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29,分149页显示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129 130 131 132 下一页
刘维仁(字 孔安 )
顾仁
何弘仁(字 仲渊、书台 )
林宗仁(字 慈源 号 铜溪 )
马科( 怀仁伯 )
史能仁
屠斯立(字 仁伯 号 继思 )
丁允元(字 长仁 号 右海 )
商显仁(字 晦侯、晦候 )
杨仁愿(名 杨学愿 字 内美 )
韩孔当( 当 字 仁父 )
刘令誉(字 仁徵 号 闇然 )
沈嗣选(字 仁举 号 果庵 孝贞 )
张溥(字 天如、乾度 号 西铭、娄东二张、侯在 仁孝先生 )
其它辞典(续上)
王济元(字 仲仁 号 实所 )刘维仁(字 孔安 )
顾仁
何弘仁(字 仲渊、书台 )
林宗仁(字 慈源 号 铜溪 )
马科( 怀仁伯 )
史能仁
屠斯立(字 仁伯 号 继思 )
丁允元(字 长仁 号 右海 )
商显仁(字 晦侯、晦候 )
杨仁愿(名 杨学愿 字 内美 )
韩孔当( 当 字 仁父 )
刘令誉(字 仁徵 号 闇然 )
沈嗣选(字 仁举 号 果庵 孝贞 )
张溥(字 天如、乾度 号 西铭、娄东二张、侯在 仁孝先生 )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仲仁,号实所,邑庠生,卒于崇祯癸酉。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维仁(16世纪—17世纪),字孔安,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崇祯七年(1634年)成甲戌科进士,历知钱塘、铅山、魏县,洁己爱民,狷介寡合。遇明末乱世,归乡隐居,绝意仕进。所居不蔽风雨,弊衣徒步,习以为常。或日午不能炊,高卧晏如。郡守孔贞来为捐俸置田四十亩,始继饘粥,年八十五卒。
人物简介
维基
顾仁(?—1655年),江南镇江府丹徒县(今江苏省镇江市)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顺治四年(1647年),登进士,授宝庆府推官。后改任刑部主事。顺治十二年(1655年),任顺天巡按御史。因索贿下狱论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浙江山阴人,字仲渊。崇祯十年进士。历任建平、高要知县,擢御史,谏章数万言,切中机宜。两京陷落,徒跣号呼,投于白峰岭下,绝而复苏。土人负之入陶介山,削发苦行。维基
何弘仁(17世纪—17世纪),字书台,号仲渊,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何弘仁是刘宗周的门生,崇祯三年(1630年)中顺天乡试举人,十年(1637年)成进士,先在礼部观政,次年(1638年)获授建平知县,福建有蝗灾和旱灾,但蝗虫从不进入建平界内,不久因母亲去世回乡,蝗虫也北去,县民都觉得奇异。服阕后改任高要知县,夏天时贵州、广西等地流往当地的河水泛滥,肇庆府屡受水灾困扰,他就巡视河道,增厚堤防,同时定期视察榷关,又因父亲去世回乡。鲁王朱以海监国,升何弘仁为云南道监察御史,监督江上军队,多次提出关于大局的奏疏;绍兴失陷,他来不及追随鲁王,跨过山岭时总带著书衣,写道:「有心扶日月,无计巩山河。」经小路前往行在,得知台州也沦陷,便说:「算了,已经无法作为,我非我身,有何家呢。为子者只能食贫守节。」于是在白峰投崖自杀,却死而复苏,土人背负他到陶介山,在该处削发苦行,和李为芝、郭莲峰往来,不久去世,遗命暴尸三日后焚烧。
人物简介
维基
林宗仁,字慈源,号铜溪,福建漳州府平和县人,赐特用出身。崇祯三年举人,授武义知县。崇祯十三年中殿试乙榜。官户部贵州司主事。明亡归里,闭门著述,著有《林氏说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起偏裨。崇祯中为山海关总兵,与吴三桂同守宁远有功。崇祯十七年,从李建泰出兵,遇李自成军即降,封怀仁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鹿邑人。崇祯中任新城知县,大旱蝗生,单骑劝捕,曝烈日中三日。蝗灭后他调,百姓攀辕号泣者万人。后迁兵部主事。
人物简介
维基
屠斯立,字仁伯,号继思,湖广汉阳府汉阳县人,赐特用进士出身。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人,崇祯十三年中殿试乙榜,赐特用出身,任成安县知县,适值饥荒,开仓济民,救活不少活人无算,后调南京别用。
人物简介
维基
丁允元,字长仁,号右海,山东青州府日照县人,明清时期政治人物。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初授中书舍人,九年顺天府同考,十年擢户科给事中。先是日照力役烦苦,公拜,敬陈邑瘠,一疏奉有命旨,允条鞭之例,去佥揭之苦,照民始苏。纠劾都御史某落职去,弹劾政府,外调。清顺治初,起复补苏州府知府。升安庐道副使,时奉檄丈芦洲田,皆虚增以希当路,公独清欺隐,均包占,不加尺寸以累民。属邑有冤狱,株连甚众,公平反,多所全活,以此忤上官意,解任。后补榆林道,以母老不就。
人物简介
维基
商显仁(?—1658年),字晦侯(一作晦候),浙江淳安人。商显仁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顺治十四年(1657年)任上海县知县。同年任丁酉科江南乡试考官,舞弊案发,商显仁受牵连,次年被处绞刑。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仁愿(?—17世纪),本名杨学愿,字内美,吉安府泰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杨仁愿是崇祯六年(1633年)的举人,次年(1634年)中进士,获授大理寺评事,迁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巡城,特别上疏弹劾魏炤乘,有直言名声。崇祯十五年(1642年),杨仁愿上疏请求放宽东厂条例,得崇祯帝嘉许,此后东厂只能缉拿谋反与乱伦者,其他案件交回相关部门处理;不久他外任两淮巡盐御史,在当地清查税项、纾解民困。弘光年间,他改任云南道御史,到隆武帝即位后起用为河南道御史,升任太仆卿,后来在忠诚守卫,南明灭亡后才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71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名一作当,字仁父。沈国模弟子。康熙九年主讲姚江书院。其学兼综诸儒,以致知为宗,求友改过为辅,尤严于儒、佛之辨。于讲学时以危言动之,而不明言其过。闻者内愧沾汗,退而相语曰:“比从韩先生来,不觉自失。”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令誉(?—1657年),字仁徵,号闇然,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治易经,行一,己亥年十二月十七日生。天启元年辛酉科乡试十四名,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工部观政,三年二月授南直颍上县知县,丁忧归。六年补宝丰知县,崇祯元年调汝阳县,三年本省同考。四年考选,授山东道御史,管太仓银库,六年任河南巡按御史。八年应天巡按,十年皇城巡视,巡视西城,升顺天府丞。崇祯十一年,以右佥都御史衔,任延绥巡抚、榆林巡抚,十四年回籍。崇祯十七年起兵部添设右侍郎。明亡后归附清朝,顺治十二年,授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仁举。好学能文,为诸生,有盛名。以亲老不赴岁荐。崇祯间,奉母避兵葭川。生平破产聚书,尝谓自昭明太子后,代各有选,而南宋独缺,乃辑《南宋文选》百卷,未梓。有《俭娱堂集》、《尚书论语传》等。槜李诗系·卷二十四
嗣选字仁举,号果庵,嘉兴贡生。乙酉,奉母避兵葭川,群盗知为老孝子,戒弗犯。破产聚书,尝以历代文章惟南宋无选本,乃辑续之。其自著曰俭娱堂集。卒年七十六,私谥孝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41 【介绍】: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天如,号西铭。幼即嗜学,读书每反复手抄,因以“七录”为斋名。天启四年,同创应社。与同里张采共学齐名,号娄东二张。崇祯元年以选贡生入都,归,于次年集郡中名士,创立复社,并与应社合而为一。三年,与吴伟业同中举人,并于南京开复社大会。四年中进士,改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六年,复社苏州虎丘之会,到者数千人。于是复社之声气通朝右。同里监生陆文声与张采有隙,求入社不许,乃诣阙告“溥、采为主盟,倡复社,乱天下”。严旨穷究,及周延儒再相,事始得解,而溥已卒。诗文敏捷,对客挥毫,俄顷立就。有《七录斋集》,又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词学图录
张溥(1602-1641) 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天启四年(1624)二人在苏州创建复社。天启六年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崇祯元年(1628)与张采一起在太仓发起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之斗争,所撰散文,脍炙人口,由是"二张名重天下"。崇祯二年(1629)组织和领导复社与阉党斗争,复社声势震动朝野。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天如,太仓州人。崇祯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有《七录斋集》。维基
张溥(1602年—1641年),字乾度,后改字天如,号侯在,改号西铭,直隶太仓州(属今江苏太仓市)人。明代文学家、学者,复社领导人。张溥幼年好读书,所读书必手抄写一遍,朗诵过后焚烧,如此者五六遍才止,右手握笔管的指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指受冻皲裂,每日用热水洗手数次,后来将幼时读书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即来缘于此。与同邑张采同学齐名,时称“娄东二张”。崇祯元年(1628年)两张以选贡入京考试,张采成进士,两人名声大振于都下。二年(1629年),张溥归乡,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以复古学为名,称为复社,成员有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后来遍及全国,超过三千人,平时以文会友,兼又评议时政,“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崇祯三年(1630年)张溥和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子龙等同时中举。崇祯四年(1631年),又与吴伟业中进士。张溥得授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里。崇祯十年(1637年),礼部员外郎吴昌时与张溥一起推举周延儒复出。同乡监生陆文声要求入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乱天下,福建人周之夔曾经担任苏州府推官,因事被免职,怀疑是张溥所为,听闻陆文声举报复社,也弹劾张溥等人把持计典,复社等人恣横之状,章表送到巡抚张国维手中,张国维言周之夔去官并不关张溥之事,提学倪元珙也出面维护复社,俱遭到崇祯皇帝下旨斥责。吴昌时对张溥下毒,张当夜就腹部剧痛而死,年四十。,无子嗣,学者私谥仁孝先生,黄道周为之作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