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马颀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河南杞县人,字颀公。顺治三年进士,官推官。善画山水、花卉,有八大山人风骨。
维基
马颀(1609年5月22日—1655年),字人表,号蓼龛,河南开封府杞县人。马颀个性英敏,幼年失去父亲,由母亲亲自教育,文章诗画皆精,刚成年就入读县学,每次科考都名列前茅,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顺治三年(1646年)成进士,先在工部观政,后获授淮安推官,以宽大审理案件,让吏民驯服;淮安有三城,兵民杂处,他能调和两者,商人欣然复业,五年(1648年)担任江南乡试同考官,被嫉妒者中伤,六年(1649年)拾遗,其后降调为大名经历,他大为怨愤,数个月后去世,人们都感到可惜。
俞肯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初名坊,字人表。嘉庆十四年进士。由编修擢山东道御史。二十四年河南大水,疏请以工代赈、疏浚积水等六条,豫民是岁无流亡。
《国语辞典》:大出风头(大出风头)  拼音:dà chū fēng tóu
形容人表现十分出色、突出。如:「他的琴艺超群,在今天晚会上可大出风头了。」
《漢語大詞典》:高姿态
指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对别人表现出宽容、谅解的态度:你要~,不要和他计较。
《漢語大詞典》:多口相声
由几个人表演的相声。参看〖相声〗。
《國語辭典》:对口相声(對口相聲)  拼音:duì kǒu xiàng shēng
由两人表演的相声。如:「昨天晚会上那段对口相声表演,真是精采极了!」
《漢語大詞典》:彼哉彼哉
对人表示鄙视之词。论语·宪问:“或问 子产 ,子曰:‘惠人也。’问 子西 ,曰:‘彼哉,彼哉!’”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彼哉彼哉,言无足称。”《公羊传·定公八年》:“ 阳虎 曰:‘夫孺子得国而已,如丈夫何。’俄而曰:‘彼哉彼哉!’” 汉 桓宽 盐铁论·杂论:“ 车丞相 即 周 吕 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漢語大詞典》:单口快板(單口快板)
只有一个人表演的快板。
《國語辭典》:单口相声(單口相聲)  拼音:dān kǒu xiàng shēng
一种说唱艺术,由一个人表演的相声。
《漢語大詞典》:双人舞(雙人舞)
由两个人表演的舞蹈。可以是舞剧或集体舞中的一个部分。
《国语辞典》:敬酒  拼音:jìng jiǔ
筵席间举杯向人表示敬意。《三国演义》第八回:「允慇勤敬酒,口称董太师并布之德不绝。」
《漢語大詞典》:两手加额(兩手加額)
双手放在前额上。古人表示庆幸的一种手势。 宋 苏轼 《辨谤札子》:“见百姓父老数十人,相与道傍语笑。其间一人以两手加额云:‘见説好箇少年官家。’”《三国演义》第八三回:“先主两手加额曰:‘此天之所赐,亦由三弟之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