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陈寔遗盗
求生害仁
色仁行违
《國語辭典》:陈寔遗盗(陳寔遺盜)  拼音:chén shí wèi dào
东汉陈寔以丝绢布匹赠送藏于屋梁上的盗贼。典出《后汉书。卷六二。陈寔传》。后常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如:「他以诚心义气感化宵小流氓,导之于正途,可谓深具陈寔遗盗的精神。」
《漢語大詞典》:求生害仁
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新唐书·房式传:“博士 李虞仲 曰:‘始 闢 反,为其用者皆救死其颈,可尽被恶名乎?如 式 ,不能去,又不能死,可谓求生害仁者也。’”
《漢語大詞典》:色仁行违(色仁行違)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语本《论语·颜渊》:“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唐 白居易 《有木诗》序:“余读汉书列传……见色仁行违,先德后贼,如 王莽 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