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仇 → 讐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仇视(仇視) 拼音:chóu shì
以仇敌相待。明。李东阳〈书宋诸贤墨迹后〉:「吕非纯才,仇视诸贤,无足深论。」
《漢語大詞典》:嫉视(嫉視)
犹仇视。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 满清 政府之政策,质言之,一嫉视异种,自私自便,百折不变之虐政而已。”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七:“他不喜欢穷人,嫉视那些替穷人办事的干部。”
《國語辭典》:怨仇 拼音:yuàn chóu
1.怨恨仇视。《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
2.怨恨的人。《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宋。
苏轼 :「臣人所惧者,讥刺既众,怨仇实多。」
《國語辭典》:交恶(交惡) 拼音:jiāo wù
感情破裂,彼此憎恨仇视。《左传。隐公三年》:「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新五代史。卷四七。杂传。马全节传》:「自出帝与契丹交恶,全节未尝不在兵间。」
《國語辭典》:敌意(敵意) 拼音:dí yì
怀著仇恨、不友善的态度。如:「他的眼神充满敌意,让人难以接近。」
《國語辭典》:敌视(敵視) 拼音:dí shì
以对抗、仇视的态度相对待。如:「他那种敌视的眼神,让周遭的人无法接近他。」
《漢語大詞典》:仇外
憎恨仇视外国。例如:盲目仇外。
《國語辭典》:乌眼鸡(烏眼雞) 拼音:wū yǎn jī
一种善斗的鸡。比喻强悍好斗的人。《金瓶梅》第一一回:「如今把俺们也吃他活埋了,弄的汉子乌眼鸡一般,见了俺们便不待见!」《红楼梦》第七五回:「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也作「黧鸡」、「五眼鸡」。
《国语辞典》:反目成仇 拼音:fǎn mù chéng chóu
双方从和睦的关系转变成仇视敌对的状态。如:「他们兄弟两因意见不合而反目成仇。」
《漢語大詞典》:视为寇雠(視爲寇讎)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后因以“视为寇讎”比喻极端仇视。
《镜花缘》第十二回:“倘明哲君子,洞察其奸,於家中妇女不时以正言规劝,以三姑六婆视为寇讎,诸事预为防范,毋许入门,他又何所施其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