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7,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今旦
其今
今晚
悲今
今回
起今
今分
正今
准今
今稀
今体
今下
谈今
證今
讫今
《漢語大詞典》:今旦
今朝,今日。史记·孟尝君列传:“今旦 代 从外来。” 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唐 韩愈 《杏花》诗:“今旦胡为忽惆悵,万片飘泊随西东。”
分類:其日
《国语辞典》:其今  拼音:qí jīn
如今、现今。《书经。吕刑》:「其今尔何惩,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
分类:如今现今
《国语辞典》:今晚  拼音:jīn wǎn
今天晚上。如:「今晚我们要去逛百货公司。」《水浒传》第二回:「你可今晚先去,分付庙祝,教他来日早些开庙门。」
分类:今天
《韵府拾遗 侵韵》:悲今
刘孝绰咏百舌诗昔闻屡欢昔今听忽悲今
《漢語大詞典》:今回
这次;此回。 茅盾 《子夜》十九:“而且即使今回不是‘空心汤圆’, 吴荪甫 也不能不怪 唐云山 太糊涂了。”
分類:这次
《漢語大詞典》:起今
从今,从现在开始。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壬:“朝廷设科取士,门目至多,有官者令诣吏曹,未仕者即归礼部。此外更或延引,则为冗长,起今更不得荐闻。” 宋 王溥 五代会要·起请杂录:“起今后凡有诸色前资,若合命官者,除近曾任朝官,及有科第歷清资官为众所知外,并须追到前任告敕,中书点检,方可进拟。”
分類:现在
《漢語大詞典》:今分
楷书的别称。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分变:“楷书为‘今分’, 蔡希综 、 刘熙载 説也。”
分類:楷书
《韵府拾遗 侵韵》:正今
徐铉校说文序大抵此书务援古以正今不徇今而违古
《韵府拾遗 侵韵》:准今(准今)
汉书董仲舒传夫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共是天下古独大治以古准今壹何不相逮之远也
《韵府拾遗 微韵》:今稀
杨万里诗自天持一节到日是新年身退名逾重今稀古则然
《漢語大詞典》:今体(今體)
文章、诗歌、书法都有今体,以别于古体。(1)指骈俪文体。梁书·庚肩吾传:“远则 扬 、 马 、 曹 、 王 ,近则 潘 、 陆 、 颜 、 谢 ,而观其遣辞用心,子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旧唐书·李商隐传:“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章二:“所谓‘今体’,就是指的四六骈文。”(2)指 唐 代的律诗。参见“ 今体诗 ”。(3)指楷书书体。法书要录卷三引 唐 虞世南 《书旨述》:“俯於众美,会滋简易,制成今体,乃穷奥旨。”
《漢語大詞典》:今下
现时;眼下。晋书·甘卓传:“正当虑吾危朝廷邪?吾今下唯除姦兇耳。”
分類:现时眼下
《韵府拾遗 侵韵》:谈今(谈今)
方岳诗辟雍诸儒坐读书谈古谈今自惊愕
《韵府拾遗 侵韵》:證今
宋史韩冑冑传时召侍从问战守计肖冑条奏千馀言吏部尚书席益叹曰援古證今切于时用非世官不能也
《漢語大詞典》:讫今(訖今)
至今。讫,通“ 迄 ”。《汉书·王莽传中》:“ 秦 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敝。” 清 朱圭 《书冯氏家藏诰状札付后》:“自 元 至正 丙午讫今 乾隆 乙巳,四百二十年之系,确然可考者,赖此三纸之存。”
分類: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