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今世无工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韩愈十·送杨少尹序〉~5623~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邱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典故
今为时怜

相关人物
刘骜(汉成帝)


《汉书》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
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例句

赫赫萧京兆,今为时所怜。 杜甫 遣兴五首

典故
三星曙
 
三星照户
  
今夕何年


《诗经·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例句

三星照户春空尽,一树桃花竟不言。 刘商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今宵复何夕,鸣佩坐相随。 姚合 喜马戴冬夜见过期无可上人不至

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戴叔伦 二灵寺守岁

玉漏三星曙,铜街五马逢。 李贺 恼公

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 杜甫 今夕行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杜甫 赠卫八处士

帝子乘龙夜,三星照户前。 梁铉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 贾岛 友人婚杨氏催妆

今夕复何夕,归休寻旧欢。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典故
今夕是何年

相关人物
牛僧孺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九〈杂传记六·周秦行记〉~408~
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馀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如贵香,因趋进行,不知厌远。见火明,意庄家,更前驱,至一宅,门庭若富家。有黄衣阍人曰:「郎君何至?」馀答曰:「僧孺姓牛,应进士落弟,本往大安民舍,误道来此,直乞宿,无他。」中有小髻青衣出,责黄衣曰:「门外谓谁?」黄衣曰:「有客有客。」黄衣入告,少时出曰:「请郎君入。」馀问谁大宅,黄衣曰:「但进,无须问。」入十馀门,至大殿,蔽以珠帘,有朱衣黄衣阍人数百。立阶,左右曰:「拜。」帘中语曰:「妾汉文帝母薄太后,此是庙,郎君不当来,何辱至此?」馀曰:「臣家宛叶,将归失道,恐死豺虎,敢托命。」语讫,太后命使轴帘避席曰:「妾故汉室老母,君唐朝名士,不相君臣,幸希简敬,便上殿来见。」太后著练衣,状貌瑰玮,不甚年高。劳馀曰:「行役无苦乎?」召坐。食顷,闻殿内有笑声。太后曰:「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呼左右屈二娘子出见秀才。良久,有女子二人从中至,从者数百。前立者一人,狭腰长面,多发不妆,衣青衣,仅可二十馀。太后曰:「高祖戚夫人。」馀下拜,夫人亦拜。更一人,柔肌稳身,貌舒态逸,光彩射远近,多服花绣,年低太后。后曰:「此元帝王嫱。」余拜如戚夫人,王嫱复拜。各就坐,坐定,太后使紫衣中贵人曰:迎杨家潘家来。」久之,空中见五色云下,闻笑语声寝近。太后曰:「杨家至矣。」忽车音马迹相杂,罗绮焕耀,旁视不给。有二女子从云中下,余起立于侧,见前一人,纤腰修眸,仪容甚丽,衣黄衣,冠玉冠,年三十许。太后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伏谒,拜如臣礼。太真曰:「妾得罪先帝(先帝谓肃宗也),皇朝不置妾在后妃数中,设此礼,岂不虚乎?不敢受。」却答拜。更一人,厚肌敏视,小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博衣。太后曰:「齐潘淑妃。」余拜之如妃子。既而太后命进馔,少时馔至,芳洁万端,皆不得名,馀但欲充腹,不能足食。已更具酒,其器用尽如王者。太后语太真曰:「何久不来相看?」太真谨容对曰:「三郎(天宝中。宫人呼玄宗多曰三郎)数幸华清宫,扈从不得至。」太后又谓潘妃曰:「子亦不来,何也?」潘妃匿笑不禁,不成对。太真乃视潘妃而对曰:「潘妃向玉奴(太真名也)说,懊恼东昏侯疏狂,终日出猎,故不得时谒耳。」太后问余:「今天子为谁?」馀对曰:「今皇帝先帝长子。」太真笑曰:「沈婆儿作天子也,大奇。」太后曰:「何如主?」馀对曰:「小臣不足以知君德。」太后曰:「然无嫌,但言之。」馀曰:「民间传圣武。」太后首肯三四。太后命进酒加乐,乐妓皆年少女子。酒环行数周,乐亦随辍。太后请戚夫人鼓琴,夫人约指玉环,光照于座(《西京杂记》云:「高祖与夫人环,照见指骨也」),引琴而鼓,其声甚怨。太后曰:「牛秀才邂逅到此,诸娘子又偶相访,今无以尽平生欢。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赋诗言志,不亦善乎?」遂各授与笺笔,逡巡诗成。太后诗曰:「月寝花宫得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汉家旧是笙歌处,烟草几经秋复春。」王嫱诗曰:「雪里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痕新。如今最恨毛延寿,爱把丹青错画人。」戚夫人诗曰:「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强。」太真诗曰:「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禦床。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宫不复舞《霓裳》。」潘妃诗曰:「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业宫非。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再三邀馀作诗,馀不得辞,遂应命作诗曰:「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别有善笛女子,短发丽服,貌甚美,而且多媚。潘妃偕来,太后以接座居之,时令吹笛,往往亦及酒。太后顾而问曰:「识此否?石家绿珠也。潘妃养作妹,故潘妃与俱来。」太后因曰:「绿珠岂能无诗乎?」绿珠乃谢而作诗曰:「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翠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诗毕,酒既至,太后曰:「牛秀才远来,今夕谁人为伴?戚夫人先起辞曰:「如意成长,固不可,且不可如此。」潘妃辞曰:「东昏以玉儿身死国除,玉儿不宜负也(明抄本作他)。」绿珠辞曰:「石卫尉性严急,今有死,不可及乱。」太后曰:「太真今朝光帝贵妃,不可言其他。」乃顾谓王嫱曰:「昭君始嫁呼韩单于,复为株累弟单于妇,固自用(「用」原作「困」,据明抄本改),且苦寒地胡鬼何能为?昭君幸无辞。」昭君不对,低眉羞恨。俄各归休,馀为左右送入昭君院。会将旦,侍人告起,昭君垂泣持别。忽闻外有太后命,余遂出见太后。太后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还,便别矣,幸无忘向来欢。」更索酒,酒再行已,戚夫人、潘妃、绿珠皆泣下,竟辞去。太后使朱衣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时始明矣,余就大安里,问其里人,里人云:「此十馀里,有薄后庙。」馀却回,望庙宇,荒毁不可入,非向者所见矣。余衣上香经十馀日不歇,竟不知其何如。

例句

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戴叔伦 二灵寺守岁

典故
今宵一醉为故人


《三国志》卷十一〈魏书·邴原传〉~350~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也。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辽东太守公孙度畏恶欲杀之,尽收捕其家,政得脱。度告诸县:「敢有藏政者与同罪。」政窘急,往投原,原匿之月馀,时东莱太史慈当归,原因以政付之。既而谓度曰:「将军前日欲杀刘政,以其为己害。今政已去,君之害岂不除哉!」度曰:「然。」原曰:「君之畏政者,以其有智也。今政已免,智将用矣,尚奚拘政之家?不若赦之,无重怨。」度乃出之。原又资送政家,皆得归故郡。原在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后得归,太祖辟为司空掾。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崔琰为东曹掾,记让曰:「徵事邴原、议郎张范,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清静足以厉俗,贞固足以干事,所谓龙翰凤翼,国之重宝。举而用之,不仁者远。」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太祖征吴,原从行,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原别传》曰:「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原旧能饮酒,自行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颍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典故
事逐孤鸿尽去
 
流水今何在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典故
谁谓古今隔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诗丁·行旅上·七里濑〉~24~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唐·李善注引郭象《庄子注》曰:「人性有变,古今不同。」
典故
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全唐诗》卷一百九〈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借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國語辭典》:今日  拼音:jīn rì
1.今天。如:「今日事,今日毕。」《三国演义》第八回:「司徒王允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
2.目前、现在。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红楼梦》第四四回:「原来贾母说今日不比往日,定要叫凤姐痛乐一日。」
《國語辭典》:至今  拼音:zhì jīn
直到现在。《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文选。王粲。咏史诗》:「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國語辭典》:今年  拼音:jīn nián
说话时的这一年。《文选。李密。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宋。苏轼〈九日黄楼作〉诗:「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分類:本年一年
《國語辭典》:古今  拼音:gǔ jīn
古代与现代。《儒林外史》第八回:「两弟兄凭舷痛饮,谈说古今的事。」
分類:古今现今
《國語辭典》:于今  拼音:yú jīn
1.至今。《书经。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离绝以来,于今三年,无一日而忘前好。」
2.如今。《史记。卷一○○。季布传》:「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
《國語辭典》:于今(於今)  拼音:yú jīn
如今、现在。《汉书。卷六。武帝纪》:「稽诸往古,制宜于今。」《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國語辭典》:今朝  拼音:jīn zhāo
1.今天早上。《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2.现在。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仆射姑。」
《漢語大詞典》:今朝
本朝。指当时所在的王朝。《敦煌曲子词·望远行》:“行人南北尽歌謡,莫把 尧 舜 彼(比)今朝。” 宋 范仲淹 《朝贤送定惠大师诗序》:“如近代之 陆龟蒙 、 陈陶 ,今朝 雍丘 邢敦 、 钱唐 林逋 ,或执节坚介,或放词雅远,皆四方之闻人。”
《國語辭典》:今夕何夕  拼音:jīn xì hé xì
今夜是何夜?指今晚不同于寻常的夜晚。多用作惊喜庆幸之辞。《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宋。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词:「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分類:赞叹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