下二百公尺间的区域。参见「浅海」条。
《国语辞典》:前意识(前意识)  拼音:qián yì shì
心理学上精神分析论者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一个意识层次。为英文preconscious的意译。前意识的经验目前不在意识之中,但可以被触接提取至意识层次。其与潜意识的最大差别在:潜意识中积存的经验,人无法记忆;而前意识中的经验是可以记忆。在作精神分析时,把个人潜意识中的经验唤回到意识层次,中间必须经过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