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蜀人爱诸葛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例句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典故 
树为人爱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五〈定公·传九年〉~967~
《诗》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例句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杜甫 古柏行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宗元 种柳戏题

《分类字锦》:人爱(人爱)
见上注
分类:人爱恭敬
《国语辞典》:人见人爱(人见人爱)  拼音:rén jiàn rén ài
形容到处受人喜爱欢迎。如:「这小娃儿天真稚嫩、笑脸迎人,因此所到之处,人见人爱。」
《国语辞典》:恶怜(恶怜)  拼音:è lián
非常惹人爱怜。唐。张泌〈江城子。碧阑干外小中庭〉词:「早是自家无气力,更被你,恶怜人。」
《國語辭典》:口轻(口輕)  拼音:kǒu qīng
1.轻易出言。《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如此口轻,你一个官,我一个妻子,只值得五百千么?」
2.北平方言:(1)年龄幼小的骡马类。也作「口小」。(2)口味淡。
《国语辞典》:蹄花  拼音:tí huā
猪的小腿及爪等部位,江南人爱食之。
《國語辭典》:可人憎  拼音:kě rén zēng
使人怜爱。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那姐姐怕不待厖儿俊俏可人憎,知他那眉儿淡了教谁画。」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稳坐的有那稳坐堪人敬,但举动有那举动可人憎。」
分類:人爱反语
《國語辭典》:可憎  拼音:kě zēng
1.使人恼恨、厌恶。唐。韩愈 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2.可爱。《董西厢》卷四:「可憎姐姐,休把人僝僽。」也作「可曾」。
3.可爱的人、意中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若是回廊下没揣的见俺可憎,将他来紧紧的搂定。」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这搭儿再能见俺可憎,便医可了天样般相思病。」也作「可憎才」。
《國語辭典》:咬群  拼音:yǎo qún
牲口咬踢同夥使不得安宁。也指人处众而欺凌其同辈。《金瓶梅》第一二回:「我几次因他再三咬群儿口嘴伤人,也要打他哩!」《醒世姻缘传》第一二回:「一堂和尚叫你这个俗人在里边咬群。」
《国语辞典》:书香社会(书香社会)  拼音:shū xiāng shè huì
人人爱好阅读的社会。如:「广设图书馆,有助于建立书香社会。」
《国语辞典》:扯簸箕  拼音:chě bò jī
把嘴扯得像簸箕口一样大。比喻人爱说閒话。如:「那群人整天没事,就爱聚在那儿扯簸箕,惹是生非。」
《国语辞典》:爱现(爱现)  拼音:ài xiàn
讽刺人爱表现。如:「他最爱现了,每次打球都故意耍花招。」
《國語辭典》:锋芒毕露(鋒芒畢露)  拼音:fēng máng bì lù
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比喻人好表现自己,不够沉稳。如:「他说话做事总是那样锋芒毕露,从不懂得谦虚。」
《國語辭典》:爱人儿(愛人兒)  拼音:ài rén ér
1.情人。如:「他一见到爱人儿就高兴。」
2.北平方言。指惹人喜爱。
《國語辭典》:加膝坠渊(加膝墜淵)  拼音:jiā xī zhuì yuān
坠渊,推入深渊。加膝坠渊指爱则抱于膝上,憎则欲抛于深渊。语本《礼记。檀弓下》:「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比喻人的爱憎无常。也作「加膝坠泉」。
《漢語大詞典》:思人树(思人樹)
周 初, 召公 巡行乡邑,在棠树下决狱理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身后,人民留着棠树不伐,作《甘棠》诗怀念他。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称贤者或先人所种之树为“思人树”。因见树则思慕其人,故称。 唐 柳宗元 《种柳戏题》诗:“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宋 王十朋 《杉》诗:“记得先人手自栽,森然千尺尽成材。翠丝结作思人树,他日儿孙岂忍摧。”