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仇 → 讐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无仇(無仇)
没有仇恨、敌对。《淮南子·道应训》:“昔 武王 伐 紂 ,破之 牧野 ……去舍露宿,以示平易;解剑带笏,以示无仇。”
(1).无与伦比;无可匹敌。 汉 王粲 《闲邪赋》:“夫何英嫒之丽女,貌洵美而艳逸;横四海而无仇,超遐世而秀出。”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实东南之大府,号天下之无仇。”
(2).没有匹偶。 宋 范成大 《惜交赋》:“余既有此淑质兮,昔幽处而无仇。悵佳人之眇覿兮,走六漠而周求。”
《漢語大詞典》:仇虏(仇虜)
指被俘的敌手。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朝为仇虏,夕为上将。”
分類:被俘敌手
《漢語大詞典》:仇饷(仇餉)
谓杀饷者而夺其食物。饷,用食物等款待。书·仲虺之诰:“乃 葛伯 仇餉,初征自 葛 。” 孔 传:“ 葛伯 游行,见农民之餉於田者,杀其人,夺其餉,故谓之仇餉。仇,怨也。”说郛卷五六引《安雅堂酒令》:“要其有酒食, 葛伯 遂夺之。善哉先师言,仇餉岂虚辞。”参阅孟子·滕文公下
分類:食物款待
《國語辭典》:仇杀(仇殺)  拼音:chóu shā
因仇恨而互相残杀。明。唐顺之〈运使张东洛墓碑铭〉:「诸苗有仇杀积十馀年不解者。公与刻日为盟,遂解去。自是贤声著蛮中。」
分類:仇恨残杀
《漢語大詞典》:家仇
家族或家庭的怨仇。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使我获报家仇,得雪冤耻,是判官恩德也。”
《國語辭典》:仇隙  拼音:chóu xì
因怨恨而生的裂痕。《红楼梦》第八六回:「你与张三到底有什么仇隙?毕竟是如何死的?实供上来。」《老残游记》第五一回:「委实我同他家也没有这大的仇隙。」
《國語辭典》:仇视(仇視)  拼音:chóu shì
以仇敌相待。明。李东阳〈书宋诸贤墨迹后〉:「吕非纯才,仇视诸贤,无足深论。」
《國語辭典》:仇恨  拼音:chóu hèn
因敌对而产生的憎恨。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一笑释仇恨,百金交弟兄。」《红楼梦》第六一回:「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
《國語辭典》:寻仇(尋仇)  拼音:xún chóu
为仇隙而报复。如:「这件因寻仇而造成的伤害案,正由警方调查处理中。」
分類:故意作对
《國語辭典》:仇英  拼音:qiú yīng
人名。字实父,号十洲,生卒年不详,明太仓人。性嗜画,擅长临摹唐宋名笔,以工画仕女著名,神采生动,卓绝当时,为明代四大家之一。
《國語辭典》:仇仇  拼音:qiú qiú
傲慢的样子。《诗经。小雅。正月》:「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分類:傲慢
《漢語大詞典》:仇仇
怨敌。 鲁迅 《华盖集·杂感》:“这都是现世的仇仇,他们一日存在,现世即一日不能得救。”一本作“ 仇讎 ”。
《漢語大詞典》:执仇(執仇)
见“ 执讎 ”。
《漢語大詞典》:执雠(執讎)
亦作“ 执仇 ”。 结仇。国语·越语上:“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讎,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切不可因一句话就记上书,执仇为恨也。”
分類:结仇
《漢語大詞典》:章仇
复姓。 唐 韦述 《章仇玄素神道碑》:“ 雍王 章邯 为 汉 所并,子孙居 仇山 ,因号 章仇氏 。”
分類:复姓
《漢語大詞典》:雪仇
亦作“ 雪讎 ”。 洗除仇怨;报仇。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而五年未闻敢死之士,雪仇之臣,奈何而有功乎?”三国志·魏志·蒋济传:“ 勾践 养胎以待用, 昭王 恤病以雪仇。”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故不谓其杀戮忠良,败坏国事,而反谓其能雪讎復土,谬归以中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