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仇 → 讐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疾恶如仇(疾惡如仇)  拼音:jí è rú chóu
憎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敌一般。「仇」文献异文作「雠」。《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奉公不挠,疾恶如雠。」《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邕传》:「邕少习文章,疾恶如雠,不容于众。」也作「嫉恶如仇」。
《漢語大詞典》:嫉贪如雠(嫉貪如讎)
对贪污如同对仇敌一样痛恨。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 吴南溪 方伯 生平洁介,嫉贪如讎。”
《國語辭典》:嫉恶如仇(嫉惡如仇)  拼音:jí è rú chóu
憎恨邪恶的人或事如同仇敌一般。「仇」文献异文作「雠」。《旧唐书。卷一七九。孔纬传》:「纬器志方雅,嫉恶如雠。」也作「疾恶如仇」、「疾恶若仇」、「嫉恶若仇」。
《漢語大詞典》:雠克(讎尅)
亦作“讐剋”。仇敌。 唐 无名氏 《续玄怪记·临海射人》:“我有讐尅,明日当战,君可见助。”
分類:仇敌
《國語辭典》:誓不两立(誓不兩立)  拼音:shì bù liǎng lì
立誓绝对不和敌对的人并立于天地之间。形容仇恨极深。《七侠五义》第五七回:「好病夫呀!我与你誓不两立了。」《彭公案》第八七回:「淫贼往那里走,你这里来,我与你誓不两立。」
《漢語大詞典》:视如寇仇
寇仇:仇敌。看作仇敌一样。例如: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分類:仇敌看作
《漢語大詞典》:冥雠(冥讎)
死者的仇敌。 唐 陈子昂 《国殇文》:“壮士虽死精魂用,凶丑尔讎不可纵……苟前失之未远,儻冥讎之在哉。呜呼魂兮念归来。”
分類:死者仇敌
《國語辭典》:腼颜事仇(靦顏事仇)  拼音:tiǎn yán shì chóu
腼颜,厚著脸皮。事,侍奉。腼颜事仇指厚著脸板,侍奉仇敌。形容人不知羞耻,不能分辨是非。如:「君子自有坚持,要我腼颜事仇,宁死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