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婺源人,字原道,晚号北山老人。哲宗绍圣元年进士。为建昌令。后守信州,适方腊起事,与战有功,进官职二等。官至朝请大夫、秘阁修撰。有《二堂先生文集》。
全宋文·卷三五○五
王愈(?——一一三六),字原道,初名悰,徽宗改赐今名,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绍圣元年登第,调建昌令。政和中提举京西路给地牧马。宣和二年守信州,纵兵击败方腊,诏除秘阁修撰。王黼讽御史论罢之。绍兴二年起知无为军。以老疾归,六年卒。有《二堂先生文集》。见《宋会要辑稿》兵一二之二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三,《双溪集》卷三,洪焱祖《王修撰愈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弘州人,字子元,号遁斋老人。海陵天德三年进士。雅尚气节,不随时俯仰,仕途颇不顺利,以密州观察判官罢归。逍遥乡里,诗酒自娱。年五十余卒。有诗集。
中州集
元节,字子元,𢎞州人。祖山甫,辽户部侍郎。父诩,海陵朝左司员外郎。子元婿于南山翁,传其赋学,第进士。雅尚气节,不能从俗俯仰,故仕不达。既罢密州观察判官,即閒居乡里,以诗酒自娱,号遁斋老人。年五十馀卒。弟元德,亦第进士,有能名于时,终于南京路提刑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6—1202 【介绍】: 金盖州熊岳人,字子端、号黄华山主。世宗大定十六年进士,调恩州军事判官,有政声。章宗时试馆职,罢归,读书黄华山寺,因以自号。后召为应奉翰林文字。累迁翰林修撰。诗书画均工,尤善山水墨竹。元好问有“百年文坛公主盟”之誉。有《丛辨》与文集。
词学图录
王庭筠(1151-1202) 字子瑞,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熊岳人。官至翰林修撰。精书画,学米芾,能诗词。有《黄华集》,存词12首。
中州集
庭筠,字子端,熊岳人。父遵古,字仲元,正隆五年进士,仕为翰林直学士,才行兼备,道陵所谓昔人君子者也。子端早有重名,大定十六年甲科,文采风流照映一时,历州县用荐者供奉翰林。承安中,为言事者所累,谪郑州幕官。未几,复应奉,稍迁修撰,卒官,年四十七。子端诗文有师法,高出时辈之右。字画学米元章,其得意处颇能似之。墨竹殆天机所到,文湖州巳下不论也。平生爱天平黄华山水,居相下十年,自号黄华山主,有集传于世。其殁也,道陵有诗悼之,其引云:王遵古,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复以才选直禁林者,首尾十年。今兹云亡,玉堂东观中,无复斯人矣。其家以遗文来上,寻绎之久,良用怆然。诗不录。屏山故人外传云:子端出家子,风流酝藉,冠冕一时。为人眉目如画,美谈笑,俯仰可观,外视若简贵人,初不敢与接,一见之后,和气津津,溢于衡宇间。又其折节下士,如恐不及,苟有可取,极口称道之,故人人恨相见之晚也。子万庆,字禧伯,诗笔字画俱有父风,仕为行尚书省左右司郎中。犹子明伯,幼岁学书,书家即称赏之。倜傥无机,膂力绝人。曾有诗云:钓鳌公子铁心胸,兴在三山碧海东。千尺云帆巳高揭,不知何日得秋风。死于邓州,年未四十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九万,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上舍释褐(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六)。理宗端平初知长汀县(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
全宋文·卷七四七四
王九万,号武夷山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王子献曾孙。嘉定十六年登进士第。宝庆间为修职郎、处州州学教授。端平初任长汀县令。见《黄帝阴符经讲义图说》卷四,雍正《福建通志》卷二六、三五。
王侑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七
王侑,号玩易老人,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淮孙。曾知吉州。理宗时知安吉州。见王柏《静观堂记》(《鲁斋集》卷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谨礼,字敬伯,号南畴主人,金华(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知黔州,后知隆州(《字溪集》卷八《送王使君序》、卷九《祭王隆州敬伯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1296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号厚斋。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正直敢言,对朝廷用人及各项弊政,多所批评建议,先后触忤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屡遭罢斥。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后辞官还乡,专事著作二十年,宋亡不出。有《玉海》、《困学纪闻》、《玉堂类稿》、《掖垣类稿》、《通鉴地理考》、《汉艺文志考》、《深宁集》等。
全宋诗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调西安主簿。宝祐四年(一二五六)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太常寺主簿。以言事忤丁大全,罢。丁败,起通判台州。景定元年(一二六○)召为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兼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以忤贾似道奉祠。六年,起知徽州。七年,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八年,权吏部侍郎。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授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因封驳留梦炎荐章不报,遂东归,自号深宁老人。元成宗元贞二年卒,年七十四。王应麟是宋末著名学者,著作繁富,影响较大的有《困学纪闻》,《玉海》等。另有《深宁集》,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七八存《王尚书遗稿》。事见清钱大昕《深宁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三八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八一九二
王应麟(一二二三——一二九六),字伯厚,号厚斋,又号深宁居士。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撝子。淳祐元年进士,调西安县主簿,徙扬州教授。宝祐四年中博学宏辞科,添差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历迁国子录、武学博士、太常寺主簿。轮对,言边事忤丁大全,罢职。起通判台州。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迁著作佐郎。度宗即位,除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迁著作郎、秘书少监兼侍讲,历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再忤贾似道,出奉祠。起知徽州。召为秘书监,迁起居郎兼权吏部侍郎。及贾似道溃军江上,上疏陈十事,进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迁礼部侍郎。转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上章劾右丞相留梦炎任用私人,遂辞官东归。后二十年卒,年七十四,时元贞二年也。所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藁》二十三卷、《掖垣类藁》二十二卷、《诗考》五卷、《诗地理考》五卷、《汉艺文志考證》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学纪闻》二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补注急救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救篇》六卷、《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宋史》卷四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岢岚人,晚易名云鹤,自号拟栩。博学强记。家富,待宾客丰腆,自奉甚俭。妻亡不续娶,亦不就举。
全宋诗
王中立,字汤臣,自号足庵,岢岚(今属山西)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诏充西太乙养素斋高士。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主领营建委羽洞天大有宫,四年落成,迁宗阳常净高士。七年,再领西太乙。晚年易名云鹤,自号拟栩道人。事见《阆风集》卷一一《新建委羽洞天大有宫记》、《续夷坚志》卷一。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会稽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入元,为庆元路学正。工诗词,与周密、唐珏诸人唱和。有《碧山乐府》,一名《花外集》。
全宋诗
王沂孙,字圣与,一字咏道(《四朝闻见录》附录),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与周密、唐珏诸公唱和。元至元中尝为庆元路学正(《延祐四明志》卷二)。以词著,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五四。今录诗二首。
词学图录
王沂孙(?-约1289) 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人。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全宋诗
王奕,字伯敬,玉山(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入太学,官玉山教谕。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破临安,弃官入玉斗山,结屋授徒,因号玉斗山人,学者称斗山先生。有《斗山文集》十二卷、《梅岩杂咏》七卷,已佚。今存《东行斐稿》(一名《玉斗山人集》)三卷,系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率同乡学子东行赴鲁祭孔往返纪行之作。事见清道光《冰溪王氏宗谱》卷三(藏江西玉山文化馆)。 王奕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玉斗山人集》为底本。校以《冰溪王氏宗谱·斗山文集》(简称谱本)。校本多出诗四首,附于卷末。
王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平江路常熟人,字君璋,号中阳老人。被征为辰州同知,不赴。隐于虞山,善鼓琴,工画。有《泰定养生论》、《原道集》、《山居幽兴集》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平江吴县人,名圭,字均章,号中阳老人。生元盛时,年四十,弃官归隐虞山下。慕丹术,精于医。有《泰定养生主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汾人,字拙庵,号具川道人。仁宗延祐二年进士,知吉州。历官风宪,迁国子司业,以崇文少监致仕。有《拙庵集》。
元诗选
士元,字拙庵,临汾人。登延祐二年张起岩榜进士第,知吉州,历官风宪,迁国子司业,以崇文少监致仕。自号具川道人,所著有《拙庵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0—1376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叔载,号遂初老人。王应麟孙。少侍祖父左右,由此熟悉职官典故,世胄谱牒。历任郡县训导、象山、浦江教谕,刊行祖父遗书。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五
子鲁自号笙鹤道人,高唐人。洪武中官河间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5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青城山人集·提要
燧,字汝玉,长洲人,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改应天训导,擢翰林五经博士,官至春坊赞善。洪熙初赠太子宾客,谥文靖。所著诗稿在当日已多散佚。正统十二年其孙镗,始裒次为编,其姻家华靖删定为八卷,即此本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诗“不费冥索,斤斤唐人之调”。吴人徐用理集永乐后诗家三百三十人,以燧压卷。今观其诗,音节色泽皆力摹古格,颇近于高柄、林鸿一派,诚有拟议而不能变化之嫌。然当元之季,诗格靡丽往往体近填词,燧能毅然以六代三唐为模楷,亦卓然特立之士,又不得以后来王李之流弊,预绳明初人矣。
作者简介
王璲(1349—1415),明初文学家,字汝玉,号青城山人。遂宁人,幼年随父侨居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其六世祖王极,仕宋,官至吏部侍郎。父王立中,元末为松江知府,刻节砺行。立中三子:长子王琏,字汝器;幼子王进,字汝嘉;王璲乃次子也,官翰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玉,以字行,琏弟。洪武中乡荐,累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检讨,历春坊赞善,殒于狱。洪熙初,赠太子宾客,谥文靖,有《青城山人集》。
沧海遗珠
名璲,以字行,蜀人。
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璲字汝玉,后以字行,长洲人,立中子。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改应天训导。永乐初,擢翰林五经博士,迁右赞善。坐事当戍边,宥之,除翰林典籍,进左赞善,坐解缙累下狱死。洪熙初,追赠太子宾客,谥文靖。有《青城山人集》八卷。 (《四库总目》:璲诗音节色泽,皆合古格。 《姑苏志》:汝玉尝与学士解缙应制撰《神龟赋》,汝玉第一,名大振。为文兼古今体制,而赋尤赡丽。诗语隽永,得唐人风格。《画史会要》:王汝玉能书,亦能画。 田按:长陵与解大绅评论人才,大绅称汝玉文翰不易得。信非虚语。汝玉诗沐景颙录入《沧海遗珠》,岂洪武间亦尝游滇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